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以为是的幽默和肆无忌惮的炫耀,正在摧毁这个世界的善良

这个世界一直告诉你善良是很重要的品质,因为善良世界才有它美好的价值。可是我们的老祖宗智慧过人,很早以前就发现了世界从来不是一边倒的存在,阴阳是世界形成的基础,你不能让它一直向阳,总有轮替的时候。曾经有位政治家说过: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古人也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始终正义的能量应该多一点。不过现在似乎有点变味了。我们这个社会有点感冒了。
江阳沽酒客始终相信三观不正的人,五官也好不到哪里去。虚有其表的人最多给人初次见面的假象,而接触下来,你就会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我们现在看似生活在一个严肃的国度,其实是一个私底下开玩笑没有尺度和底线的地方。有一些人把一些无趣和不正常,当作自己幽默的资本。比如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儿子成了建设银行,生女儿成了招商银行。这种看似成人间的幽默,其实细想起来一点都不好笑。谎话说一千遍都有可能成真,这种莫名其妙的幽默,只会让人对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市侩。
为什么生儿子是建设银行,因为现在某些人看来,生了儿子已经超过了当年传宗接代的荣誉感了,而是已经忧心忡忡到二十多年后,因为他们相信,儿子要给父母造成的巨大压力。现在结婚的成本大大高于对子女正确教育的成本。

无论你怎么样去考虑,很多人已经承认了自己生了儿子,恐怕就准备好票子和房子。沽酒客看见抖音上有一些被不断重复的创意。画面先是一个年轻的妈妈吃午饭,一桌子山珍海味,画外音问题,你今年多大,妈妈回答:二十多,又问她:你月薪多少?妈妈继续回答:不到三千;画外音非常吃惊:不到三千你一顿饭吃这么奢侈?那个妈妈露出短路和脑子进水似的微笑说:因为我有两个女儿啊!
画面一转又是另外一个妈妈,吃的非常节约,窝窝头配咸菜,画外音又问,你月入多少,这个妈妈说:一万。画外音问:那你干嘛吃的这么节约,妈妈一脸苦逼的说:因为我有两个儿子。
看到了吧,就是说很多人因为生儿子固然口头高兴,内心却慌的一比,压力大啊,将来不知道要在娶媳妇上面花费多少,所以是建设银行,必须早早建设。

而女儿这个就不一样,生了一个女儿好像中了五百万,我特么不挥霍对得起生女儿吗?
有人说,沽酒客,你这是杠精较真了,人家这是开玩笑的,只有你当真。沽酒客其实没有当真,而是你们当真了,并且充分的运用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了。
把女儿富养,把儿子穷养,成了这个社会精致的口号。在这个社会上赋予女孩子的什么观念?虚荣,面子,和如何运用自己的资本,这是富养?富养不是应该告诉女孩应该有点素质和品德吗?而告诉穷样男孩的不是尊严,尊重,担当和责任,而是圆滑世故与钻营奸计。
难道女孩子不应该让她们懂得什么是礼义廉耻,贤良淑德,什么是女性应有的宝贵品质吗?难道男孩子不应该教给他们勇敢,不怯弱,有担当,有热血,同情心和保护弱者吗?为什么全部变成了攀比和炫耀,贪图和企图了呢?

你看一下现在的朋友圈和学校的家长群,总有一些脑子进水的人,在哪里恶心的炫耀。在群里发他们孩子如何如何,在朋友圈里秀他们孩子如何如何,或者今天自己怎么潇洒,明天又有哪些让人看了就要奉上膝盖的事情。从来没有顾忌其他人的感受。
蛮不讲理和虚荣催生着他们前进的动力,教出来的小孩霸道,无知,缺乏包容,势利眼,甚至觉得钱能解决一切。一方面还把自己打扮成道德楷模,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育儿观,巴不得所有人都向他们看齐,你谁啊?想多了没有?

你还不要不信,这些现实的恶意,已经变成了三观不正的东西,在我们的社会中进行病毒式的传播。比如今天的孩子的儿歌,你要是仔细听过,你就会发觉,这个流毒太可怕了。最近还被《北京日报》点名批评。
儿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可现在适合孩子听的儿歌太少,尤其是新创作的儿歌,部分作品歌词无趣无味、三观陈旧,有的还带有物质化的倾向。为此,业内专家呼吁,不要把成人的物质化倾向过早传导给孩子,请多给孩子留一点纯净的空间。(8月15日《北京日报》)
比如“爸爸去挣钱,妈妈管着家。”这个歌词也是很迷了,这都21世纪了,歌词中还对男性女性有这种刻板印象的分工吗?!是爸爸不用管家还是妈妈没有去挣钱?世界观尚未成形的孩子听了,就以为应该是这样的怎么办?

正如一家人自以为幽默的亲子装的上的留言,爸爸的是:我是挣钱的,妈妈的是:我是管钱的,孩子:我是来花钱的。但是你别忘了,你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有一天就会变成你,家庭的责任是让家庭和睦,孩子健康成长,而不是用一些看似大众幽默,来摧毁你的担当和责任。
家是一个整体,而社会需要一起融入,这种错误的灌输,不仅仅是一种丧偶式的教育,也是一种标签式的教育,孩子不知道,家是大家共同的责任,没有一定这事情应该是谁的到道理,但是如今,我想很多家庭恐怕早就被分的清清楚楚了。
儿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可现在适合孩子听的儿歌太少,尤其是新创作的儿歌,部分作品歌词无趣无味、三观陈旧,有的还带有物质化的倾向。为此,业内专家呼吁,不要把成人的物质化倾向过早传导给孩子,请多给孩子留一点纯净的空间。说起现在的儿童歌曲创作越来越物质化,著名词曲作家、教育家、《小螺号》等儿歌的创作者付林说:“现在的社会有物质化的倾向,孩子可能都看在眼里,儿童歌曲就别强化这一点了,留给孩子一点纯净,强调美多好。”

不仅仅是儿歌,我们如今接受的日常行为习惯,如前面我讲到的那些,当我们已经觉得是正常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但是沽酒客想说的是,孩子三观来自于成年人的榜样,我们自己都三观不正,凭什么去要求孩子可能改变。

沽酒客并不想看到只有一个严肃的世界,但是我更不想看到一个烂幽默和不顾及他人感受乱炫耀的世界,因为这样并不美好。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不应该是矛盾体,新价值观不应该摧毁正确的三观。
在江阳沽酒客研究民俗传统文化中,发现正确的三观,我们老祖宗从来都是极力推崇。包容,仁慈,不骄不躁,不被世俗所蒙蔽,不为金钱而折腰,不会因为现实而输了爱情,不会让女子只知道宝马车哭泣,不会让男子只晓得尔虞我诈。
如果你认为今天这个世界,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是正常的,那么可能你已经走到被社会淘汰的边缘,我相信,正直的世界永远向往光明,我也相信明天的人类不会真的堕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