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者》

注释1_心行:心力和行动力。
都说人间百态,却都忌谈诸事。
大事成失间,一个人的心与行或许能成为左右紧急局面的存在。
比起一个人的心行改变,培养更多人的心与行也成为了现在的领导者该做的事情,成为各个势力间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如今,高层领导掌控集体意识的手段看似严密,但总有一些个体意识并不愿被这种意识所操控。
人心,始终是一种捉摸不透、不宜深究的东西。
不过,凭着这躯肉身而言,许多人的一生无非就是为了对自身和身边的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去生活、发展。
这是一种必然性趋势,并不值得为之大加言论、深思熟虑。
只不过,这种方式也被一些人们所否定、厌恶,似乎只有不断的去敷衍了事、讽刺有加、恶语相向、蓄意破坏,才能从反面体现出人们生活的真正意义。
当这种意义彼此间形成了隐秘的对峙,分散开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人们的心,始终都和自身所经历的事物生生相息。
...
一些人总是尝试着去沟通别人的心,却总是忘记了他的心应该归根何处。
不论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还是一个普通人,在经历了血与泪的洗礼后,才明白失去的可贵,才明白真正所追求的东西。
不过当人有了追求后,就会自顾不暇,无法分心做其他完成不了心愿。
时间久了,这些心愿要么就固定在了时间的安排表上,要么就随着心力和行动力的衰竭,最后不了了之。
...
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心,在时间的长河上、文化的差距上、认知的程度上,我们每个人都别具眼光。
人之所以能思考并不是因为我们是高级动物,而是因为我们都有欲望。
不过却并不是单纯的欲望,因为我们在欲望的面前学会了思考。
为了将欲望实现,也为了节制欲望,更是为了这份欲望,能够继续存在今天,以及往后。
我们,是欲望的修心者,无非圣贤,却能节制自如。
我们,是抉择的修心者,无非智勇,却能发挥自如
我们,是自身的修心者,无非你他,却能展现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