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不愿意服药?怎样劝说更有效?

2020-05-27 09:38 作者:思睿明精神心理  | 我要投稿

每天将分享推荐权威精神心理相关的治愈经验、科普资讯

 

最近有患者咨询:家中女儿患有抑郁症,每天都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也不让父母接近,稍有一点点的不顺心就开始寻死觅活,买了药给她吃,她觉得是想毒死她,为什么她会如此抗拒吃药?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不愿意服药?

 

据调查显示很多精神障碍患者反复的住院,并且“服药依从性”比较差。为什么一些精神障碍患者不愿意服药?一般会是以下四种原因:

 

 

1 、感觉吃药不管用

得了抑郁症,很多人会认为抑郁是自己的问题,“硬扛着”。幻想通过自己的调节就能够康复,其实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从表面上看是情绪的问题,其实是调节神经传导的神经递质浓度的改变。

 

 

2 、认为药效很慢

很多患者吃药之后想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来说服药后,经过大约4~6周的治疗,急性抑郁症会获得缓解,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维持治疗。很多人吃了两周觉得不好就不吃了,或者会让医生更换药品,但是这种方法都是错误的。首先抑郁症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抑郁症治疗很容易复发,所以即便症状缓解,还是需要用药维持一段时间。其次,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药物对大脑的调节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你吃药一天第二天就会好了。当吃药效果不是很明显的时候,这段时间要沉住气不要因为这些放弃治疗。

 

 

3 、担心药物副作用

很多的精神病患者都反应“吃完药之后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不舒服”,感觉比自己得病的时候还要难受。常见的精神类的副作用有头昏、恶心、腹泻、口干、变胖、手抖、心慌、便秘、失眠及兴奋等症状。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会很疲劳,四肢无力,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只能睡觉。而且长期服用会有性欲衰退等其他身体器官功能上的变化。但是大部分的反应都是可以消除或者是改善的,所以当有了不良反应之后也不要怕,要及时和自己的主治医生沟通,寻找解决的办法。

 

 

4 、强烈的病耻感

有些也不愿意承认自己患有这种疾病,感觉自己得了“精神病”一直服药,担心自己的周围的人拿异样的眼光对待自己。吃药就在提醒自己是一个病人。一直服用精神病药被认为是种耻辱,多采取心理抵触和回避的态度。且当今社会歧视精神病的现象很普遍,每一个冷眼和嘲讽,都是患者不服药的理由。

 

 

部分的精神障碍患者在病情严重的时候,不认为自己有病,这主要体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经常有精神分裂患者说“我没有病,为什么我要吃药,你才有病”。患者在心里是不认为自己有病的,甚至有部分患者认为家人和医生要下药害自己,而且在心里认为你是看不起他,不信任他,觉得他有病,所以心里会更加反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劝说精神障碍患者服药呢?

 

01

不要说:“生病了?别担心,你还有我们呢”

要说:“是的,你只能靠你自己!”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唯一不肯接受他得了抑郁症的事实的人,是患者自己,必须让他/她意识到自己确实得了抑郁症的事实,才能开展接下来的治疗和配合,如果患者坚持自己没病,再好的治疗方案也不会有效,毕竟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当你说出:“你只能靠你自己”的时候,是在告诉他:你得病了,要接受治疗。

 

02

不要说:“快吃药吧,吃了药,病就好了!”

要说:“你要知道,抑郁症是会周期性发作的。这次找到调节方法,下次发作才能缩短发作时间。”

 

精神疾病不同其他疾病,不要让患者认为药效是立竿见影的,即使短期内有所改善,也仍会有复发的可能性,让患者清楚这一点而不是一次次骗他吃药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就像一辈子会得很多次感冒一样(抑郁症本身也就做“精神感冒”)”。所以这一次的感冒,是为了能总结经验,更好地应对下一次的感冒。

 

以上两种劝说抑郁症患者服药的沟通方式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把他当患者,而是当朋友。把病情事实摆在面前,共同面对,而不是隐瞒欺骗让他吃药,或表达不必要的关心。

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不愿意服药?怎样劝说更有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