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字招牌不灵光了?大众汽车2021年中国销量创新低

2022-01-19 15:39 作者:汽车点评  | 我要投稿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众在国内汽车市场都是王者一般的存在,销量、口碑双丰收的局面在大众汽车面前已经成为常态。但近几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遭到连年下滑。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大众汽车以330余万辆的销量成绩收官,销量同比下滑14%,这已经是大众汽车在国内连续第三年销量下滑。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大众汽车在国内销量连年下滑?是国内因疫情影响导致汽车消费不景气么?不!根据乘联会统计,2021年中国市场全年乘用车销量累计2014.6万辆,同比增长4.4%;而且大众集团下豪华品牌汽车销量均有所上浮,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在国内的销量分别实现同比上涨8%、40%和54.8%,中国市场目前已经成为保时捷全球第一大市场,兰博基尼全球第二大市场。所以从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基本面来说,并不存在消费收缩现象,想要找到具体的销量下滑原因,这就需要我们从大众汽车自身以及市场找出一些问题。

根据我们对已知信息和市场整体销量表现分析,大众汽车在中国销量下滑的原因可归为三点:

缺芯导致销量下滑

缺芯是导致大众汽车销量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正如大众汽车中国CEO冯思瀚所说,缺芯让大众汽车众多零部件供应商不能如期交付足够数量的配件,最终导致产能不足,所以大众汽车的销量并不与订单数量成正比。根据冯思瀚透露,大众汽车在订单方面的表现依旧喜人。

在我们看来,疫情笼罩下,缺芯并不是大众一家公司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特斯拉、丰田,比亚迪、长安、长城、奇瑞等全球汽车企业都在面临缺芯问题,但除大众之外,其它几家汽车企业在2021年国内销量上均有所增长,所以大众自身面对疫情影响,不能做出快速且有效的反应或许才是最本质的原因。此外,2021年已经是大众连续第三年销量下滑,如果将所有销量下滑的因素都归于缺芯未免太过武断。所以说,缺芯或许只是我们能看到的最主要表面因素,其它方面因素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

电动车跟进步伐缓慢

在汽车动力转型的大趋势下,传统汽车企业跟进步伐普遍缓慢,这使得中国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方面的格局有所转变,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累计289.9万辆,比亚迪因为提前布局,无疑成为这片市场的绝对强者,而大众ID.系列却差强人意,2021年全年7万余辆的销量成绩不及年初公布的最低销量目标,这个销量成绩甚至不如新势力小鹏汽车,不过大众汽车在新能源的总销量上仍要高于小鹏汽车。

从这里可以看出,传统汽车领域的巨人进入新能源领域后,并不能理所当然地继续引领市场。大众ID.系列之所以销量低迷,与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滞后布局显然有着直接关联,不过好在截至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仍不足10%,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也不过14%,所以大众汽车如果加快布局的话,仍有机会占领头部。只是在电动化进程中同时伴随着汽车智能化转型,大众对此也必须高度关注,毕竟电动化只是过程,智能化才是汽车发展的最终目的。

自主品牌发展迅猛

挤占大众汽车现有市场‍

除了以上两点因素,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自主品牌汽车的迅猛发展已经开始挤占合资品牌汽车市场。正如前文所述,吉利、长安、长城、奇瑞、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2021年的销量均有所上涨,而且出现了许多优秀技术和爆款车型。如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因出色的节油表现已广受消费者追捧;长城推出的坦克300则因出色的性能和外观设计瞬间引爆市场,并首次出现自主品牌二手车涨价现象;奇瑞2.0T高功率发动机则以254Ps、390N·m的出色参数傲视合资发动机,经过简单改装,其扭矩输出甚至能超过500N·m向主流3.0T发动机看齐,深厚的发动机潜力,让这款动力系统一经上市便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当然,广汽传祺影豹,长安UNI-T、领克03等多款车型也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所以,自主品牌的快速崛起不可忽视,同时丰田在国内的出色表现也让大众倍感压力。

综合以上三点因素,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的原因就非常清晰了,除了芯片短缺这种客观因素,更多还是大众汽车自身在对市场的判断上出现了偏差。

车叔总结

中国人对大众其实非常包容,在经历了双离合严重抖动、悬架断轴、发动机烧机油、偏置25%正面碰撞A柱弯折等众多负面事件后,仍能获得出色销量。这说明国人对大众品牌非常认可,如果大众不能紧跟时代发展,并任意将不成熟技术投向中国,那么消费者的信赖很快就会被消耗掉,同时自主品牌在很短时间内就能瓜分这片市场,毕竟在混动、纯电和智能化方面,自主品牌的实力已经有目共睹。‍


金字招牌不灵光了?大众汽车2021年中国销量创新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