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分子】32.3 EF-Tu的结构特点

2023-03-07 17:01 作者:生命中国  | 我要投稿


一、EF-Tu的结构与功能

1. EF-Tu的结构

        原核生物延伸因子EF-Tu有I、II、III三个结构域,其中GTP/GDP结合位点位于结构域I。惊艳无比的“开关螺旋”技能下节课讲(见32.4)。

2. EF-Tu的功能

        如图32.3.2所示,EF-Tu的主要功能为,介导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空置的A位。

        EF-Tu结合GTP活化,与氨酰tRNA随机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EF-Tu·GTP·aa-tRNA。此时,aa-tRNA的3’端插入EF-Tu结构域1与结构域2之间。两个结构域将氨基酸包埋,起到保护作用,该过程称为遮掩 (Masked)。催化反应只有在EF-Tu解离时才会发生。

        当氨酰tRNA进入A位后,若密码子和反密码子配对正确,则EF-Tu·GTP于核糖体因子结合位点 (Factor-binding site) 或称Sarcin-Ricin环的结构域水解。很显然,此时的三元复合物变为EF-Tu·GDP·aa-tRNA。

        EF-Tu结合GDP失活,氨酰tRNA解离,tRNA于A位解离继续进位过程,而EF-Tu·GDP从复合物中释放,免费自由啦!

二、EF-Tu的再生

        EF-T为二元复合物,由EF-Tu和EF-Ts构成。

        EF-Ts的作用并不直接体现在氨酰tRNA的进位中,它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兄弟再生。

        作为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EF-Ts与EF-Tu·GDP结合,催化GDP解离。此时,自由态的EF-Tu再次与GTP结合,开启下一轮循环。


【分子】32.3 EF-Tu的结构特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