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道塾 | 为什么不登擂比赛的李小龙却整体影响了现代搏击比赛的兴起和发展?

为道塾·现代搏击史记
1970年1月11日,李小龙给远在香港的咏春师兄黄淳樑写了一封信。除了聊了些生活近况之外,谈到他仍然每天坚持练功,每周两次经常与一班西洋拳家、跆拳道、摔跤手弟子等交流切磋以及给他们上课,其中,特别提到一句:“自1966年开始认真练习后(护具、手套等)......”
这一句话,点出了李小龙自1966年开始,在截拳道内部全面应用实战护具,开展全接触对抗训练的历史事实,而那时,全球武术界的主流训练和比赛方式,还是传统的套路主导的训练方式,以及半接触寸止式对抗的比赛方式。

可以说,在1960年代的欧美武坛,开发出这样一身全接触实战训练护具,并完全抛弃套路训练,全面开展现代化的全接触自由搏击训练的实战武技和实践者,唯有截拳道,唯有李小龙。
可以说,在半个世纪之前,拥有完备现代科学理论,完整技战术体系,齐全实效的训练护具,常态化开展无限制全能科学格斗(踢打摔拿)交叉综合训练的武技和武术人,唯有截拳道,唯有李小龙。这也是李小龙被当今综合格斗界公认为全世界第一个真正的现代综合格斗家,尊奉为MMA之父的根本原因。
当年截拳道采用的整套训练和对抗护具,都是由李小龙本人,或李小龙的弟子根据他的要求推荐介绍,完全贴合全接触实战训练的安全性、实用性等功能性需要,进行创意设计,并请他的奥克兰时期弟子李鸿新制作完成。
全接触对抗实战训练护具的进化,是李小龙坚决贯彻他“在实战中练习实战”现代科学格斗训练理念的重要成果,为截拳道现代无限制全能格斗技战术的全接触格斗训练的日常化、实效化,打下坚实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965年12月18日,李小龙致信弟子李鸿新,信中附有他参考美海军训练头盔绘制的全接触训练头盔的设计草图,以及相关说明,请他的能工巧匠的弟子为他制作出来。同时,李小龙特别对他的弟子强调,护具对于功夫的实战训练效果的提升的重要性:
“护具无疑是功夫中的重要发明。它能将功夫实战水准提升到一个不可估量的高度。要保持功夫优越于其他武技的绝对地位,护具必不可少。”
各位可不要小看这套全接触实战护具,自1966年开始,李小龙本人以及截拳道练习者无限制自由搏击实战水平的飞速提升,就得益于这套护具,它让尽量贴近实战,而又尽量避免受伤的现代科学化全接触实战对抗训练成为可能。事实上,我们能够看到现在这样突飞猛进发展的擂台赛事,与李小龙深刻的真功夫革命思想及其对于格斗实战训练模式的现代化推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

同样,李小龙当年无限制全能科学格斗的护具开发,以及通过真功夫电影开展的全球先进武学大众传播,同样对于现代搏击赛事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触动——就像拳击历史上比赛拳套的出现,让拳击成功实现了现代拳击比赛的颠覆性转型(从裸拳搏击到拳套搏击时代的转型)一样,李小龙带分指手套裸身进行踢打摔拿无限制全能格斗的对抗方式,也对现代综合格斗在全球武术界、武术人的思想解放,实践萌芽和发展,或显性或隐形地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比如,1980年代最早的类MMA赛事,日本修斗赛的创始人佐山聪就是受到李小龙《龙争虎斗》电影的影响,设计并应用了修斗赛事的分指比赛拳套,而据日本《全接触格斗》杂志“格斗技侦探”在专业界的多方调查证实,日本早期的类综合格斗分指拳套应用和类MMA比赛的启发,最早都是来自于李小龙《龙争虎斗》中与洪金宝的经典全能格斗擂台战,很多日本早期的综合格斗者几乎无一例外的将李小龙视为他们的武学偶像和精神导师。


正是基于李小龙对于乔·刘易斯的现代踢拳从科学技战术到全接触训练的全面教导和思想解放,让乔·刘易斯在1970年代秉承龙哥思想,创立了轰动全美,影响世界的全接触踢拳职业赛事,成为直接推动职业化的踢拳及其商业化赛事向全球迅猛发展的“踢拳宗祖”,而乔·刘易斯认为李小龙才是“全接触格斗之父”,而美式踢拳无非是李小龙截拳道踢拳的翻版。
公正地说,影响世界踢拳发展的不仅仅只有李小龙和他的截拳道。一个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在李小龙六十年代后期推出革命性的截拳道全接触对抗先进模式的更早的时间里,在泰国,在日本,泰拳(泰式踢拳)和日式踢拳早已经开始踢拳自由搏击的擂台实践(尤其是泰拳早在1940年左右就完成了现代泰拳比赛的全面转型),并且泰拳VS日式踢拳,泰拳VS极真空手道的踢拳自由搏击对抗赛也经常举办,它们堪称是比李小龙截拳道更早的现代踢拳实践先驱,但另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它们仅仅局限在本国或有限的国与国之间的实践和对抗,导致它们并未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标杆性的潮流带动效应,影响力极其有限,直到美式职业踢拳出现,以及借助李小龙全球武术热和美国资本家驱动的美式职业踢拳商业化赛事的全球化推广,才真正在上世界七八十年代推动了世界性的踢拳(俗称自由搏击)职业赛事的全面兴起,全接触踢拳自由搏击对抗才真正开始全面取代传统寸止式搏击赛事,成为现代搏击的发展主流。简言之,李小龙截拳道直接促进了美式踢拳/全接触空手道的产生和兴起,而美式踢拳/全接触空手道职业赛事的全球化推广和兴起,推动了国际间职业踢拳赛事的潮流发展和新兴,于是,美式、泰式、日式、欧式等各类踢拳百舸争流,推动了今日现代踢拳职业赛的兴旺繁荣。

然后,李小龙宗师及时雨一般的功夫电影掀起的全球功夫热潮,一举将武术从小众文化变成了大众文化,为世界各国武术、擂台赛事的全球化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提供了现实的市场化发展条件。
借助二战后美国强大的市场经济和文化影响力,人们从接受美式踢拳,开始逐渐接受泰拳,日式踢拳也东风借力得到更好发展,欧式踢拳也在踢拳群雄逐鹿中得以产生并开始兴起,一时之间,自由搏击擂台赛成为全球职业搏击赛事的主流。
再然后,有了更多的踢拳赛事,有了散打,再再然后,有了MMA......事实上,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到现在,世界上很多投身于武术的业余或专业人士,特别是那些自由搏击和MMA的王者们,每当说到他们最初的习武动力之源和精神激励的榜样时,都会提到李小龙。
“你问任何一个UFC的那些职业选手和冠军们,他们都会说是李小龙影响了他们”UFC总裁达纳·怀特以其亲身经历,这样告诉采访他的记者。

再再再然后,在中国的网络里,出现了那么蜜汁自信的一批沙发上的擂台唯一论者,他们灰常灰常的瞧不起龙哥,瞧不起截拳道,“因为”他们仅凭人云亦云的擂台有规则的武术“观念”,就比四十几年前“MMA之父”龙哥的人类无限制武学思想要"先进"太多了.....
不管你承不承认,李小龙,这个来到美国之后从未上过任何职业擂台比赛的武术家,却通过他的截拳道的伟大的现代实战武道革命——从全接触踢拳到无限制综合格斗,通过他的真功夫电影(大众教学片),永久地改变了人类现代搏击世界,深刻的影响了现代搏击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