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自闭症日:关爱孤独症儿童,携手共融!
2022年4月2日是第十五届世界孤独症宣传日!聚焦孤独症服务:构建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孤独症群体与每一个社会成员一样,有权利享受追求高质量的服务,社会有义务和责任提供多元化、高质量服务。

一、什么是孤独症?
孤独症是一组以交流语言障碍和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二、孤独症症状、表现有哪些?
孤独症又称“三联症”:
1、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核心症状。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迟缓或落后、重复刻板语言、模仿性语言、自言自语。
3、重复刻板行为:刻板行为或动作,兴趣和行为异常。孤独症(ASD)早期行为标志:不(少)看,不(少)应、不(少)指、不(少)语、不当。
1.交往障碍
•缺乏目光对视,“目中无人”
•独自嬉玩,不合作
•通常不怕陌生人
•不喜欢拥抱或避免与他人接触
•无恰当的身体语言,例如点头摇头
•极少微笑、难相处/不听指挥
•与父母亲的依恋情感障碍或延缓
2.语言障碍
•不会说话或说话迟(就诊首位原因)
•听力基本是正常的
•语言刻板、重复、鹦鹉式语言
•你我他(人称代词)不分
•自言自语、大哭大笑、尖叫
•无交流意义的语言
•电视广告语言

3.刻板行为
•种类繁多,不同时期表现不一
•重复动作(转圈、摇晃、开关、撕纸)
•坚持一成不变(玩具、睡眠、路线)
•重复刻板语言
•对某些物件或事情的不寻常兴趣(电视广告、天气预报、某一首歌、天线宝宝)
4.智力水平
•约一半以上儿童智力落后
•少数儿童在某方面有特殊能力,少数具有超强能力或天赋
•约20%儿童智力正常,10%儿童高智商
•均存在三大主要特征或智力结构异常
•机械记忆力良好、多数对音乐有兴趣
5.感知觉异常
•听知觉敏感,喜爱某些声音,对另一些声音特别恐惧
•触觉异常,表现在对物件的好恶
•痛觉异常,多不怕痛、自伤
•视觉异常:对特别图象的喜好或厌恶、喜欢斜视
•本体觉异常:喜欢坐车、坐电梯、喜旋转
6.其他表现
•多数儿童多动明显,注意力不集中
•少数儿童有癫痫(15%)、脆性X综合征(2-3%)
•违拗、攻击、自伤、冲动、固执、激动等行为多见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差
•注意力分散较为明显

三、孤独症如何康复?
•早期干预:尽可能实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
•高强度长期:保证每天有干预,每周的干预时间在20小时以上。康复以年为单位。
•科学性:使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有效方法进行干预;
•系统性:干预应该是全方位的,包括对孤独症核心症状的干预训练,也要同时促进儿童智能、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行为问题减少和行为适应性方面的改善;
•根据评估制订个体化训练(IEP)计划。
孤独症仍是社会认知度较低而对儿童身心健康危害较大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由于病因未明,发病率日益增高,除了进行切实有效的干预训练外,缺乏医学治疗及预防措施,核心症状(社会交往和交流缺陷、重复性刻板性的行为和兴趣)可能持续终生,孤独症人士大多需要终生支持,家长承受着长期的心理和经济双重压力,帮助孤独症人士融入社会和有质量的生活,需要有完善及系统的社会支持体系。
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对自闭症患者的关注,更加深入认识及了解自闭症,并给予自闭症儿童提供一个公平、包容、关爱的社会环境,培育起一个有利于特殊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为他们提供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来关爱来这些孩子!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