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逝去的武林前辈系列:【广州】蔡李佛之何牛(师承_颜耀庭)

2020-02-21 06:55 作者:广州武术_巭  | 我要投稿

在中国武术历史中,蔡李佛拳派虽然属于比较新的派系,但由于实用性强,受到了广大武术爱好者的欢迎,发展出的支派和组织十分兴盛。其中,有一位面面俱圆的老前辈备受尊崇,那便是蔡李佛第四代传人何牛师傅了。

何牛祖居广州西关泮塘,师承广州蔡李佛拳颜耀庭大师,是颜耀庭的得意弟子之一。何牛本是泮塘的富家子弟,他的父亲何翁与颜耀庭是老朋友,交情甚笃,因此何牛在年幼的时候,就常常随同父亲往探颜耀庭,论辈份应是颜耀庭的世侄。

年轻时的何牛非常热爱武术,总是希望学习一些自卫功夫来强身健体,故此他就经常当面向颜耀庭求教。何翁知道颜耀庭是蔡李佛拳二祖陈官伯师傅的得意弟子,擅长挂扫拳法,而且又是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对医学有很深的研究,与一般武术拳师的风格大不相同,于是他就想把何牛拜入颜耀庭的门下,请求传授拳技。那时候是清朝的光绪末年,何牛才十四岁左右。

当时,颜耀庭在西关龙津桥开设的并非武馆,而是挂着跌打招牌的医馆,并没有公开授拳,但基于他与何翁的深厚交情,也就欣然答应传授何牛拳技。何牛拜入颜耀庭门下之后,每晚都会从泮塘去到龙津桥医馆学习,起初学习扎马开拳,由于天赋条件好,几年之后便成绩斐然了。

龙津桥医馆的地方并不宽阔,无法设置沙包、秤樁等练武器械。恰巧,陈官伯当时正在毗邻泮塘的南岸村教学,并在南岸富户蔡伯达家中设置了许多木人樁、沙包和各种练武的器具,是一个非常适合练习拳术的地方。颜耀庭与陈官伯的关系亦师亦友,他有意造就何牛成材,经过与陈官伯商量之后,每天就携同何牛一起到南岸村蔡伯达家中练习蔡李佛拳术。

在南岸村学艺的一众蔡李佛弟子中,何牛虽然属于后辈,但是他与前辈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得到众多名家的指点。由于有好的机缘,又有特殊的训练环境,何牛对各种“埋樁”、对拆、长兵器等技艺,都得到了长期的系统性训练,学到了相当丰富的武术知识。

何牛学成拳技之后,一方面在广州公开设馆授拳,门徒众多;另一方面又继续在泮塘苦练武功,并协助师父颜耀庭在泮塘習成堂开展教务。在此之前,泮塘習成堂的教席悬空已久,由于泮塘村民风尚武,乡绅李芝芳就与当时的一众父老联袂拜谒颜耀庭,邀请他到習成堂执教,颜耀庭也欣然就任,泮塘村民因而也在習成堂的名称上加挂了“颜馆”二字,表达对颜耀庭师傅的尊重。后来,随着颜耀庭年事渐高,習成堂颜馆的教务就主要由何牛、颜云龙(颜老地)、刘成(高大成)等人肩任了。


何牛不仅在广州开馆授拳,在当时佛山、顺德一带也很有名气。根据《西樵历史研究》(黄国信、温春来主编)中一位西樵简村陈汝奋老人记述,民国初年,他的同族兄弟陈祚在广州做排笔买卖生意,经营“广州陈大新笔庄”,何牛也是他的好朋友。为了培养家乡后辈的技艺,陈祚出资购买了狮头、兵器、锣鼓等用具,并聘请何牛到西樵简村传授蔡李佛拳术。由于颜耀庭当时在广州、佛山都相当有名气,能请到颜耀庭的得意弟子到村内教学,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据记述,在西樵简村跟随何牛学艺的人,都必须学习“七十二点小八卦”和“一百零八点南桩”,学完这两套拳术之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兵器了。何牛的教学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学武者不要怕丑,能豁得去出。何牛收取的教学报酬,不管是教一个人,还是教三十个人,都是每月四百斤米。当时,跟随何牛的固定学员就有十多人,有条件的学员每人每月收三十斤米,没有条件的就不收费,凑不齐的就由公家承担。这个教学报酬并不贵,当时在乡村从事白天挑泥工作的,每人每天最少也可以赚到十五斤米。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日本军队对广州市进行了全面封锁,禁止了包括泮塘村在内的所有民间结社集会活动,何牛在泮塘家中的木人樁和各种练武器材都遭到破坏。故此,在广州沦陷的初期,何牛就离开了泮塘故乡,也放弃了广州的武馆,到了抗日大后方的兵工团教授蔡李佛拳术。所幸的是,泮塘村受侵华日军的破坏不算太大,到了日占的中后期,一部分民间活动也得以解禁,泮塘尚武的民风得以延续,何牛也回到了泮塘故乡。

从日占到广州解放前,不少泮塘村民都是从事“老更”职业的,“老更”就是当时维护、保障村乡生产和治安的人员。抗战胜利后不久,当时的国民党广州市政府成立了广州市联防总队,其属下的第十九大队总部(团局)就设在泮塘村,泮塘的这些“老更”们就归属于该大队的第一中队。在此期间,何牛一直在泮塘村从事“老更”事务的统筹和管理,继续传授与“老更”职业相适应的拳技,直至广州解放。

1951年颜耀庭师傅去世,基于各种原因,何牛在1952年离开广州去到香港,继续发扬蔡李佛拳术。由于何牛是佛山鸿胜馆人,而当时在香港九龙的茶居行业,很多都是鸿胜馆的支部,例如在砵兰街的九龙茶居总会,就以鸿胜馆人居多。鸿胜馆人知道何牛的功夫深湛,因此就聘请他在九龙茶居总会国术部主持教职。

何牛虽然精于“埋樁”,但是在寸土尺金的香港九龙,很难寻找一处适用的场地进行设樁授徒。故此,对于早期的香港学生,何牛都难以传授樁法,后来他在新界军地觅得了一处广阔的场地,才开始设置木人樁教授学生。何牛在香港授拳期间,徒李满门,其中的得意弟子就包括的:林国权、梁乔芬、区辉、陈尧、列文、邓棠、区超等人。1967年,何牛在新界军地开设“何牛健身院分院”(即现在的香港蔡李佛何牛同学康乐会),他本人也搬到了军地居住,并将生平所学悉心尽力地传授给军地的最后一批学生 。

何牛到香港时已是花甲之年,但由于他为人和蔼,经常为同门排难解困,在香港武术界德高望重,故此,当时香港设立的“世界蔡李佛总会”“陈享公纪念总会”等蔡李佛派系组织都公推他为副会长。

更有趣的是,晚年的何牛除了不遗余力地教授拳术之外,还参加过多部香港电影的录制,不仅担任电影的动作指导,还曾经与石坚、曾江、李香琴、薛家燕等明星联袂演出,例如在1970年11月上演的《蔡李佛勇擒色魔》中饰演牛叔,在1972年9月上演的《拳王蔡李佛》中饰演蔡李拳师父等,让更多人可以更加形象直观地认识蔡李佛拳。

1975年何牛师傅驾鹤登仙,享年八十多岁,军地学生在征得军地原住居民的同意后,就将何牛师傅永久安葬于军地。


逝去的武林前辈系列:【广州】蔡李佛之何牛(师承_颜耀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