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传MFA考研考点:传统新闻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可采取的措施?

2018-11-01 10:13 作者:中传考研de核桃  | 我要投稿

传统新闻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可采取的措施?

(1)维系自身强大的公信力。目前,电视仍是公信力最强的大众媒体。而互联网由于信息传播的极端开放性,导致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网络上的新闻常常出现失实夸大的状况。新闻产品是一种信任产品,维系公信力,对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在未来保持竞争力极为关键。

(2)推进直播。目前,直播报道仍是电视新闻媒体最能有效抵御网络竞争的模式。实际上,一个直播常态化、滚动播出的新闻类频道就像一个在不断刷新的网络。虽然网络也可以进行直播,但其内容资源远不及传统电视丰富。

(3)加强深度报道。尽管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一直在努力提高信息传播速度,但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时效优势己受到了极大挑战,手机新闻客户端推送消息就能够快过一切电视新闻。因此,更权威、深入的解释和评述,成了电视新闻保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互联网信息大多是简单的、片段式的、表象性的,不能满足公众深入了解事实的需求,而传统电视职业化新闻团队正可以在深度挖掘上有所作为。

(4)立足本地化新闻,引领焦点议题。目前火爆的新闻客户端都是立足于全国信息,对用户较为关注的本地新闻鞭长莫及。作为省内的传统新闻媒体,更应当注重本地热点新闻事件,利用舆论监督的优势,恢复锐气,尽可能多地创造焦点议题,引领本地舆论热点。

(5)增强互动性和沟通感。在移动网络时代的推动下,电视也已迈入倡导互动传播的时代。新一代观众显然不再是不动的受众,而是热忱的参与者。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年轻一代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表现的需要,增强互动性和沟通感,让观众拥有一定的选择权,使其从单方面接收信息到积极参与互动,表达意见。也只有这样,才能延缓或中止电视观众不断老化的趋势。在播出方式上可以釆取一人播报、一人与观众在线互动的方式。互动平台也应当多样化,顺应潮流,短信、微博、微信、APP应用等均不失为好的途径。

(6)加大对公民新闻的整合力度。与电视剧、娱乐节目的制播分开不同,电视新闻的生产一直是高度封闭的。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汹涌的民间影像正在挑战专业的电视采编。手机的便携拍摄,使理论上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记者,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天然鸿沟逐渐淡化。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充分利用井喷的民间资源。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西方电视台尝试将公民新闻与职业新闻相整合,在所办网站提供上载空间和主题社区,将有价值的内容经筛选后在频道中播出。

(7)大数据视野,变受众为用户。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也应当注意用户数据的收集,不拘泥于传统的样本报告,更应通过机顶盒、手机客户端等平台,获取精准的用户数据,这样就可以针对用户需求,改进自身内容,扩大广告营销,提升品牌价值。

(8)颠覆目前的新闻生产流程,做到真正的融合。搬运传统媒体内容至新媒体平台,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台的初级阶段,是简单的物理阶段。真正意义上的融台必须是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人力资源和新闻资源,建立全媒体中心,重组生产流程,制作不同的新闻产品,在新老媒体上发布。如2015年,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提出,湖南卫视要与互联网“一体共生”,做出像微信一样伟大的产品。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王建军也提出打造以内容为基因、媒体为特色、互联网电视为切入点的互联网媒体生态系统,提升内容变现和跨屏增值能力,而这个生态系统是基于云数据和大数据平台,整合多元渠道,汇集用户流量,通过集成各种产品和服务实现流量变现的。

 


中传MFA考研考点:传统新闻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可采取的措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