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酒礼系列】时识廉耻 人知敬让

2022-10-19 17:49 作者:刀姐说酒  | 我要投稿

《周颂·丰年》

丰年多黍多稌,

亦有高廪,万亿及秭。

为酒为醴,丞畀祖妣,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隋代乡饮酒礼很受重视,隋朝统治者认识到“乡饮酒之礼废,则争斗之狱繁矣”。所以中央政府在国子寺举行乡饮酒礼;郡县则在当地学校行礼,每年一次。“隋制,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年别一行乡饮酒礼。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州郡县亦每年于学一行乡饮酒礼。学生皆乙日试书,丙日给假焉”。唐代关于乡饮酒礼的举办时间有明确的记载:“(县)每岁季冬,行乡饮酒礼”,“开元六年(718年)秋,八月,颁乡饮酒礼于州县,令每岁十二月行之”。


唐代的乡饮酒礼推行情况只详细记载在《新唐书》中。唐太宗六年(632年)“七月乙巳,诏天下行乡饮酒”。唐太宗李世民曾下诏说:“比年丰稔,闾里无事,乃有堕业之人,不顾家业,朋游无度,酣宴是耽,危身败恶,咸由于此,自非澄源正本,何以革兹弊俗,可先录《乡饮酒》一卷,颁行天下,每年令州县长官,亲率长幼依礼行之,庶乎时识廉耻,人知敬让”。其礼“大抵皆如乡饮酒礼”。由此可知,唐代乡饮酒礼有两种,一种是地方长官每年宴请本地有声望的人,以示敬贤敬老,同时借此机会宣扬礼教,希望借以扭转基层社会的不良风气。


另一种是唐代士子进京赶考之前,州县长官摆酒宴为他们饯行,主要是为劝学而设,同时表彰孝悌,旌表门闾,各州刺史、各县县令是乡饮酒礼的主持人,其礼“每岁仲冬,州、县、馆、监举其成者送之尚书省;而举选不繇馆、学者,谓之乡贡,皆怀牒自列于州、县。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因与耆艾叙长少焉1”。同时,“刺史行乡饮饯之,主人扬觯曰:‘孝于家,忠于国,今始充赋,请行无算爵’”。武则天于长安二年 (702年)又开设了武举,也以乡饮酒礼送武举考生前往兵部。


唐隆元年(710年)七月十九日,唐睿宗下诏各州要遵行乡饮酒礼。《唐会要》卷二十六《乡饮酒》条载:“乡饮酒礼之废,为日已久,宜令诸州每年遵行乡饮酒礼”。唐朝处于乡饮酒礼的转化时期,上承汉晋以来的养老礼,下启宋元以来的重教礼。


▲道扬出品《蒙城逍遥酒酒道馆》



免责声明:

1、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2、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用作于商业用途,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3、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未经同意不得随意转载 ,若恶意侵权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酒礼系列】时识廉耻 人知敬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