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真题考点 | 惊蛰 (天津外国语大学2020年考研真题)

2021-03-07 19:11 作者:初心联盟  | 我要投稿

真题考点 | 惊蛰 (天津外国语大学2020年考研真题)

原创 初心百科 


真题放送

东晋诗人陶渊明有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诗句描述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

——选自【2014厦门大学448】




相信大家都已经猜到啦

正确答案就是

(图源人民日报,侵删)



图片

惊蛰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于公历3月5-6日交节。

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民间素有“惊蛰吃梨”,惊蛰当日“打小人”去晦气等习俗。

从中国各地自然物侯、气候进程来看,“惊蛰始雷”仅与中国南方江南地区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说完了惊蛰

就不得不说说二十四节气了

你知道都有哪二十四个嘛

不许往下看

给你10秒钟时间

唤醒你内心深处的记忆

......


图片

(图源搜狐网 侵删)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图片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

一岁分四时,春夏秋冬各三个月,每月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均有其独特的含义。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准确的反映了自然节律变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有丰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统。



图片

追加练习



24节气里面,万物起始,天气回暖的节气,春天来了是什么?

——选自【2020天津外国语大学448】

A.春分      

B.立春      

C.立冬      

D.冬至



「B立春」 

【解析】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始于立春,终于大寒。选项A春分,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选项B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选项C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意味着风雨、光照、气温等,处于转折点上,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选项D冬至,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从这一天开始,民间便开始“数九”计算寒天了,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图片

文章来源 | 初心百科
整理搬运|初心阿卓
百科咨询|初心C老师
初心翻硕百科448公益讲座群(CCtalk课程群号:88064388)

真题考点 | 惊蛰 (天津外国语大学2020年考研真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