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适马35mm F1.2ART--支持这枚镜头是我的态度

2019-09-12 14:20 作者:评者N大  | 我要投稿

2019下半年我最想试的适马镜头是哪个?

没错,就是适马FE 35mm f1.2:一枚纯正的,从娘胎里,光学设计就为无反优化的镜头。 


F1.2,健身马的传统品性必然延续到这枚镜头上,黑长粗没跑了,简练的色彩,带有刻度的光圈环让适马FE35.2的外观和索蔡有几分相似。

 

新增的自定义功能按钮能在机身菜单里定义新功能(例如人眼识别开关),光圈环也能够通

过click开关选择有档位感,或是带阻尼的无极变化(方便影视拍摄)。

 

黄铜的金属卡口由4枚螺丝固定,最后一片镜片离传感器的距离也很近,所以绝不是“焊接之作”。

 

镜头镀膜的发色感觉如下图:

由11片叶片组成的圆形光圈,就藏在这汪湖水的底层…… 

带释放按钮的新系列遮光罩做工更好了,尾端软塑胶包裹也让安装,拆卸的手感变得更加好。

 -------------

对于适马近几年的表现,对于原生光学设计镜头的优势认知,对这枚镜头的素质表现我是抱有非常大的期待的,所以拿到的第一时间我就用全开检查它的轴向色差: 

对于F1.2的35mm镜头来说,这几乎是在台风中走高空绳索的难度。似乎还不错(这枚镜头的像差抑制难度是不能和40art比的)。 在相机回放里我觉得效果完全能接受。 


接下来第2件事情就是全开撸键盘: 

焦点前后的虚化晕开程度比较均匀,让我有一点意外的,和老款的35ART比起来完全是两个级别,没办法,科技是一直在进步的,求锐不求柔的设计理念,对于如今的适马高端镜头来讲或许一去不复返了。

 

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对这个镜头有所顾虑,那就是近摄画质,

不过当这张全开照片出现在我眼前时,对于近摄球差的顾虑我也放下了…

 

对基本素质心里有底之后,我就安心地拿着它出去扫街了,出于好奇,我不停地举起机器在取景器里观察通过f1.2看出去的视界是怎么样的:朦胧而迷离,但亲和的视角又带有一种温暖感:

在刚接触的那段时间里,每次我拍摄然后回放时,心里都会暗暗感叹这绝不是老款35ART的f1.2版那么简单…

无论是画面的中心还是边缘,即使在全开光圈下,它都能给你良好的解析度与反差:

 

色差抑制在这个规格里,能做到这样也已实属不易:

已经默默脱胎,进入ART2.0时代的适马,

这款镜头的焦外品质我就不多说了,大家看吧: 

在拿到镜头当时我和适马的人聊了一下天,对于庞大而沉重的镜组,为了让对焦体验流畅高速,差速移动的浮动对焦配上新款高扭力HSM马达,在不同物距下,双高斯的前后组以不同的移动速度移动,不仅可以抑制近摄时的色散和球差波动,对焦也能相对减负,

在实拍体验中我也能完全感受到,虽然噪音和震动还是有那么一点,但是迅速程度还是不错的,全物距下的画质都很出色,配合A7R3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原生设计也让人眼识别的效率发挥到了最大: 

F1.2带来了什么?更大的进光量,更好的画质。

以及难以言喻的氛围感,与老款35ART(不好意思,我不得不一直提及它)不同的是,我似乎开始感受到适马对于焦内反差提升与焦外反差衰竭的设计取向了,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设计,让主体与焦外的分离度更强烈,这样立体感也就进一步增强了: 

设计的初心是什么? 不顾一切,只为锐还要更锐?那是塑料跑量货的追求(你别说,这种审美还真的会被疯抢,成为爆款)。

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一种,不断抠细节,让懂你的人收获惊喜,也让自己在达成圆满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踏实。

这枚镜头:FE35mm F1.2ART,是在这条路上向前迈出的踏实一步。 

我喜欢这枚镜头,无关单纯的体积与重量(这些对我来说太无聊了),而是因为我欣赏那群造物者通过它,所传递出的态度… 

适马35mm F1.2ART--支持这枚镜头是我的态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