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诗词大会如何从顶流到翻车

2023-06-10 16:59 作者:中散大夫  | 我要投稿


诗词大会落选会答

介绍:读过的诗词10000+,

评委眼珠子瞪大了

诗词量3000+

评委吓得差点坐起来

……

你说你对古典文学走着强大的记忆力。

……

李白的将进酒有几个版本?

想着李白写诗从来只有一个版本,多余的版本不过是流传的错讹。为什么非要关心有多少错讹。

于是沉默

……

余冠英的诗经选选了多少首诗?

想着诗经总共305首。孔子删述之后就没多少了,余冠英还非要再筛选一下,这有什么意义呢。版本再好,也不过是一代而过。这却还要非要关心起他筛选了几篇。

终于无奈答到:“文学在于质量,不在于数量。”

吭着老气,刍着我的话:文学在于数量,不在于质量。

李白的赠汪伦有几个版本。

空气中充满了孔乙己的四个茴字的味道。

沉默

你不是说你对古典文学有着强大的记忆力嘛!

沉默

李白的乐府诗说20个,不,10个。刚才的将进酒不用说

天马歌,边城儿,行行且游猎篇,古朗月行……想着将进酒不说,于是蜀道难也就不说了,毕竟中学课本里学过的。

不等我说完

蜀道难是不是?远别离是不是?看来你还是仅仅会背罢了。

我终于受不住了。

你让我说几句,好不好。

你说我只会背,这个我实在受不了。

诗词一事,背诵不成其为手段,更不成其为目的,没有人以背诵的多寡为能事。譬如一块璞玉,背诵是对整体美的支离,是一种方向的背离。

不是说我回答不出来,而是你问的问题让我无法回答。你所问的问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问题本身没有存在的意义。李白写诗的时候,从来只有一种写法。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不做雕琢的。多余的版本只是流传的错讹,关注这些错讹,有什么意义呢。此其一。所提的问题与所要求证的东西没有关联。看似偏狭,细腻,实则高山振鼓,声闻百里。我就搞不懂了,一首诗有几个版本,与记忆力强不强大能有什么关系。此其二。

你之于记忆的理解是三维世界的二维空间,我之于记忆的理解是三维世界的三维空间。你也不要回我就我懂。不是我懂,而是至少在你面前我比你懂。而你总以为你自己坐在华山之巅,实则我站在你上面。

所以你看不到我。罗贯中写了本三国演义,张松到曹营,曹操也有意打发他走,于是就出示了一本孟德新书。结果张松看过一遍,说这不过是先秦无名氏所做。随即从头到尾背了一遍,一字不差。最后曹操自己都迷糊了。好事者看了以为这不过是小说家言。其实一个人只要翻来中国历史稍微看看,往往而是。王勃小时候遍涉百家,过目成诵。王国维当年在罗振宇创办的西式学堂里求学,罗氏看到王氏题扇的二十首咏史诗,大为激赏,遂拔之于俦类之中。王国维的二十首咏史诗,看了一遍。王国维当年写人间词话,自为百余阙词,王国维的百余阙词,读了一遍。欧阳修的词,读了两遍。

游龙剑在别人手中,只看到它雕镂的精湛。我固然不是楚昭南,却可以感受到他的剑气。以形求剑,终不如以气求剑。手一挥,奔逸,落拓,游龙剑也就到手上了。

你的悲哀在于诗词对你只是一串符号,我却可以感受到他流淌的气韵。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不是高的境界。不待然而然,放在这里也就不待背而背了。

我不需要背,很多诗词过目成诵

……

央视导演做了详细的漫长的背景了解。

……你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语调越发急促。你要放空自己。逐渐平缓。不要傲物。

不等说完,我打断了评委,带着点愠怒。

我不傲物!

我与诗词的故事,五:高中大学作为理工科班上唯一痴迷古典文学的人。顿了顿,着重强调了一下:唯一。

高中学的是理科,大学学的是工科。班上就我一个人对古典文学有研究。

说话要学会保留

中国人总是喜欢将虚伪的谦承当做美德。凡事不求原则的讲个中庸。不及的拔一拔,有过的压一压。人类没有出现之前,是一片蛮荒。出现了人类,于是从这一片蛮荒中抽离开来。所以一切存在莫不是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真正的谦虚是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力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撅,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举七十斤的人,举五十斤是自卑,举一百斤是自傲,刚刚说自己举七十斤,这才是真正的谦虚。

傲物是一种浮于物的存在,而我说的都是忠于物的存在。你不过是自己在虚假的环境中待久了,没有突破这种樊笼的勇气罢了。任何时候,一个怯懦的人,不要去嘲讽一个勇敢的人。毕竟对勇敢的人来说,怯懦的行为他一样可以有,但对怯懦的人来说,勇敢的行为他却不可以有。奴才做久了,一样会嘲笑自由的人。毕竟他只习惯被主人牵着。

然后我的诗词大会,就这样凉了。

诗词大会落选会答

介绍:读过的诗词10000+,

评委眼珠子瞪大了

诗词量3000+

评委吓得差点坐起来

……

你说你对古典文学走着强大的记忆力。

……

李白的将进酒有几个版本?

想着李白写诗从来只有一个版本,多余的版本不过是流传的错讹。为什么非要关心有多少错讹。

于是沉默

……

余冠英的诗经选选了多少首诗?

想着诗经总共305首。孔子删述之后就没多少了,余冠英还非要再筛选一下,这有什么意义呢。版本再好,也不过是一代而过。这却还要非要关心起他筛选了几篇。

终于无奈答到:“文学在于质量,不在于数量。”

吭着老气,刍着我的话:文学在于数量,不在于质量。

李白的赠汪伦有几个版本。

空气中充满了孔乙己的四个茴字的味道。

沉默

你不是说你对古典文学有着强大的记忆力嘛!

沉默

李白的乐府诗说20个,不,10个。刚才的将进酒不用说

天马歌,边城儿,行行且游猎篇,古朗月行……想着将进酒不说,于是蜀道难也就不说了,毕竟中学课本里学过的。

不等我说完

蜀道难是不是?远别离是不是?看来你还是仅仅会背罢了。

我终于受不住了。

你让我说几句,好不好。

你说我只会背,这个我实在受不了。

诗词一事,背诵不成其为手段,更不成其为目的,没有人以背诵的多寡为能事。譬如一块璞玉,背诵是对整体美的支离,是一种方向的背离。

不是说我回答不出来,而是你问的问题让我无法回答。你所问的问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问题本身没有存在的意义。李白写诗的时候,从来只有一种写法。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不做雕琢的。多余的版本只是流传的错讹,关注这些错讹,有什么意义呢。此其一。所提的问题与所要求证的东西没有关联。看似偏狭,细腻,实则高山振鼓,声闻百里。我就搞不懂了,一首诗有几个版本,与记忆力强不强大能有什么关系。此其二。

你之于记忆的理解是三维世界的二维空间,我之于记忆的理解是三维世界的三维空间。你也不要回我就我懂。不是我懂,而是至少在你面前我比你懂。而你总以为你自己坐在华山之巅,实则我站在你上面。

所以你看不到我。罗贯中写了本三国演义,张松到曹营,曹操也有意打发他走,于是就出示了一本孟德新书。结果张松看过一遍,说这不过是先秦无名氏所做。随即从头到尾背了一遍,一字不差。最后曹操自己都迷糊了。好事者看了以为这不过是小说家言。其实一个人只要翻来中国历史稍微看看,往往而是。王勃小时候遍涉百家,过目成诵。王国维当年在罗振宇创办的西式学堂里求学,罗氏看到王氏题扇的二十首咏史诗,大为激赏,遂拔之于俦类之中。王国维的二十首咏史诗,看了一遍。王国维当年写人间词话,自为百余阙词,王国维的百余阙词,读了一遍。欧阳修的词,读了两遍。

游龙剑在别人手中,只看到它雕镂的精湛。我固然不是楚昭南,却可以感受到他的剑气。以形求剑,终不如以气求剑。手一挥,奔逸,落拓,游龙剑也就到手上了。

你的悲哀在于诗词对你只是一串符号,我却可以感受到他流淌的气韵。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不是高的境界。不待然而然,放在这里也就不待背而背了。

我不需要背,很多诗词过目成诵

……

央视导演做了详细的漫长的背景了解。

……你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语调越发急促。你要放空自己。逐渐平缓。不要傲物。

不等说完,我打断了评委,带着点愠怒。

我不傲物!

我与诗词的故事,五:高中大学作为理工科班上唯一痴迷古典文学的人。顿了顿,着重强调了一下:唯一。

高中学的是理科,大学学的是工科。班上就我一个人对古典文学有研究。

说话要学会保留

中国人总是喜欢将虚伪的谦承当做美德。凡事不求原则的讲个中庸。不及的拔一拔,有过的压一压。人类没有出现之前,是一片蛮荒。出现了人类,于是从这一片蛮荒中抽离开来。所以一切存在莫不是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真正的谦虚是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力能举七十斤者,举百斤则撅,举五十斤则运掉自如。举七十斤的人,举五十斤是自卑,举一百斤是自傲,刚刚说自己举七十斤,这才是真正的谦虚。

傲物是一种浮于物的存在,而我说的都是忠于物的存在。你不过是自己在虚假的环境中待久了,没有突破这种樊笼的勇气罢了。任何时候,一个怯懦的人,不要去嘲讽一个勇敢的人。毕竟对勇敢的人来说,怯懦的行为他一样可以有,但对怯懦的人来说,勇敢的行为他却不可以有。奴才做久了,一样会嘲笑自由的人。毕竟他只习惯被主人牵着。

然后我的诗词大会,就这样凉了。 00:31

中国诗词大会如何从顶流到翻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