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完结版】2023法律硕士考试【一本通】刑法学 众合法硕车润海

1、炸死一个孩子,孩子身边的孩子也被我炸死,属于直接故意,因为放任是指结果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而这种情况没有放任的余地。明知结果会发生,还是进行行为,只可能是直接故意
2、直接故意——明知结果必然发生或可能发生仍然实施
间接故意——明知结果可能发生,放任实施(没有必然)——
①为了实施某一犯罪意图和目的,而放任 另一结果的发生 ()但是如果另一结果没发生,那是没有罪的,因为间接故意必须出现结果才定罪——一正
②为了实施某一非犯罪意图和目的,而放任另一结果的发生 ——一反
③在突发故意中,不计后果放任危害结果发生——激情犯罪 ——一常见
总的来说,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有三点不同——1.认识因素不同;2、意志因素不同;3、结果要求不同
过失*法律有规定才是
1.应当预见没预见——疏忽大意(无认识的过失)(注意义务)
2、已经预见但认为自己可以避免——过于自信(有认识的过失)(轻信)
区分,1.对结果有无思考;2、对结果有没有采取避免措施
反面无故意,正面有过失
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的法定后果,没有预备未遂,
罪——过失行为构成和按最的条件
刑——低于故意
法定——要有法律明文规定
过失必然对应其相应的故意,但是故意的未必能对应过失
无罪过事件
疑似犯罪:1、有罪;(主观与客观统一;形式与实质统一)2、无罪(不满足两个统一,或者····或者·····)
无罪过事件,不满足主观就一定满足客观
是指行为在客观上造成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和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是犯罪
1、意外事件(不能预见)
2、不可抗力(不能抗拒)
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
1、都认识结果发生,且不是希望结果发生
2.认识,一个明知,一个应当预料
意志,放任,一个是反对
1.形式标准:过于自信采取了措施
2.实质标准:行为是否明显具有加害性,造成严重后果的就是间接故意,造成较小后果的就是过于自信
以实质标准为主
瓜农下毒案,虽然查了牌子说明有毒,但是很明显是具有加害性的,既然说是过于自信,但是如果是过于自信就应该反对这种结果的发生,为什么要去做一个非常可能会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呢。
年满十六才对过失犯罪负责
疏忽大意和意外事件
1.都是没有预见
2.前者有预见的能力,后者是根本没有预见的能力
3、以主体为主,但是按照一般人为标准
过于自信,不可抗力——行为有没有避免的可能性
认识错误问题——1.法律上的认识错误;2。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1、行为人对自己法律性质发生误解
假想非罪,行为被规定为犯罪,假象以为无罪
假象犯罪
2.事实上的认识错误(间接故意不属于认识错误,因为主客观相统一)
a开枪打b,明知可能达到c,还是打死了,所以属于间接犯罪中的为了达到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种情形的出现,对于b属于故意杀人未遂,对于c属于间接杀人。因为这两个是一个行为所产生的,不能重复评价所以想象竞合,定故意杀人未遂,如果是间接故意就没有认识错误
甲想杀乙,远处来了人,黑夜看不清,打死了丙,在故意杀人罪中构成了法定符合说,复合构成,所以仍构成故意杀人罪
①客体错误
预想侵犯的对象和实际侵犯的对象的客体不同,主观和客观的不同
主观上想侵犯人,实际侵犯驴
对于前者必然构成故意,主观想杀人,客观也实施杀人,主客观相统一,但是后面没有主观只有客观,要看有没有达成,达成就是过失,还得看有没有法律规定,故意杀人未遂,过失毁坏财务无罪;
换一下,故意毁坏财物罪未遂,过失致人死亡,都是犯罪,但是只有一个行为,想象竞合,从一处理于过失致人死亡
对预想侵害的对象构成故意,对错误侵害的对象是过失,想象竞合构成一罪
②对象错误(认错了)
预想侵犯的对象和实际侵犯的对象在客体是相同的
主观侵犯人生命权,实际侵犯人生命权
主观杀人故意,客观杀人行为,造成结果,所以直接故意杀人既遂
③打击错误(打偏了)
预想打击的行为和实际打击的行为有偏差,而且不是主观认识的错误,是客观行为出现了错误
几种可能:1、想杀a,明知可能打死b,是间接故意,不是认识错误,直接故意杀人;2、就像打a,但是打偏了,对于a直接故意未遂,对于b,法定符合说主观有杀人故意,客观有杀人行为,结果人死亡,只要死了个人就行,仍然是故意伤人既遂3、先杀乙,乙旁边有个狗,打偏了,对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对狗的死亡认识不是故意损害财务,是过失,不构成犯罪
4、想打狗,但是打死了乙,没有认错,所以不是对象错误,主观客观有毁坏财物,有故意毁坏财物罪未遂,对乙主观没有,客观有,所以是过失致人死亡,所以想象竞合,过失致人死亡
④手段错误(都是犯罪未遂犯)
对手段产生错误,是手段不能犯的类型
毒药失效,主客观相统一,手段错误都是构成故意犯罪未遂
⑤因果关系错误
行为造成了预订结果,但误以为没有造成,没有影响
行为造成了实际没有,没有影响
知道造成了结果,但是对造成结果原因有误解,仍没有影响
结果推迟发生(介入因素必须是正常的)
结果提前实现
介入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