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lin语音训练方法的三大不足!
Franklin语音训练方法的三大不足!
很多人这样训练语音:在一个句子或者小段内,将各个语音现象进行分析后,进行模仿训练!这是目前语音训练的通常做法。Rachel称之为franklin语音训练方法。
但实践中,突出的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要关注的点太多
在模仿的时候,顾头不顾尾,无法组合成流利的句子和段落!
二、客观上会忽略宏观特征的训练
这样混合各个训练要素的做法,实践中几乎必然影响宏观的节奏和语调的训练!注意力被分散在单音和连读、省略、同化、爆破上,重音一般能兼顾,但弱读在思维上能认识到,但在语流整合的时候,就顾不上,而停顿、以及意群内的一口气(不停顿)、节奏和语调,顾及的程度就明显下降!
三、训练强度太大
大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音基础薄弱,而且相对来说受到母语的影响更大,这样的训练强度,大部分人跟不上!
个人意见:这种方法适合做展示和教学,不适合做训练,过于理性和机械。
对语音训练方式的三点建议:
一、聚焦语流宏观,再微观
二、先用听力学语音:听音辨音,后用嘴巴学语音:发音
三、在整体能运行的过程中,逐一优化一个细节!
首先是聚焦听音,在听力上全面理解语音,不能只做发音训练。发音训练先是整体模仿,也就是需要在语流的整体模仿下做跟读和朗读,不要单独做一个小片段的训练。 之后录音,进入修正阶段。
从训练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的角度看:在通学一遍语音各个模块之后(很多人一开始就是只学习了音标,很吃亏),应该先聚焦在语流层面的训练:停顿、意群内一口气(不停顿)、句重音和弱读上。不应该先在单音(元音辅音)、英音美音在单音层面的差异、意群内音变(一口气之内):连读、爆破、省略、同化上花费过多时间。
要点为:停顿、句重音、弱读,意群内一口气(不停顿)。 这四个要点支持了节奏和语调这两个宏观语流的特征!
在语流层面的节奏和语调有了突破之后,再逐一打磨单音层面的不足的单项!这时效率会提高很多。
在整体的磕磕绊绊的模仿中,一次修订一项,待这一项完全成熟后,就消化了,不需要刻意关注了,再学习下一项!
注:Rachel老师的语音视频很好,本文仅仅讨论这类训练方法,而且不是只有Rachel使用这种演示训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