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病例分析】中医医师考试技能每日一练 Day02

2023-03-15 16:57 作者:医药护考小助手  | 我要投稿

内容来源于好医生医考教育公众号,更多技能口诀及网课资料欢迎私信免费获取!

为了让各位伙伴能在一站病例分析上提高复习效率,了解解题的得分点和评分标准,小编不定期给大家梳理病例分析的一些考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也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共同进步!

例题01:

王某,男,37 岁,教师。2015 年 3 月 12 日就诊。患者反复咳嗽 3 年,每年咳嗽 3〜5 个月。最近两个月咳嗽复发,尤其在发怒时加重, 出现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咳之难出,量少质黏如絮条,胸 胁胀痛,咳时引痛,遂来就诊。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2.中医类证鉴别:请与喘证鉴别。 


答案解析 】 

中医疾病诊断:咳嗽。

中医证候诊断:肝火犯肺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有 3 年咳嗽病史,目前以咳嗽为主症,中医辨病为咳嗽。发怒 时加重,出现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咳之难出,量少质黏如 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为肝火犯肺证。

病因病机分析: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肝郁化火,上逆侮肺。病位在肝、肺, 病性属里属实。

中医类证鉴别:需与喘证鉴别。咳嗽与喘证均为肺气上逆之病证,临床上也常咳、喘并见,但咳嗽以气逆有声,咳吐痰 液为主;喘证以呼吸困难,甚则不能平卧为临床特点。 

中医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方剂: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桑白皮 l0g,地骨皮 l0g,黄芩 15g,山栀子 15g,青黛 9g(冲 服),海蛤壳 9g,粳米 6g,五味子 9g,甘草 6g,白茯苓 9g,人参 6g(另煎)。五剂,水煎服, 日一剂,早晚分服。


例题02:

姜某,女,52 岁,已婚,教师。2019 年 6 月 21 日初诊。患者月经紊乱 1 年,经量多,色暗,有块,面色晦暗,精神萎靡,时而畏寒恶风,时而 烘热汗出,腰酸乏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淡苔薄,脉沉细。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2.中医类证鉴别:请与癥瘕鉴别。时间:50 分钟。 


 【答案解析 】 

中医疾病诊断:绝经前后诸证。 

中医证候诊断:肾阴阳两虚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年龄 52 岁,且以月经紊乱为主症,故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月经紊乱,经量多,色暗,有块,面色晦暗,精神萎靡,时而畏寒恶风,时而烘热汗出,腰 酸乏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淡苔薄,脉沉细,证属肾阴阳两虚证。 

病因病机分析:肾藏元阴而寓元阳,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真阴真阳不足,不能濡养、 温煦脏腑,或激发、推动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而致诸症丛生。 

中医类证鉴别:需与癥瘕鉴别。癥瘕可能出现月经过多或经断复来,或有下腹疼痛,浮肿,或带下五色,气味臭秽,或 身体骤然明显消瘦等症状;并且癥瘕可以发生在中老年阶段。 

中医治法:补肾扶阳,滋肾养血。 

方剂:二仙汤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仙茅 9g,淫羊藿 9g,巴戟天 9g,当归 9g,黄柏 6g,知 母 6g,生龟甲 30g(先煎),女贞子 9g,补骨脂 9g。五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以上"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病例分析题"由好医生医考整理,完整中医医师考试技能口诀资料私信小编免费获取!

【病例分析】中医医师考试技能每日一练 Day0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