个人关于特洛伊故事的不全面的脑洞解读(阴谋论向)(一)
以内容都是在群里同群友交流时候产生的一些想法,结合个人了解的一些文献记载,有些也是有可能由后人添油加醋写的更符合当时人们的理解思维,所以我这里就进一步从当代人容易理解得分角度来进行对特洛伊内容进行解读。要是大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直接加入我们的特洛伊交流群696674106来进一步交流。
我的结论是两面都有两个问题,特洛伊这面是普里阿莫斯想要平稳交接权力抬赫克托尔,达达尼亚想要进一步扩张吞并特洛伊的的所有势力。达南人这面是墨涅拉俄斯想要超越兄长,所以在不断通过外交手段给自己拉盟友,阿伽门农是想办法满足自己根基不稳的政权,如何安抚手下。双方势力主要是因为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产生的各种阴谋和冲突。
先从普里阿莫斯说起,首先他是被赫拉克勒斯几乎灭门,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又是如何发展成一方霸主呢?我的答案是利用身份和亲,这也是导致有记载说其子女众多超过百人。
在这个过程中,在隔壁的达达尼亚亲族,没有落井下石来吞并,已经是很讲情面,不排除是有什么约定,当时埃涅阿斯很可能还是孩子,所以在其长大后,可能就会对当年的有些耿耿于怀,毕竟你现在的成就都是我家资助你才有的。
同时普里阿莫斯也是依仗着自己姐姐在赫拉克勒斯友人那里,这也算是不小的人脉了在爱琴海地区,所以这时候就让其势力可以顺利发展,同时他的“子女”很有可能也不全是亲生,不排除有收养或者认领之类得分情况,也就是说特洛伊地区有点名望或者潜力的年轻人,普里阿莫斯都尽量拉拢到自己旗下,这就让其势力有了一定的基本保障。
也就是这种“认王子”的形式,可以让帕里斯能顺利从一个“牧羊人”的身份晋升为一个“王子”的原因。
在达达尼亚和特洛伊都在不断发展的时候,埃涅阿斯应该是想要在这“王子群”中安插自己的势力,可能已经是有了对应的选择,但是后来他又发觉了帕里斯,没准帕里斯同普里阿莫斯“相认”也是有埃涅阿斯牵线,而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对应的其他“王子”的强烈反对,可以说几乎没有阻拦干扰。
这个过程中,很可能是一方面帕里斯本来就有点名气,也可能名气就是埃涅阿斯提前散布的,所以其他王子也都是在观望,看看这个先来的会站哪边。
很可能当时普里阿莫斯有了想要交权或是指定继承人的想法,就像“九龙夺嫡”的情节,这些王子们可能也会有类似的状况,而埃涅阿斯就利用这种条件把帕里斯插了进去。
但是后来可能普里阿莫斯发现帕里斯的背景后,有点后悔认他,但是又不好明着反悔,所以就派帕里斯执行一个“任务”接回自己的姐姐,以达到让萨拉米斯来帮自己除掉帕里斯的目的,毕竟这茫茫海上发生点意外也是很正常的。
再说埃涅阿斯,由于达达尼亚位置临近特洛伊,所以也是会收到南来北往的贸易影响,所以这就让其拥有同“海民”交流的优势,所以达达尼亚部队中有大量海民,很可能达达尼亚也是利用这些海民形成了 自己的信息网和贸易海权。
而同这海民对应的是达南人那里的“岛民”,不排除这两伙可能是相对松散的早期贸易团体,特洛伊依仗地理优势对海民“剥削”所以海民投靠达达尼亚,这就让埃涅阿斯有了同特洛伊竞争的人力优势。而在当地人来看,海民是相对低俗野蛮的状态,能对这些人提供“服务”可能也是一种掉价的行为,所以达达尼亚的部队中有不少装备看着劣质的部队。
在古希腊地区,神庙有时候是会有着“妓院”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对于航海在外的海民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娱乐服务”,从游戏任务中来看,埃涅阿斯的父亲同其关系非常不错,而且埃涅阿斯的身份爱神之子,不排除就是其父在爱神神庙的一些行为有关。
而后续埃涅阿斯为了让自己身份更加稳定,就采取不同于特洛伊的太阳神崇拜,而是更加推崇爱神,从而一方面加固自己的身份地位,另一方面又有了拉拢海民的手段。
而在游戏中埃涅阿斯同亡者交谈,这很可能也是同其利用海民的信息网,在神庙中交流有关,神庙光线昏暗尤其是爱神神庙,再加上一些海民可能以“间谍”形象出现不易让外人看清,这就可能会让不明真相的人看到埃涅阿斯一人自言自语,而其后还又有大量信息获得,这就被认为同鬼神交流,这就解释了游戏中的机制。
那我继续了,由于埃涅阿斯拥有海民的信息网,这就让其看穿了普里阿莫斯派帕里斯去萨拉米斯的用意,所以在有些文献记载中说是埃涅阿斯之引帕里斯去了斯巴达。
可能也是因为长期崇拜爱神,让达达尼亚人口快速增长,这也是让埃涅阿斯有了同特洛伊争雄的资本。
另外,在游戏中开局,埃涅阿斯说“亲族们不要怕”这是不是还有另外一种意思可以理解,就是我不是来打你们的,而是来帮你们的,这可以看出那时候达达尼亚同特洛伊的关系已经是明显恶化了,如果结合普里阿莫斯之前想要同达达尼亚翻脸清算的话,这就更好解读了。
在战争开始后,由于普里阿莫斯是想要让赫克托尔做继承人,所以就帮其找了个帮手,也就是亚马逊人,所以两个亚马逊人开局同达达尼亚的关系都不太好,这就可以解释了。
另外,在帕里斯回特洛伊之后,赫克托尔让其躲起来,但是这样变相就等于承认自己有错,而且还胆小如鼠,这样的表现,显然就无法去争夺王位,所以很可能是在达达尼亚的支持下,帕里斯在特罗德建立的前线,要同赫克托尔抢军功以立声望,让其在战后可以更有利于继承王位。
而普里阿莫斯赫克托尔有没有出面直接制止,这也是一方面相信达南人那面有萨拉米斯埃阿斯这类人,希望可以同他们保持联系“指引”达南人,借刀杀人除掉帕里斯和其他不稳定的王子,还有达达尼亚,毕竟只是帕里斯拐走了海伦,海伦回去了,帕里斯死了,还有埃阿斯帮忙,后面也好和谈。
在这里埃阿斯的最用非常明显,就相当于一个中间人的身份,这也是为什么史诗中,是在埃阿斯死后特洛伊就被攻克,而且埃阿斯的种种表现,都是对赫克托尔比较友善,这就都可以解释通了。
在上述内容在群里发出后,有的群友提出了帕里斯的“战斗力”的问题,因为有的记载中说帕里斯刚入特洛伊城得分时候在竞技中是赢了赫克托尔的,但是在后续同墨涅拉俄斯决斗时候却是表现的如此的不堪,不过这种观点中式明显忽略了时间的因素,假如帕里斯在竞技获胜的时间是正好在他出航斯巴达同年,那根据荷马史诗的时间来说,再同墨涅拉俄斯得分城下决斗也是在这个时间的十年之后了,对于战斗来说,可能几年时间人的身体就会有很大变化,再加上生活锻炼方面的变化,是完全可能有非常大的改变,更何况是在帕里斯得到海伦之后的十年的时间后呢,所以帕里斯身体状态大变样,决斗中明显拉跨这也就是完全有可能的情况。另外,结合特洛伊崇拜阿波罗,加上帕里斯是在山上牧羊多年,有着击杀狼群的经验,所以个人推测当时得分竞技项目很有可能是射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帕里斯在当时赢了赫克托尔也是属于比较正常的情况。
不过这里说起帕里斯进城竞技这段情节,现在细读后也是能有不少有趣的推论。有些版本可能记载的内容有所不同,不过大体的内容就是帕里斯刚到特洛伊城,先是参加了竞赛,赢了赫克托尔,然后被得伊福波斯,追杀,有的记载是帕里斯也赢了得伊福波斯,总是帕里斯是被追杀的躲进了宙斯神庙中,这里还有所是被卡桑德拉认出,但是普里阿莫斯非常喜欢帕里斯,不顾其他人的反对同帕里斯相认。在这段剧情中,多少是有着类似于一些好莱坞式的电影情节的感觉,但是现在细读下可以脑补出这项的一些情况,首先在王子群中能同赫克托尔有竞争力的,在帕里斯来到之前都是指向得伊福波斯,从游戏的内容来看,赫克托尔很可能是驻守在外间距开疆扩土的职责,得伊福波斯是驻守特洛伊城守卫京畿的职责,这里可以看到两者是一个在外的封疆大吏,一个是在内的卫戍司令,从这里来说状况颇有点类似于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关系。个人为在最初普里阿莫斯还没有顶下谁作为继承人,而倾向赫克托尔应该是再后来才出现的改变,所以游戏中还是保有着王位竞争的机制。而在帕里斯到来之前同赫克托尔竞争的那就是得伊福波斯了。这里就有了一个推测,就是两者的竞争已经非常明面化了,这时候的普里阿莫斯一方面是由于得伊福波斯在身边长期看着比较放心,赫克托尔长期在外可能对其有所猜忌,但是由于赫克托尔是长子身份,而且相对来说比较收到“民意”爱戴,所以这时候普里阿莫斯很可能还是处于观察犹豫阶段。而两者竞争的愈发明显,甚至有可能引发内战的风险,这时候赫克托尔不排除是以退为进顾全大局,所以在竞技中故意处于下风以此谦让,也就是这个帕里斯进城时候的竞技很有可能就是普里阿莫斯让双方有个“交流”的机会,但是帕里斯的介入干扰了这个目的,所以才引得得伊福波斯大怒来把他追杀。
而如果按照这种推测,这很可能就表示如果没有帕里斯介入,大概率就是得伊福波斯成为继承人,而这种趋势和意图结合之前对埃涅阿斯的推测,很有可能他也是清楚的,那么这就有非常大的可能是埃涅阿斯提前同得伊福波斯有接触,相比较受爱戴的赫克托尔,更多依靠呆在普里阿莫斯身边而获宠的得伊福波斯,要想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也是需要一定的外界帮助,所以这就给了埃涅阿斯投资的机会。
如果按照这种推测,也就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普里阿莫斯发现得伊福波斯同埃涅阿斯有联系,但是又担心直接剥夺得伊福波斯军权可能会让其他的王子心声疑惑,而如果摆明原因,这几乎就等于是同达达尼亚翻脸,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就会倾向于让赫克托尔成为继承人,而这竞技很可能就是为了提升赫克托尔地位声望的一次机会。而这里得伊福波斯很可能也是得到了这种信息,所以对胜利者的帕里斯如此怨恨。
当然这里还有第三种可能的推测,就是得伊福波斯得知帕里斯同埃涅阿斯的关系,而埃涅阿斯是派帕里斯来取代得伊福波斯在特洛伊城的“代理人”的位置。而得伊福波斯不认同这种安排,所以才会如此想要击杀帕里斯。到这里还有更进一步的推测,就是得伊福波斯认同帕里斯取代自己的“代理人”位置,因为普里阿莫斯已经认识到自己同埃涅阿斯的关系,在普里阿莫斯眼中自己就是个代理人,所以自己出手做出追杀的样子,这就可以让普里阿莫斯认为帕里斯不是达达尼亚的人,这就更容易获取后续普里阿莫斯的信任,也就是说这个追杀的情节可能就是得伊福波斯同帕里斯的演戏,这里也不排除卡桑德拉是看出了这种演戏,所以才做出了反对。
在这里从普里阿莫斯的角度来看,很有可能就是看到了这种演戏后,尤其是帕里斯躲进了宙斯神庙而不是爱神神庙,这里可能就对帕里斯产生了好感,一方面可能是演戏让普里阿莫斯放松警惕,另一方面,在人受到意外情况尤其是危险情况,都是会倾向最能保护自己的方式或者是最熟悉的方式来应对,而进了宙斯神庙,大概率也即是证实了帕里斯同爱神神庙的联系并不紧密,这种情况也可能就让普里阿莫斯感觉帕里斯同崇尚爱神的达达尼亚不容易有接触,这就正好是可以成为得伊福波斯地位的替代人,而且帕里斯作为一个外来人,在特洛伊城无依无靠,这就可以更好的操纵了,让帕里斯成为自己更加听话的亲兵,成为“民意”支持的赫克托尔,达达尼亚支持的得伊福波斯,之后的第三只力量,这样三方力量形成制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消耗达达尼亚的影响还不至于撕破了脸面,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出现严重的变动,就可以稳定继承人之间的竞争问题。再加上帕里斯年轻靓丽也是的确有让人喜爱之处,所以从这些方面考虑,可能就让普里阿莫斯决定不过一些人反对同帕里斯“相认”。
之前说了很多特洛伊方面的内容,下面就说下达南人方面的,主要的焦点就是围绕着阿伽门农和墨涅拉俄斯这迈锡尼两兄弟。
在游戏中科林斯湾北面临近伊萨基的埃托利亚,这里很可能就是在迈锡尼被阿伽门农接手前整个达南人世界中最大的隐藏boss,就是那个使用野猪做盾徽,主城是吕卡冬的派系,这里不仅是有着科林斯湾的地理优势,同时还有这对斯巴达的廷达柔斯和迈锡尼兄弟进行庇护的记载,先是斯巴达的廷达柔斯被人篡位后,就躲到了埃托利亚,并且还娶了埃托利亚的公主,这里就可以看出埃托利亚王忒提斯奥斯的战略投资,这就相当于是拥有了对斯巴达的法理宣战权和继承权。而在赫拉克勒斯把斯巴达的篡位者杀光后,廷达柔斯抓紧机会回到斯巴达重新上位。在这个个过程中,迈锡尼两兄弟也来投靠,要知道,在当时迈锡尼虽然不如阿伽门农祖父时候的强盛,但是也算是比较大的势力,而能收留其追杀的人物,这也就可以证实埃托利亚的实力最起码是有着同迈锡尼叫板的能力。再加上投资廷达柔斯收复斯巴达,这也是表示在伯罗奔尼撒上是有着一定的“投资”和影响力。不过有可能是斯巴达这出现了一定的变故,忒提斯奥斯让迈锡尼兄弟再去“投靠”廷达柔斯。在一些记载中这个时间虽然是不能确定,但是在廷达柔斯收复斯巴达后却是发生了一个足以影响廷达柔斯家族重大的变故,这个就是忒修斯劫海伦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正常来想是有这么几个疑点,首先忒修斯从雅典而来,斯巴达这里一点信息和防备也没有,而且忒修斯可以精准的劫获海伦这对一个外地人来说可算是难度不小,这不单是从斯巴达对“王族”的保安力量,更加上忒修斯这个“年老”状态来说,都是颇有难度的。而在发现海轮被劫之后斯巴达双子波吕杜克斯和卡斯托尔在追击忒修斯的时候双双阵亡,升天成为了双子座,这里不能说是让人不感到意外了。所以我这里就有了一个推测,就是这个事件也是有着“内鬼”配合了忒修斯的行动,间接或者直接除掉了斯巴达双子。而在没有了斯巴达双子之后,斯巴达的王位继承,自然也就落到了公主的女性配偶和子嗣身上了,这时候海伦虽然追回但是尚且年幼,只有其长女克吕滕涅斯特拉有条件,而这里也是正好有着记载阿伽门农杀死其配偶和孩子,而着再同斯巴达双子殒命结合起来实在是不能不让人产生联想了。到这里几乎这些证据都是表明了,迈锡尼兄弟来到斯巴达害死斯巴达双子,然后强占斯巴达长女,获得了斯巴达法理上的继承权,而作为一个流浪的投奔人员能做出这种鸠占鹊巢的行为是在是有点难以置信,但是如果如果结合上两者都是同埃托利亚有关系的话,那这些就比较好解释了。首先是廷达柔斯光复斯巴达,这里很可能也不是他这一家人回来就可以直接称王了,很可能也是离不开埃托利亚的“投资”,很有可能还是直接派军事来进行协助,甚至有可能是就在斯巴达长期驻军。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斯巴达双子渐渐长大,廷达柔斯的翅膀“变硬了”,很有可能就是埃托利亚王忒提斯奥斯感觉有点难以控制斯巴达了,所以再派迈锡尼兄弟来斯巴达,名义上是上寻求庇护,但是实际上很可能就是取而代之,这样再结合埃托利亚的先前的“投资”部署,这就让廷达柔斯难以直接正面抵抗,而在这个过程中迈锡尼兄弟先发制人除掉克吕滕涅斯特拉配偶孩子,再配合忒修斯害死斯巴达双子,这就让廷达柔斯陷入更加孤立无援的状态,而斯巴达的平民看到“王”对自己的家人都难以保护,自然也不容易对其爱戴,另一方面迈锡尼兄弟年轻有力,再加上也获得法理,所以这个过程中也就没有出现太过明显的反抗记载。
结合这种情况,克吕滕涅斯特拉后面对阿伽门农各种使绊子,还有最后下杀手,这也就都可以解释通了,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海伦见了一次帕里斯就会跟着跑,而游戏废案中还有斯巴达最后的任务是回斯巴达平乱打“老丈人”廷达柔斯的设计,也就是更可以说明这种推测的可能了。
而至于“廷达柔斯之誓”,这也很可能是在迈锡尼获得斯巴达兵力后北上夺回了迈锡尼,而在这个时间里,廷达柔斯为了找反抗迈锡尼的力量,就以海伦为饵名义上进行招婿,实际上就是集结盟友对抗迈锡尼,而这时候迈锡尼兄弟发现这个情况,知道成为海伦的丈夫后也就有着争夺斯巴达王位的法理,所以他们就又南下攻打斯巴达,所以记载中的“求婚”引起的冲突,很有可能就是直接的军事对抗。而这时候很有可能就是廷达柔斯这里明显出现弱势,所以奥德修斯就是给廷达柔斯找个台阶下,同时也在送给迈锡尼兄弟一个法理,就是让海伦选择然后众人宣誓维护,这对当时的迈锡尼兄弟来说,不光是自己获得了正当的法理,而且还变相拥有了誓言上得分“盟友”,如果结果不符合自己期望,自己现在优势处于优势再打过去夺取海伦也是同原来打算没有区别,这也就让迈锡尼兄弟欣然接受这个提议。对于廷达柔斯来说,这一方面是相当于是投降,不过同时还可以保持颜面和自身暂时的安全,毕竟就之前迈锡尼兄弟的做法来看,一方面是有些看不上廷达柔斯,同时也是不想让自己有着篡位者的名声,所以廷达柔斯自身的安全还是可以有保证,所以廷达柔斯也是同意了奥德修斯的提议,让海伦“自己选择”,而这最后的结果自然也就不是意外了。这里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海伦出逃的原因,坚持留在特洛伊,同时也可以解释墨涅拉俄斯没有杀海伦的原因,还可以解释奥德修斯为何对响应“誓言”表现得那么消极,就像是躲避抓壮丁的状态。
未完待续,后面会聊萨拉米斯还有伊萨基的事情。
前面说了特洛伊地区是有着“海民”这种团体的存在,在游戏中也给达南人这里安排了一个类似身份的团体,这就是“岛民”。根据一些资料描述这些岛民原本是被一些城镇驱逐之人为了抱团生存而成立的小团体,后来随着逐步壮大,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沿海居住的群体。在那个时代由于信息通信和交通方面的影响,沿海地区是非常容易受到海盗的洗劫,所以当时的一些繁华城镇都是远离海岸存在的,因此被驱逐之人如果想要生存这就需要形成比当时的海盗更加强悍的群体,才有可能在沿海地区生存下去。同时也由于处于沿海,在保证了生存安全后,就是可以利用这种交通便利的条件进行贸易,所以这些岛民群体就形成了半商半盗的生活状态。
在游戏中能够使用“岛民”的两个派系,分别是伊萨基和萨拉米斯,这两个派系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有趣,分别是位于伯罗奔尼撒的东西两端,而他们的中间连线就是科林斯湾,这里也可以看出东东边的萨拉米斯会更加有利于同亚洲地区联系,西边的伊萨基更是可以覆盖通向意大利的确的航线,而这两方如果不想通过科林斯湾,那就只有绕道南端途径斯巴达地区。到这里可以看到伊萨基,萨拉米斯,斯巴达,正好是可以成为三点环绕伯罗奔尼撒。从位置上来看伊萨基会是明显容易受到埃托尼亚的影响,埃托尼亚的暗中发展很有可能就是依靠着伊萨基的势力为支点向整个伯罗奔尼撒扩张,这样也就好解释之前说的在斯巴达“投资”的内容了。
现在从埃托尼亚的角度来看,自己控制了伊萨基,再加上自己“投资”的迈锡尼兄弟控制了斯巴达和迈锡尼,这就是等于控制了整个伯罗奔尼撒地区的岛民沿海航线,通过这种对沿海航线的垄断就可以进一步控制整个伯罗奔尼撒内陆。不过这里出现了一些意料之外但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就是萨拉米斯倒向迈锡尼,而迈锡尼兄弟也并不像他预想的那么听话。这里可以看作是萨拉米斯的岛民群体为了争夺科林斯湾地区的领头地位,也是同时争取整个伯罗奔尼撒的沿海航线的控制权,所以支持了迈锡尼兄弟,根据一些记载和游戏中的反应,是埃阿斯当时参加了廷达柔斯之誓,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候让萨拉米斯认识到了迈锡尼兄弟的强大,所以就从对抗的心态而转变为“扶持”的同盟关系。
在阿伽门农获得迈锡尼的控制权后,虽然只除掉了他的叔叔,但是对其子埃癸斯托斯并没有赶尽杀绝,个人认为这里一方面是迈锡尼被他叔叔篡位多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他刚接手后表现得斩草除根完全清算,这是有可能引起一些权势集团的恐慌,毕竟当年他叔叔篡权时候不见反抗,过后也没有对他两兄弟提供什么帮助,所以担心被清算报复,很有可能就会再引发动乱。所以留着埃癸斯托斯不除,也是表示阿伽门农不会对所有人进行清算的一种表态,也是让一些人安心的展示手段。另外,也是可能埃癸斯托斯并无什么过人之处,所以阿伽门农也就没有对其太放心上,这也是可以从后来的一系列表现上看出埃癸斯托斯并没有什么太好的表现更多都是像克吕泰涅斯特在暗中操作一般。这里还有一种因素,就是阿伽门农有意的想要避开家族的诅咒“血亲相杀“的出现。
由此可见阿伽门农在刚掌控迈锡尼的时候是想要一定程度的稳定,以休养生息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这就没有在对应的一些资料中看到阿伽门农在这段时间内有过什么军事行为,给人的感觉好像获得了迈锡尼后就直接成了”共主“的状态似的。我认为在这段时间阿伽门农在处理完斯巴达事件结成”廷达柔斯之誓“后,在萨拉米斯的支持下,同埃托尼亚或者说是对科林斯湾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分化动作,这里很可能就是对其”主“埃托尼亚进行”反噬“让整个科林斯湾北部地区变得四分五裂。在这种状态下自然就可以让得到充分修养的迈锡尼成为地区最强的势力,从而得到了”共主“的地位。当然这里很有可能就是利用了廷达柔斯之誓获得了不小的政治上的主动权,让其”共主“的地位变得难以动摇。到这里也就可以看出廷达柔斯之誓对迈锡尼有多么重要,所以这也是可以解释为什么后面阿伽门农会不惜代价发动那么大的远征要讨回海伦,因为海伦就是这个廷达柔斯之誓的核心,没有了海伦的存在,整个廷达柔斯之誓都可能瓦解,这就会进而导致整个迈锡尼的地位衰退,所以阿伽门农才会表现出这么关心兄弟,亲自为兄弟发动大军远征。
当然,远征特洛伊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其在达南人”共主“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之前在迈锡尼还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纵使用了一些类似于不清算的安抚措施,但是仍然是会有一定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还会有一些好战分子,在消耗了从斯巴达和埃托尼亚获得的收益后,必然会容易产生日后维护的问题,毕竟在那个时代很可能谁的祖上都是有点英雄血统,凭什么要听你的领导,多少都应该给些实际的物质收益才更容易听从指挥,在获得科林斯湾的不完全掌控前,想要维持其军事稳定最简单的方式那就是对外扩张掠夺,但是选择什么目标用什么名义,这个也是成为困扰的问题,如果其规模可以更大的话,在顺道让一些有隐患的问题人员发生一些意外,这可就是更好不过了。所以这个时候的阿伽门农就变得更加积极的想要对特洛伊进行远程,这也就可以解释的通了。这里阿伽门农的渴望战争的意愿,在帕拉墨得斯去特洛伊”谈判“的表现上就表现的非常明显。
现在再说墨涅拉俄斯,这里就稍微要说下阿伽门农家族的“血亲诅咒”,最初是从祖父是珀罗普斯开始遭到诅咒,因此他的后代虽然贵为国王,却生活在血亲残杀、兄弟阋墙的阴影中。所以阿伽门农在统治迈锡尼的时候没有马上除掉埃癸斯特斯,而只是选择驱逐,但是有些记载中说的是杀了叔叔打,但是对其子埃癸斯特斯没有杀。总之阿伽门农是没有对自己的“亲人”做到痛下杀手,这同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阿伽门农积极扶持自己弟弟墨涅拉俄斯做斯巴达王,也是可以看作是让弟弟远离自己身边,这一方面是相当于扩大迈锡尼的影响力,同时也是有助于缓解这个家族的诅咒。
不过墨涅拉俄斯在斯巴达的日子可并不好过,虽然是得到了海伦,还有了孩子,但是毕竟廷达柔斯还在,再加上之前这对迈锡尼兄弟做的那些事,自然是难以得到全部斯巴达人的支持。应该也是因为这样,所以一直留着廷达柔斯没杀,毕竟杀了那就算是直接外人夺权,这就可能会导致连续不断的叛乱,而这种情况也是会削弱迈锡尼的影响力,而这种变化影响了迈锡尼的地位,那他在斯巴达的日子就会更不好过了。所以墨涅拉俄斯选择的解决方式就是加速叛乱的发生,最好是让挑事的都集中起来一网打尽。也正是因为这样,墨涅拉俄斯在一些文献和游戏中都是展现出一种“不着家”的状态,这就让后面的帕里斯诱拐提供了机会。不过这时候的墨涅拉俄斯就是希望以自己长期不在优势叛乱尽快发生,同时由于自己在斯巴达也是有着危险,毕竟自己得分妻子和其家人对自己都是可以算是血仇,没准一家睡着到第二天就是身首异处。
墨涅拉俄斯在外也不光是闲逛,从一些文献来看,墨涅拉俄斯也是有着广交好友的表现,这个就可以看作是亲自去做外交工作,应该也是因为他的先前这种工作的铺垫,所以才让后面的廷达柔斯之誓可以顺利的执行。不过这里也是有个问题,为什么墨涅拉俄斯这么积极的做外交呢?个人对此的猜测也是同“血亲诅咒”有关,作为弟弟,在阿伽门农的阴影下,墨涅拉俄斯从游戏和荷马史诗中的一些表现来看,是有些“大志”的,这样的人必然是不会甘愿长久活在兄长的光环印象下。所以墨涅拉俄斯的这种外交,可以看作是为了以后同阿伽门农抗衡所做的铺垫工作。毕竟一个统治着繁华的迈锡尼成为“达南人共主”,一个是统治着在叛乱阴影下的斯巴达,两者一对比必然是容易让墨涅拉俄斯心理不平衡,再加上有萨拉米斯支持迈锡尼,岛民也开始不常光顾斯巴达,所以在这种政治经济的双重影响下,所以心有反意也是难免的,只不过这时候自己势力较弱还不能太过张扬,所以就先以“廷达柔斯之誓”为名头先对外进行一圈外交,巩固自己地位。可以说以后没有帕里斯的出现,很有可能就会有“血亲诅咒”影响下的更早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再说回帕里斯的航行,大多数文献中都是记载开始出发是要去萨拉米斯接“姑妈”,不过有些记载中出现了明显匪夷所思的地理描述,比如墨涅拉俄斯去访问涅斯托尔但是会和要去萨拉米斯(埃伊纳)的帕里斯交叉而过,除非是那时候的地理记载的位置同后世所认知的不是一个地方,不然这种记载就先不予采纳。后面所说的地点就尽量以同游戏中相近的记载来采纳。
有种说法是帕里斯在去往萨拉米斯的路上被埃涅阿斯劝说改变目的地,这里的改变,我个人认为可能是有两种考虑,一方面是特洛伊以前也有过派使节去但是被撵走了,或许当时也是有什么纷争,但是特洛伊这面在受到这种“羞辱”后,也没有马上派出舰队想要再去“交涉”,可以说这里可能就不单单是“接人”这么简单了。另一方面,当一只有着明显武力的舰队出现,无论对方是谁,在当时的环境下,都是应该会有着本能的戒备之心,用对应的部队来进行对持也算是正常的行为,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擦枪走火”的情况形成了冲突,这无疑是会让帕里斯他们处于明显不利的境地。所以说给帕里斯派上这些舰队和战士随性,反而可能会有更大的风向,让着到萨拉米斯“接人”的任务变得凶多吉少。而如果要不去接人,直接返回,那么不光是可能对帕里斯的地位有影响,甚至可能还要有惩罚,毕竟舰队远航也是花销,什么都没做空手而回,这必然是要有个说法,而帕里斯地位下降,这是会直接影响埃涅阿斯的“投资”。所以这里就有了“埃涅阿斯劝说帕里斯”的情节。
那么不让帕里斯这舰队去萨拉米斯,那还能有什么去处呢?这里可能就是埃涅阿斯背后的海民集团的情报网发挥了作用,让埃涅阿斯知道了斯巴达的状态。斯巴达是随时都有可能会有叛乱发生,也就是斯巴达地区的局势很不稳定,会有多方势力对持的状态,而自己本身是一只武装力量,去了之后是有可能会被双方拉拢,再加上还可以利用海民贸易的身份前去交涉,毕竟在这混乱的斯巴达政局下,无论谁最后夺权了都可能会有贸易需求,而没有了岛民集团的光顾后,正好可以让海民来填补空缺,而这种贸易性质的访谈,不光是显得自然,还必然是更容易受到多方欢迎。所以这时候对于埃涅阿斯来说就有可能有上中下三种情况,下是只是作为贸易访团让帕里斯暂时进驻,但是这不会太长久。中是趁着斯巴达政局混乱,依靠自己手中的武力抢个地方占山为王,这样以后也方便回特洛伊也能有个交代,虽然没接到人但是开拓了一个海外殖民地还是个贸易点,有可能获得将功抵过的效果。上是支持廷达柔斯重掌大权,然后将其作为傀儡支持,并且在斯巴达正式驻军,这就相当于是把斯巴达开拓成殖民地,进而控制拉科尼亚地区,同时由于斯巴达的控制必然回进一步影响迈锡尼的影响,而让其对萨拉米斯的保护减弱,这也就让达达尼亚为代表的海民集团同萨拉米斯的岛民势力接触的时候会更容易占据优势。这样不仅可以更容易去“接人”,还可以更容易获得海民集团的支持,就算以后不能控制特洛伊,单是拥有达达尼亚和斯巴达的控制,这就有这称霸爱琴海的资本了。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埃涅阿斯劝帕里斯去斯巴达的原因了。
前面说了帕里斯去斯巴达的原因,那么帕里斯诱拐海伦这个情节就可以有了另一种解释,就是帕里斯到了斯巴达后煽动廷达柔斯发动“叛乱”,但是叛乱失败,而且有迹象反应是墨涅拉俄斯有提前安排,这就导致廷达柔斯担心会被清算,所以为求保险起见,就安排海伦出逃,这是一方面墨涅拉俄斯的“统治”的正当性是来自他是海伦的丈夫,虽然实际上已经是斯巴达的王,但是名义上应该还是类似于“摄政”的状态,名义上的王应该还是属于廷达柔斯,所以只要没有了海伦,墨涅拉俄斯的统治正当性也就没有了,这就变成了外来的侵略者,这不仅会有利于再发动叛乱,同时也会让他以后的统治更容易出现一些抵抗状态。所以再墨涅拉俄斯在斯巴达势力不稳的情况下,这种名义上的正当性还是很有必要的,这就让没有了海伦之后不会对廷达柔斯有太过分的行为。而帕里斯和埃涅阿斯则是看到廷达柔斯失败的太快,之前的算盘全部落空,所以就想快快抽身,但是被廷达柔斯找上,再徐以大量财宝让其带海伦离开。到了这个阶段,埃涅阿斯可能就产生了另一种想法,就是让帕里斯带着海伦回特洛伊,这样也是等于算是有“战利品”,同时还能拥有对斯巴达争夺名义,所以这就让帕里斯拥有了可以返回特洛伊交代的理由,因此就这样接下了海伦。
再说回墨涅拉俄斯,他在外搞外交,不单是给斯巴达留出叛乱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让叛乱分子弄不清他的真是实力,而且墨涅拉俄斯还可以在外直接通过外交拉着盟友一起行动,这也算是符合游戏中的特殊机制,同时为了能让叛乱的损害变得更小,必然是会有留下对应的快捷联系渠道,虽然不确定这个时候墨涅拉俄斯去的是哪里有的说是去涅斯托尔那里,有的说是去克里特,但是我个人更倾向于克里特的说法,不光这是那里,根据后面的一些记载,墨涅拉俄斯都是很快就赶回了斯巴达,并且还有去“追赶海伦”这样的描写,也就是说如果帕里斯这已经走了十天半个月,想要去追的话虽然也是有可能但是并不会太容易,所以很可能帕里斯是刚走没多久墨涅拉俄斯就赶回了斯巴达,这样再出现了“追赶”的情况就显得更为合理。这里有的说法是帕里斯偏离了正常航线,所以墨涅拉俄斯没有追到,有的记载说就是海神和风神,甚至还有爱神的作用下让墨涅拉俄斯没有追上,既然是说阴谋论,那这里就是最容易出现阴谋论的地方了,这里我给出我自己脑补的最大的一个阴谋论,就是墨涅拉俄斯追上了帕里斯,并且这两方算上海伦就是三方,还达成了协议,这个协议就直接导致特洛伊战争的发生。
我这个阴谋论的前提就是特洛伊战争的发生是会让两方势力的“弟弟”都提升了“获利的机会”,而且这双方都是有着非常合理的鼓动这场战争的理由,帕里斯想要在战争后获得军功并且找机会让赫克托尔死于达南人之手,同时再找机会“处理掉”阻碍自己继承特洛伊的势力,埃涅阿斯则是想要进一步控制特洛伊,让自己的海民势力影响进一步扩大,墨涅拉俄斯则是找机会让兄长阿伽门农在战场上发生“不幸的意外”,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继承迈锡尼,而海伦则是为了保住父亲廷达柔斯,协助帕里斯让特洛伊支持保卫她的战争,这样才有可能让墨涅拉俄斯的计划得逞,而而墨涅拉俄斯回迈锡尼后廷达柔斯自然也就会安全了。所以这样看这次海上“追赶”就是让这个特洛伊战争发动的最主要的几个人物都聚在一起,也就说他们几个是有动机还有机会聚在一起达成这个阴谋,尽管后续的事情可能并不按照他们的想法发展,不过在战争的一些阶段都是有着这种阴谋的趋势。
有了这种阴谋的假设,后面的一些情况就变得相对更容易解释了,尤其是在游戏中的一些状况。在一些文献中记载着帕里斯和海伦因为洋流或者海风飘到其他的地方带了一段时间,有的说是几个月有的说是几年,还有说是飘到了塞浦路斯,总之是帕里斯和海伦没有在第一时间赶回特洛伊,而且很可能他们回特洛伊的时间已经是战争开始之后的情况了,从这里也是可以推测,帕里斯和海伦是有意让战争发动,真正开打后双方矛盾加剧,这就让把海伦交出去和谈的做法不一定能顺利成功,双方的杀红眼的复仇的好战的,或者是其他目的,这些人就都有可能会妨碍和谈。在这里实际从战争的主要组织双方的领导,阿伽门农和普里阿莫斯来说,让战争在持续一段时间是有助于达成自己的一些目的,阿伽门农是想要进一步消耗那些对自己有威胁的势力,这样战争结果不论如何自己回去依然可以继续甚至更加安稳的做“达南人共主”。而普里阿莫斯也是有着类似的想法,不单是清理有威胁的势力,还可以让赫克托尔有更好的军功获得,这样就能让之后的继承变得更为顺利,同时它还可以利用这次战争广招盟友,这不仅可以看清相互的关系,同时也让今后的扩张留下了借口,以前我有难得时候不来帮忙,这是包藏祸心,该打。。。这样也就可以更好的解释普里阿莫斯在本来就有呼声交出海伦进行和谈的贵族议会上,只是让海伦发言后就一概态度全力支持战争,直到第十年赫克托尔阵亡,战争脱离控制之后才有了明显的反战和谈的态度,这些都表明普里阿莫斯在最初是有着想要开战的打算。而阿伽门农这方面,在游戏的CG开局动画中他的那种语调,结合上面的阴谋论的角度来解读,这就不单是单纯的阴阳怪气了。很可能阿伽门农看到墨涅拉俄斯来哭诉就已经把他的算盘猜的八九不离十了,你的老婆跑了那就去追啊,要是想要人那就直接说,装可怜挤眼泪这不是明显表演过渡了。当然海伦的地位和斯巴达的稳定,对阿伽门农的确是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所以它这里应该能明显感觉到弟弟在演戏,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值得发动战争,而且弟弟这些年在外面的走动,他也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多少也是会对弟弟有所提防,所以这个阴阳怪气的意思可能也是在表示“别给我装了,我出手就是了,你的意思你想什么我都是很清楚的”。而这里阿伽门农也是看到了墨涅拉俄斯送上这个发动战争的机会,所以结合他的利益,同时可能也是有着让弟弟在战场上发生意外的想法,这样他也就可以避免了血亲诅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