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双脚跳跃,提高下肢的灵活和协调性

2021-07-09 13:59 作者:宜童自闭症学院  | 我要投稿

双脚跳跃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与肢体的协调能力密切相关。不知道各位宝爸宝妈们是不是经常会因为宝宝们无法进行跳跃活动,而伤神呢?那么,观察宝宝们是不是会跳,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之后,我们才需要关注的是宝贝们“跳的质量”,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跳的“好不好”。

正常情况下,小朋友到了2岁的时候,就可以双脚跳了。由于每一位宝宝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所以,有发展迅速的,可能在一岁半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双脚跳了。但是,如果宝宝们在2岁半到3岁的时候,还不会双脚跳的话,我们就需要警惕了。

01、跳跃的活动

一般情况下,没有跳跃活动能力的小龄宝宝,跳跃大龙球,会是我们的起点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辅助方式,也需要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而逐渐减少。家长将大龙球放在墙角,用双腿固定大龙球,防止滚来滚去,宝宝站在大龙球上,家长扶住宝宝腋下,给宝宝一个力,让宝宝在球面上,上下跳跃。

注意,此时,宝宝的脚必须要与球面接触,同时,需要观察宝宝的膝盖要有弯曲的动作。在后面的练习过程中,家长需及时关注宝宝能力变化,若可以完成,就需要改变辅助方式为,扶手臂、扶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逐渐减少给孩子的力。

若宝宝可以完成在大龙球上的跳跃练习后,我们就需要开始蹦床练习。(若家中没有蹦床,则可以使用柔软度较高的床垫)蹦床练习首先还是以原地跳跃为目标,辅助方式与在大龙球上类似,扶住腋下、扶手臂、扶手,最后宝宝完成独立跳跃。

在上述两个活动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关注宝宝是否有跳跃的活动即可。

02、高处向下跳

接下来我们的训练目标可以是:高处向下跳。刚开始需要选择较矮的台阶,家长与孩子面对面。需要拉住宝宝的双手,(原因是孩子在起跳的时候,重心必须是在前面,才可以完成此动作。文中后面的辅助方式原因均与此相同)同时,给予指令配合-“蹲、跳”,当跳的指令发出后,家长同时需要给孩子一个力,帮助他跳下台阶。后期根据孩子的能力,可以撤掉辅助,并且加高台阶的高度。

到这里,我们不仅帮助宝宝学会了跳跃,同时,还提升了宝宝下肢的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性,为后面,提高“跳的质量”,做了铺垫。

接下来,我们的练习目标,就变成了跳高、跳远。为了能够跳的越来越高,我们可以采取的活动是:跳过栏杆,辅助方式与高处向下跳相同,后期我们可以增加栏杆的高度。没有栏杆,我们也可以选择较粗的麻绳。

为了能够跳的越来越远,我们可以采取的活动是:跳房子或者跳圈圈,在平地上画格子,或者摆放圈圈,给小朋友们视觉辅助,帮助他们越跳越远。

双脚跳跃,提高下肢的灵活和协调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