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16课心灵印记和精神图景LESSON SIXTEEN

2023-09-16 14:17 作者:17创作者  | 我要投稿

第16课心灵印记和精神图景 LESSON SIXTEEN 周期性是生命的第一属性,但凡有生命的物质,都有诞生、成长、发展和衰亡的周期。无论愿意与否,都要按照这个周期运行,只不过有的周期长,有的周期短罢了。在这里我们主要谈论成长,因为成长在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成长就意味着增强和提高。 生命意味着成长,而成长就意味着改变。根据生命的阶段性特点,我们把7年定为一个循环,每一个7年对我们而言都意味着一个新的阶段。 懵懂无知的幼年期是人生的第一个7年,接下来的第二个7年是儿童期,儿童期意味着个体责任感的开端。下一个7年是青春期,第四个7年中将达到生命完全的成熟。第五个7年是建设期,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开始获取财富、成就、住宅和家庭。从35岁到42岁的一个7年是反应和行动的阶段,这个阶段后是一个重组、调整和恢复的阶段,然后,从50岁起,就开始了人生下一个七七循环。 这样的循环成就了生命的周期,凡是熟悉这个循环圈的人,不会因为遇事不顺而沮丧,而是学会应用课程中阐述的原理,充分认知在一切法则之上有一个最高的法则,并通过对于精神法则的理解和自觉的应用,把每一个表面上的困难转化为祝福,把不利变为有利,把劣势转为优势。 1对于财富,可以有许多种解释,基本内容是一致的。财富包括一切具有交换价值、对人有用、令人愉悦的物品。财富的支配属性,正在于它的交换价值。 2 财富的交换价值在于它是一种媒介,它使我们能够在实现理想 的过程中获得有真正价值的东西。财富给它的拥有者带来的, 财富不是判断一 不过是小小的快乐,它的真正价值体现在它的交换价值中,而 个人成功与否的标 不是在它的实用性上。不进行交换,财富就没有什么价值准,决定一个人真正成功的,是要有比积 3产物。资产是果,不是因。我们常说勤劳致富,可见劳动是因,财富是果,财富是劳动的想。 聚财富更为高远的理 命运是要靠我们 4 财富是手段,不是目的。永远不要把财富看做一个终点,而应 是靠自己努力拼搏得 自己去把握的。成功 该把它看成是一条达到终点的途径。财富不是主人,而是仆 来的,同样失败也是 咎由自取招致的。 人,让财富成为自己的主宰,自己服务于财富的做法是本末倒置。 5财富不是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决定一个人真正成功的是要有比积聚财 富更为高远的理想。远大的理想要比任何财富都更有价值。 6如果想让自己成为成功的人,首先应该树立一个让自己为之奋斗的理想。确定 了目的地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走,当心中有了这样一个理想,你就能找到实现理想的途径和方法,但一定不能错把方法当成目的,错把途径当做终点。 7“成功的人也是那些有着最高的精神领悟的人,一切巨大的财富都来源于这种 超然而又真实的精神能量。”这是普仁提斯·马福尔德留给我们的名言。但很不幸,有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能量,因为他们没有一个具体的、固定的目标,没有理想,他们浑身是劲却不知该往哪使。 8 哈里曼的父亲是一个穷职员,年薪只有200美元;安德鲁·卡耐基全家刚刚来到美国时,他的母亲不得不去帮人做事来养活一家人:富可敌国的托马斯·利普顿勋爵从25美分起家。这些人没有什么财富权势可以指望,但这并没有成为阻挡他们成功的障碍。亿万富翁、石油大亨亨利·M莱格勒将精神力量理想化、视觉化、 9 具体化而取得成功。他不厌其烦地向自己描述事物整体的图景,做到闭上眼睛,就看见轨道,看到火车在轨道上飞驰,听到汽笛呜呜的轰鸣声,这就是成 功的秘诀。 10 思想必然领先于行动并且指导着行动,不经过脑子只是莽撞行事,不会有好的 结果。任何境遇自有其成因,任何经历都不过是一种结果;因果循环,和谐有序,社会也因此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 11 创造力完全来自于心灵的能量,每个大企业的首脑全都是依靠这种能量。成功 的商人常常也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不断地朝着越来越高的标准迈进。运用精神能量的理想化、视觉化、集中意念,生活正是一点一滴的思想在我们每日的心境中不断地结晶。 12 思想具有可塑性,像我们童年时玩的橡皮泥,我们可以用它构筑生命成长概念 的图景。使用,决定着它的存在,使用才能使有价值的事物发挥作用。不管你想要做成什么事情,对这件事情的认识和恰当运用都是必要条件。 13不劳而获的财富不过是匆匆的过客,不过是灾难和羞辱的开始。因为,如果我 们不配得到,或者这些财富不是我们努力所得,那我们也无法永久占有这些财富,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财富才是真实的。 14引力法则规定,我们在外在世界中的种种际遇,都与我们的内在世界相对应。我们该怎样决定应该让哪些事物进入我们的内在世界呢?无论是通过感官还是通过客观意识,进入我们心灵的一切,都会在我们的心灵上打下印记,形成精神图景,而精神图景正是创造性能量的生产模式。这些经历大部分是外在环境、际遇、过往的思虑,甚至是其他负面思想的结果,因此在进入我们的心 之前必须经过仔细的分析验证。 15力法则面前我们并不是无所作为,我们可以自主地创造精神服。用这种力量,我们必将掌握自己的命运、身体、精神和心灵,是的,们内在的思维过程,而无须顾虑其他,诸如外部环境、种种际酒鲜得。。通过运 ,通过我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 16果我们地实现种遇,这种境遇最终会我们生活中发生。我们可以把命运紧紧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且有意心灵中的印记,这些种思维的过程形成了一种想像的形式;这 视觉化的图景是 识地为自己创造出我们渴望得到的阅历。 印记又形成了观念和 理想,这些观念和理 17归根到底,思想是生命的原动力,把握思想就是把握环境、际大的计划。想又形成了计划,伟 遇,就是创造条件、掌握命运。 如果我们想要显 18 思想的结果取决于它的形态、性质和生命力,这三者共同作用 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 决定了思想的性质。思想的形态取决于产生这种思想的精神图的愿望,使理想清晰境,就要视觉化我们 景;精神图景取决于心灵印记的深度、观念的决定性优势、视 可见。 觉化的清晰度,以及这幅图景的胆识与魄力;思想的性质取决 于它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心灵的成份。如果心灵的成份是勇气、胆识、力量、意志,那么它所编织的思想也是如此;思想的生命力取决于思想孕育时刻的感受。如果思想是建设性的,就必将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它能够生长、发展、壮大,它会为自己的全部成长汲取所需的一切。 19 我们把思想分化为形态的能力,就是我们彰显“善”和“恶”的能力。如果我们的 思想是建设性的、和谐的,我们就彰显“善”;反之,如果我们的思想是破坏性的、不和谐的,我们就彰显“恶”。 20“善”和“”有固定的形态,不是实体,它们不是用来描述我们行动结 果的词语而已,而我们的行动又受到我们思想性质的决定。 21破坏性的思想是一把双刃剑,在伤害对方的同时也割伤了自己。破坏性思想自身之内就含有使自己分化瓦解的毒菌;这个思想将会消亡,而在这消亡的过程中,它会给我们带来疾病、患难以及其他形式的不和谐。 22成功是靠自己努力拼搏得来的,同样失败也是昝由自取招致的。有些人倾向于把这一切的困厄都归因于超自然的神灵,但这所谓的超自然的神灵不过是处于平衡状态的“心智”而已。23许我们不知觉化的力量是如何控制我们的环境、命运、性格、能力和成就的,但这绝对是科学的事实。不要去想人、地、事,这些东西都不是绝对的。你渴望的境遇本身蕴含着一切所需,合适的人和合适的事,自会在合适的 时间和合适的地点出现。 24思想和心灵状态符合哲学规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我们的思想决定着我们的 心灵状态,而反过来我们的精神状态又决定着我们的能力和心智能量。 25视觉化的图景是一种想像的形式;这种思维的过程形成了心灵中的印记,这些 印记又形成了观念和理想,这些观念和理想又形成了计划,伟大的计划。在心灵中绘制一幅成功的画面吧,有意识地视觉化你的愿望;在心中抱持一个理想,直到你心中的幻影变得清晰起来。如果我们忠实于我们的理想图景的话,就要推动着成功前进的步伐,通过科学的手段实现它。 26随着我们能力的提高,自然会带给我们各种成就和收获,也使我们能更好地控 制我们的环境。如果我们想要显现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就要视觉化我们的愿望,使理想清晰可见。 27我们的眼睛更倾向于有具体形态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看到客观世界中的存 在,却不能看到精神世界中已然存在的视觉化的图景,而这图景却正是一个重要的标志,预示着将要在我们的客观世界中出现的事物。 28自然法则的运行是完美、和谐的,一切看起来“不过是发生了”而已。如果你需 要证据,那么就回想一下你自己生命中的种种奋斗努力吧,当你的行动朝着一个高尚的方向努力的时候是怎样,当你怀着自私自利的动机之时又如何,两者的差异不言而喻。 29人类只有一种官能,就是感受的官能,其他官能都是感受的变体,感受是一切 能量的源泉,情感可以轻易战胜理智,我们的思想中不能没有感受的存在,思想和感受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30觉化是一个行之有效、妙不可言的方法,但是它必须受到意愿的引导,我们绝对不能任由想像力毫无节制地放纵。想像力是一个糟糕的主人,但却是一个称职的仆人,除非受到很好的控制,否则它就会使我们陷入五花八门的空想和各种不切实际的结论中。如果不加以分析检验,我们的心灵就很容易接受各种似是而非的主意,结果导致精神的混乱。 31任何的理念都要经过透彻的分析,一切并非科学准确的东西一概加以摒弃。如果你这样去做,你就不会浪费精力在一些无谓的事情上,而是非常有把握地做每一件事,成功将为你的奋斗加冕。这就是商人所说的“远见卓识”,这与洞察力基本相似,是一切事业获取成功的奥秘之一。 32 我们必须构筑并且只能构筑一种科学性的正确的精神图景,伟大的心灵建筑师 正是通过这些精神图景来筑造我们的未来。

第16课心灵印记和精神图景LESSON SIXTEEN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