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午门斩首”是不是真的?
古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台词,但是,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中其实根本就不可能会发生,这是怎么回事呢?

午门,是明清紫禁城的南大门,也就是故宫的正门,根据《明史》和《清史稿》的记载,午门是皇帝颁布诏书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在遇到国家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时,皇帝也会在午门举行隆重的受俘礼,所以皇帝根本就不可能在自己的家门口,并且是一个如此神圣的地方砍头杀人,那么,真正行刑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礼记》记载,“刑人于市,与众弃之”,就是说,要将犯人在街市上斩首,然后抛弃在那里,用来警示老百姓不要犯罪,后世的刑场很多都遵循这个规律,明代的刑场设在西四,清代的刑场则设在菜市口,既然砍头的刑场不在午门,那么“推出午门斩首”这个说法又是从哪来的呢?

在明朝,一些触犯了皇家尊严的大臣会在午门外执行廷杖的刑罚,所谓的“廷杖”也就是打屁股,《明史》记载,公元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明武宗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群臣上谏阻止,朱厚照大怒,下旨廷杖大臣百余人,其中11人被当场打死

此后,明朝还有很多大臣因为触犯皇帝而在午门外被廷杖致死,因此,“推出午门”便成了让大臣们人人生畏的一个圣喻,这个说法在民间以讹传讹,便成了“推出午门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