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北京冬奥会的一封信
尊敬的中国国际奥委会会员、运动员、志愿者们,您好:
在2001年7月13日大家听到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时,我并没有听到,直到北京奥运会闭幕时,我也没有关注到一点,因为那时候的我没有体育的概念。知道我17岁时才有了体育的概念,开始关注体育,于是北京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赛事都是从纪录片看的。在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各国国际奥委会会员经过几个小时的陈述和讨论,当天18:35,托马斯·巴赫宣布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这时震撼的是全世界,更震撼到的是我。因为北京成为既举办过奥运会又即将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用两个表达式概括,就是:一个城市=两届奥运,两届奥运-北京奥运会的期待=期待北京冬奥会的机会。《我与冬奥的故事》中内容多数讲到北京冬奥会的理念: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既然提出了“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那么办冬奥时就要注重如何环保,不要让赛道有破坏性,保证赛道平整光滑。我们总说“与父母分享”,那么放在办冬奥上又能怎样呢?这就是全世界人的分享了。我们提出了中国3亿人上冰雪,正是共享办奥的理念。但又要怎样实现呢?冰水转换,游泳池变冰壶场,篮球场变冰球场。难道不是吗?正是北京、延庆、张家口一起申办冬奥会,这正好扩大了比赛规模,况且冰和雪是相对独立的,如果北京比冰上运动,延庆和张家口比雪上运动,不是会显得地理位置分布更优化吗?既然大家都想成功办冬奥,就要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时也耽误不起,这样才能做到廉洁办奥!
东道主们,虽然冬季运动是你们的弱项,不可能拿第一,不可能拿那么多金牌,这点我能理解。但打破自己的历史记录总该可以吧?哪怕就算是破一枚金牌,提升一位金牌榜,那也算识破了历史记录啊!那到底破到什么程度才算破?怎么实现破纪录?请你们反省一下为什么上一届冬奥会只获得了一枚金牌,不就是有的项目全被判罚,有的项目表现越来越差了吗?2010年冬奥会中的4枚短道速滑金牌和1枚花样滑冰金牌是如何获得的?第10名超越很难吗?只有能够破自己的历史记录,那你们备战北京冬奥会的训练才是“有用的”。北京冬奥会新增小项的优势权全掌握在你们手中,打破自己的历史记录就是要拿这些有优势的小项再加上历届冬奥会有优势的小项上多获得一点金牌,提高一点金牌榜的名次。另外东道主是不容易被判罚的,只要你们慎重一点再加上实力,就能赢得这些金牌。这样的优势对你们来说也就只有北京冬奥会这一届了,所以在这一届必须发挥出最出色的水平,再以后从冬奥会中破自己的历史记录也许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一届冬奥会。这是我对你们的期望!
志愿者们,你们知道自己不容易,但越难的事就越要去完成。赛会观众们的语言不一致,那么就要用普通话和大家交流;有些人观赛时或去观赛的人有什么问题也不能直接断定,这时就要先理解他们的心声,再去进行解答;有时候开闭幕式表演也会派上你们的,这点你们也要下功夫;还有就是保持互联网畅通,让没有到现场的观众也能看上开闭幕式和比赛。冬季运动一定比夏季运动危险,那么就要更好地做医疗服务,为运动员治病、康复。医疗保障工作全放在你们志愿者身上了,一定要做好!
2022年2月,我们北京见!
胡冰语 202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