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在二次元邂逅想要遇见的人

2023-01-27 11:13 作者:绪山千鹤  | 我要投稿

一般路过的专栏人,因为看不到路的尽头,所以很在意您的想法,并且希望能得到一点支持~

在我前脚刚踏入二次元的殿堂时,有一位同学给我列了一份清单,大致就是一些入宅必看的番剧,其中就有包括『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当然我也把它看完了,不过现在并不记得当时看完有没有过什么感想。

后来出了剧场版,这部番也终于完结了。只是因为一直很忙,也可能是因为时间的跨度过于长了,剧场版上映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去看,B站买了版权的时候我也是想着先屯着放假在看,一直推着拖着就忘掉了。

最近闲来无事翻了翻我的追番列表,终于想起来这部几乎被遗忘的存在。重新补完之后,说实话毕竟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对于先前的剧情我已经没有太大印象。因而看完之后更多的是感慨:感慨它既是我刚刚入宅那段时光的见证,同样也是我的过往的回忆;它让我想起了原来人间也有沧桑,让我想起来自己可能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挥霍。

承载着我们成长的番剧完结了,是否也意味着我们的青春也在慢慢远去?但是不管怎么样,一起陪伴着走过的路却不会假,这样的回忆也见证着我们生命的痕迹。

安艺伦也在樱花飞舞的坡道上与加藤惠命运般的邂逅,并决定决定要制作以她为第一女主角的游戏。于是他与加藤惠,连同英梨梨和霞之丘共同成立了blessing software,他们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虽然说在此之前安艺伦也就是一个御宅,并且是个因此而名声大噪。可是尽管如此,倘若没有与加藤惠等人相遇,倘若没有成立blessing software。也许他也只能是一个“社交能力极强的御宅”。

当今的主流社会似乎仍对二次元抱有一定陈见,可是就是这样不入流的亚文化,却又实实在在的将几人紧密的链接在一起。如果没有二次元,几人的没有一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或许他们会过得比现在更好,或许恰恰相反。究竟会怎样我们不由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因为二次元,这个世界里的他们青春充满了玫瑰般的色调,丰富而又美好。

看着这位千锤百炼的二次元前辈伦也君,我想起了同为御宅的我。如果说『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是几位主角的青春华章,那么相比之前我就要更普通一点了。我没有邂逅命运,也没有创立社团。但是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我遇到了我自己。

小学时我在朋友的推荐下看起了国漫,等到初中时又因为看起了小学时不敢看的柯南而了解了日漫(这应该没什么丢脸的吧)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那时候我真的很喜欢二次元(当然现在也是),一个短短的寒假能看将近20部番。正是因为如此,我认为彼时对二次元的认识其实也很肤浅。我也只是像大多数人把它当做一种亚文化,每当别人问我为什么痴迷于动漫的时候我会很中二的回答他:因为喜欢是因为不曾拥有,我向往二次元里所刻画的美好世界,因而二次元如实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当然这句话现在来看似乎也没有问题,但是我觉得可能毕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坦白了说其实当时更多的是抱着一种鹦鹉学舌的心态来说这句话。

2018年的暑假,因为青叶真司的纵火案我了解到了京阿尼。虽然之前也看过许多京阿尼的番,但是对她的了解一直都局限于“这光,这水”。我看起了『轻音少女』,我感觉这样的生活简直可遇而不可求。但是看完之后又觉得人生何必要有人来为你喝彩?我那寒冬腊月追番的日子,在我心目中也是美好的回忆。这样的人生,于我来说也是美好的。

你看,过去一直习以为常的琐事现在居然能重新发现美好。身边有些令人治愈的事物,再堕落的人也会对生活充满爱吧。对我来说这个治愈的事物恰好就是二次元。

我想,此时我大概也能稍微负责点的说出“二次元是我的精神支柱”这样的话了。于是我随手尝试着写下了平生第一篇番剧杂谈,单纯的记录下了这种感受。

后来初中毕业到了高中,身边的朋友换了一批又一批。可能是因为我的自负,总觉得身边的所谓“二次元爱好者”似乎都只是些看爽番的混子,平日里看番总是开着倍速拉着进度条。这是我最无法忍受的,我认为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对于某些特定的番剧这种行为几乎就是一种亵渎。因而每每和他们聊起二次元来总会显的格格不入,自己也有很多话想说却找不到合适的人说。偶尔我也会在QQ上发些关于番剧的感慨,虽然一直都有很多人习惯性的点赞,但是从来没有人与我讨论。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独感。正是因为如此,之后我就陆陆续续的在B站写了几篇漫评(当然现在基本上都被我改的面目全非了),权且当作自己无聊的自言自语。但那时好像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字里行间都是溢出的唯唯诺诺。我是很正经的在写漫评,就像是评委一样在评价一部番剧。我抱怨很多动漫爱好者把动漫作品当快餐,抱怨很多动漫制作者把做动漫当做作快餐。我总是写的慷慨激昂,但是每次回头再看一遍总会有一种小学生记流水账写读后感的味道。因此渐渐的感觉没什么动力了,再到后来就没怎么写过漫评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了王国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词以境界为最上”的理念,我突然就觉得我悟了。诚然如此,对于任何形式的文艺作品其实都是这样的。你看我们中国的古典文学:比如说屈原,比如说辛弃疾。他们也常写香草美人,但是我们会因此说他们低俗吗?不能,因为他们写文章不单单是在写表面上的香草美人。香草美人是一种隐喻,她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品质,寄托着他内心深处最幽深的、最隐约的、最哀怨的、最悱恻的,而且是自己不能又不愿直接说出来的一种情怀。

同样的,你不能看一些动漫作品没有深明大义就觉得它不能称为神作。揭露世界上的黑暗与丑恶并试图提出解决的方法固然意义重大,但是构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给人以爱和美的感受也同样珍贵。一部作品的好坏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他能否给人以联想。这取决于作品是否有这种境界。作者的动机其实可能很简单朴素,但是却能以其优秀的境界诞生更大的意义。而这个境界也许作者自己也意识不到,但是他能关注到那些被常人视为理所当然存在着的事物,发现这些平淡日常中是可爱动人之处,这种能力与心境就体现了其境界所在。他之所以意识不到,可能就像我们自己都说不清自己是怎样命令自己的身体一样。无论是怎样的作品,普通的读者能有所感悟,不同的读者能有不同的感受,我觉得大概就是一部有内涵的作品了。

那年寒假看了一部叫『恋爱随意链接』的番。女主之一永濑伊织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她影响了我很多,也正是她,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到了原来动漫也有这样不输于世俗文学作品的深度。这之后我开始真正的把动漫当做一个文学作品,并且将“番剧”与“境界说”联系到一起,抱着“不是所有文学作品都要锋芒毕露才算是深刻”的心态去感受一部动漫背后的境界。

我照着这样的思路尝试着写了一篇名叫『高坂丽奈与逆流而上的抗争』的专栏。写完之后好像突然明白一直以来我想写的是什么样的一种专栏了。我想将这份心情分享给别人,于是我抱着让那些认为“动漫做给小孩看”的人认识到“动漫本身只是一种文艺题材,是你自己的审美能力缺失了”的心态继续了我的专栏写作。我自己觉得可能很多时候我所记录的感受可能与作者的本意南辕北辙,也曾经有人说我又有点过度解读。但是说实话这就是我看后的真实想法,有时是通过作者的作品有感而发的想法,有时则是在通过作者的作品想起来自己先前的某个想法。灵光一现是很难得的,所以我拿起了笔记下了这些感受。直到现在我也是照着这样的基本风格在写专栏,我的番剧杂评也是这样从漫评慢慢变成了感悟。虽然说一直都没什么人愿意看我的专栏,但是对于我自己,记录这种感悟就像是在与自己交流,有时候在这一过程中还会碰撞出与出发点截然不同的思考。也正是这样的思考和感悟的积累越写越多,慢慢的感觉整个人也慢慢变得通透了。正是因为如此,这些专栏都无一例外的见证着我近几年来的心路历程。不管有没有取得所谓的成就,一起走过的时光是不会假的。可以说没有这些专栏,就没有现在的我。

不过这也是对我而言罢了。我到头来都没有像安艺伦也那样风光。迄今为止我已经写了有6万字的专栏,但是总浏览量大概也只有2万。虽然我写的确实也不怎么样,但是就这样的结果还是有点让人难以接受。过程中我也在B站用脚随便剪过几个视频,播放量基本上都轻轻松松过了万(因而感觉很不爽就全删了,还为此欠下阿B三十多个硬币)。其实这也不奇怪,B站原本就是“哔哩哔哩弹幕网”,而且这个时代本身就是这样,谁还愿意跑视频文章看文章呢?不过毕竟在B站待久了,不在B站写又去哪里呢?所以接下来我还是硬着头皮写了好几篇专栏,不过境遇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改观。去年夏天的时候都和朋友讲好了草稿箱写完了就不写了,但是最后还是没舍得离开。

于是我安慰自己说:我这种永远17岁的人,写专栏的动机是纯粹且无功利的。本来也就是为了吐露一下心声,既然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跟谁说不一样呢?最主要的就是我写的时候感觉很开心,仅此而已。

这不就是精神胜利法吗?本身我开始写专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人愿意陪我说话。于是我在网络上拿着大喇叭向所有人喊话。我隔三差五的看自己的消息栏,任何一个人给我留言我都会认认真真的回复,给了留了长评更是高兴的不得了。哪怕是批评我的,我也会像第一次挨骂一样我看了又看。我不图名,不图利,只是想找一个人说话,当然希望能更多的人能看到我的专栏,能和我共鸣,和我交流。哪有说的那么洒脱?

尤其是最近,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放假了,我感觉这大概是我写这么久专栏最热闹的一段时间。说实话我很开心,不过这也是我写专栏最黑暗的一段时间:跨年夜上我发了一篇草稿箱里的存货,由此我第一次尝到过不了审的滋味;临近过年的几天我二刷了『轻音少女』,心理五味杂陈。于是把之前写的专栏又改了改,结果又过不了审,连同原文一起被锁定了。而修改稿我恰好又没有备份,只能重头再写一遍了;而最离谱的还得是大年初一早上,我准备把之前写了一半的稿子拿出来写完,但是保存的时候却突然跳出来一堆“确认保存”的窗口,我点击了“确认保存”。结果下午再打开的时候却发现被保存的是早上续写之前的进度。我找了几次客服,得到的回复都是“下次一定”;下午好不容易又写了一遍,虽然B站写草稿是同步保存的,但是退出时保险起见我有点了一次保存草稿。退出时一堆“确认保存”的窗口又跳出来了,我只点了最上面的,然后就一直按返回键。可是突然又跳出来一个页面,是编辑草稿页面,而且是我下午刚开始写时的页面。我还没来得及反应,阿B就给我自动保存上了。于是我写了半天的草稿又被覆盖了……

诸如此类的倒霉事最近还发生了很多,原本坚持写专栏就是因为写的开心,但是最近感觉分明就开心不起来。正好不忙补了『剧场版』,看到安艺伦也就顺理成章的想到了我自己:

安艺伦也在二次元中邂逅了命运,我则在二次元中找到了自己。我们一样都是二次元爱好者,一样将二次元作为自己的一大精神源泉,一样在二次元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但是『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完结了;我的人生还在继续,但是我的青春结束了。

一般路过的专栏人,因为看不到路的尽头,所以很在意您的想法,并且希望能得到一点支持。一直以来怀着对二次元的热爱,并坚信无论什么事,只要为你所热爱,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正是因为如此,我想知道:一般路过的普通御宅究竟可以走多远.....

这部文集见证着我近几年来的成长,不管有没有取得所谓的成就,一起走过的时光是不会假的。我没有妙笔生花,我有的只是热爱。我总想把每一份心情传递,但是话到了嘴边却总是变质。虽然不太满意,但这也是我的一部分,我想将它们保留下来。

我写二次元,并在二次元中与自己直接对话。这样的时光,虽然有很多遗憾,但也还说得过去,至少无论如何都算得上是我人生里很有意义的一笔了。这段时光我不会忘记,因为这一篇篇专栏都真实的见证了我的成长。不知道等到以后我老了,再看起这些文字会作何感想呢?会不会在岁月的沉淀中否定自己当时深信不疑的真理?还是在夕阳下和孩子感慨起自己青年时代的意气风发?

不过现在的我真的有点力不从心了,总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走到了世界的边缘,接下来的哪一步都会走向碰壁。我继续咀嚼着孤独,还要承受着自己与他人一同赋予的期望。感觉现在的我很无力很郁闷,短时间内可能就不再会有这样的闲工夫来供我的热爱挥霍了。虽然说如果以后什么时候心血来潮了,大概还会再动笔写些什么,不过大概率是不会像现在这样高产了。

那么就这样,拜拜拜拜~

『路人女主的养成方法』:在二次元邂逅想要遇见的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