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是温暖的沙地-艾斯维尔的地理与历史(一)

地理 艾斯维尔地区作为卡吉特人(Khajiit)的家乡,位于泰姆瑞尔大陆南部,西部紧邻木精灵的家乡瓦伦伍德,东北方向则与希罗蒂尔地区接壤,靠近托帕尔湾。艾斯维尔南方是一望无际的海洋,时常有海精灵在沿海区域出没。

作为一片广阔的地区,艾斯维尔南北的气候相差甚远,北部地区(也被称作安奎那)气候干燥,荒地、沙漠和稀树草原构成了当地的典型地貌,被称为“伤疤”的巨大裂谷从东北部一直向西延伸,到瓦伦伍德边境附近逐渐消失。裂谷与荒野中分布着古老华美的卡吉特石质建筑,但经常有强盗或食人魔——或者更糟糕的生物在其中出没。荒无人烟的地区有森彻虎、巨蝎和恐鸟等野兽繁衍,虽然野外环境堪称严酷,还是有卡吉特人在城外开垦农庄,也有班达里车队【注1】在定居点之间的荒野中往来进行贸易。

相比干旱的北方,南方地区(也被称作佩勒汀)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热带树木在沿海的白沙滩后生长,城镇森查尔到托瓦尔之间,分布着艾斯维尔南方最广阔的热带丛林——滕玛尔丛林,据说月糖甘蔗【注2】即是起源于此,也是几种卡吉特人皮种【注3】的栖息地。卡吉特的众多定居点分布在迥异的地貌中,发展出同源又各具特色的文化。

【注1】班达里车队( Baandari Pedlars):一种特殊的卡吉特人群体,这些卡吉特并不定居,而是乘坐马车在市镇之间流浪,从事贸易和一些不那么合法的活动:偷盗、走私、诈骗和斯库玛交易等等,他们遵守自己独特(且不那么合法)的班达里信条而不是当地的法律——把其他卡吉特人都衬托的像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泰姆瑞尔的许多地区都禁止班达里商贩进城,但客观上他们确实促进了商业贸易。
【注2】月糖甘蔗(Moon sugar cane):一种起源于艾斯维尔的甘蔗类植物,在整个行省中被广泛种植。如同它的名字所表明的那样,可以提炼出月糖,一种甜甜的白色粉末状晶体。月糖在卡吉特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既可以用做调味料,也会被月亮祭祀在仪式中服用,作为与双月交流的媒介。月糖具有成瘾性,不过相比于人类,对卡吉特的影响相对较弱——可能与他们经年累月的食用有关。月糖在被提炼加工后,就成为了强效毒品斯库玛。
【注3】皮种(shape):卡吉特的体型在出生时受到双月不同月相的影响,彼此之间相差巨大,与双月乔德和乔恩的月相变化对应,卡吉特一共有16种皮种(除此之外还有最特殊的皮种鬃首),从家猫大小的奥菲克(Alfiq)到与人类体型相仿的卡斐(Cathay),再到大如巨型狮虎的森彻(Senche)皆有。滕玛尔丛林是达基(dagi)、图杰(Tojay)等几种卡吉特皮种的主要聚居地。
两个王国
如今的艾斯维尔地区分布着十六个主要定居点,他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神话纪元。早期的卡吉特们以氏族部落的形式在艾斯维尔生活,并逐渐演化成这片土地上的十六个小王国,统治着各自的领地。随着第一纪元2260年瑟雷斯瘟疫【注4】的肆虐,给卡吉特原本稳定的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十六个卡吉特王国之间稳定了数千年的政治平衡崩溃了,人们纷纷抛弃家园,涌向大城市以寻求庇护,原来的十六王国有的被瘟疫或饥荒击溃,或者被更强大的邻居武力吞并,当瘟疫的余波逐渐平息,安奎那与佩勒汀王国作为艾斯维尔地区幸存的两个政治实体分治南北,统治者们分别居住在瑞门和森查尔,统治着两个王国的城市与其下的卡吉特们。
相比于临海湿润的南方,安奎那王国干燥少雨的环境让当地卡吉特们的生活更加困苦,与居住在希罗蒂尔的人类之间的交流也不是全然和平的,安奎那王国的卡吉特们继续遵循着古老的部族传统,在干旱的北方游牧、耕作,并逐渐发展出了尚武的战士文化。与之相比南方的佩勒汀王国则水草丰美,南方的卡吉特们在肥沃的土地上建立月糖甘蔗庄园,利用沿海的便利与骸骨湾的布莱顿人、瓦伦伍德的木精灵还有夏暮群岛的高精灵开展航海贸易,他们更多受到了帝国与布莱顿人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贵族、商人掌控权力的阶层社会,相比北方的表亲们更加富有,在佩勒汀王国生活惬意的卡吉特们放眼北方,只看到了穷兵黩武的野蛮同族和连绵的战争,而在安奎那王国眼中,南部的卡吉特们代表着腐化、软弱和堕落,动乱来临时甚至不愿拿起武器:每当两个王国之间爆发冲突时,森查尔的统治者总是选择花钱购买雇佣军来保卫自己。
随着时间的推移,艾斯维尔的南北对立逐渐加深,对立化为矛盾,矛盾则演变成冲突,到了第二纪元,两个王国之间已经陷入了长达几个世纪的,令人痛苦的互相敌视之中,直到2E309年,阿奎那的基尔戈国王和佩勒汀的艾诗塔女王联姻,双方开始尝试化解长久以来的裂痕,“艾斯维尔”这个名字也第一次作为涵盖了安奎那与佩勒汀王国领土的合称出现。但是两个王室的联姻并不令所有卡吉特满意(事实上是大多数人——北方的部族认为这是背叛传统,南方的贵族则认为文明人的统治者怎么能和野蛮人联姻),全行省境内爆发了大大小小的叛乱,尤其是2E326年,叛军毁灭了安奎那王城并屠杀了大部分王室,艾斯维尔陷入了席卷全境的叛乱中,似乎来之不易的和平即将到此为止,但在时任鬃首德萨尔达瑞塔(Rid-Thar-ri'Datta)的调节下,叛乱被平息,基于月相的权力分配体系被确立,最终,两个王国的合并成功保留了下来,并延续到了今天。
【注4】瑟雷斯瘟疫(Thrassian Plague):一种在第一纪元2260年开始在泰姆瑞尔大陆流行的瘟疫,起源被确认为是居住在珊瑚礁王国中的智慧蠕虫种族斯洛德人,他们人为制造出来这种大规模流行病并释放到泰姆瑞尔大陆,造成了大陆上一半的人口都因此丧生,并对大陆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对此的回应,泰姆瑞尔几乎所有的智慧种族选择放下宿怨,组建全旗海军(All Flags Navy)对斯洛德人展开报复,舰队航行到斯洛德人位于大陆西南方海洋中的家园——瑟拉斯珊瑚礁群岛,消灭了所有能找到的斯洛德人,并用已被遗忘的强大魔法将群岛击沉到了海底,从此以后斯洛德人极少再被人发现,但并未就此绝迹。
安奎那地区的定居点
瑞门 瑞门城坐落在安奎那北部边境的一座山丘上,位于希罗蒂尔的尼本内区域和艾斯维尔的交界地带,作为最早建立的十六王国之一,瑞门城早期就以精明的商人和脾气粗野的市民闻名。当人类还在艾斯维尔北方的希罗蒂尔摸索着如何建立自己的国家,来自瑞门城的卡吉特人就已经赶着车队和他们开始了贸易,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瑞门逐渐发展成一个繁荣的城市。
第一纪元的2260年,瑟雷斯瘟疫席卷了泰姆瑞尔,这场消灭了大陆半数人口的瘟疫给瑞门王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元气大伤的瑞门王国最终被Ne Quin-al王国吸收,成为它的一部分,而Ne Quin-al这个卡吉特语名字在被通用语转写后即为“安奎那”。
第二纪元的324年,在蛇人僭主,首席谋士Versidue-Shaie(威尔西德-谢)【注5】被刺杀后,艾斯维尔再次陷入动荡,导致在326年安奎那古城被叛军攻占并劫掠一空,幸存的王室成员被迫转移到了瑞门城,从此瑞门成为了安奎那王国的新首都,直到今天。
瑞门城被高大的城墙所环绕,相比于安奎那地区干旱的环境,瑞门城内却生机盎然,城内修建了水池与沟渠,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与树木在城里种植,所用的淡水由壮观的安奎纳沟渠从尼本河湾引来,横跨王国东北部的巨大引水渠不但供应着城市的用水,也灌溉了城外的月糖甘蔗农场。

瑞门城东侧是班达里市场,沿着道路前行就是著名的通勒拿卡神龛和瑞门宫殿,神龛的建造工程得到了来自希罗蒂尔的蛇人难民们的资助,建筑采用了虎人工艺的同时融合了阿卡维尔文化,当时泰姆瑞尔南方的许多雕塑家与工程师被邀请来到瑞门协助这项工程,当神龛最终完工时,里面建有整整一万尊雕像。瑞门宫殿坐落在城市的最高处俯瞰着城市,安奎那的王室居住于此,国王与王后在王座厅里统治整个王国。
【注5】首席谋士 威尔西德-谢(Versidue-Shaie):威尔西德-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蛇人,出生于1E2920年,卒于2E324年,在政治生涯的初期,他担任雷曼帝国的皇家顾问,在雷曼三世遇刺身亡后,他在帝国领土内宣布戒严,并接管了帝国皇帝的权柄。尽管直到2E324年被莫拉格帮刺杀前,他一直以僭主的身份统治着帝国,但他并没有将自己加冕为皇帝,而是给自己冠以首席谋士的称号。在统治帝国期间,他允许了战士公会、法师公会和其他行会的成立,并将龙卫改造成一个情报机构,成为了日后保护红宝石王座的刀锋会的前身。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作为蛇人一族的成员,威尔西德-谢也拥有不同寻常的漫长寿命,在第二纪元时,人们往往把这归结于他的魔法造诣,但后世的人们发现,他永葆青春的秘密在于他是一个吸血鬼。

兽栖城 位于安奎那中部的兽栖城是早期的十六王国之一,最初以城里的流氓小偷闻名,现在则是安奎那的商业中心,城中市场的规模可以比肩首都瑞门。兽栖城坐落在伤疤裂谷中央的高地上,桥梁与干道连接着裂谷两侧,高耸的城墙下是危险的悬崖和谷底各种致命的野生动物,例如恐鸟与鹰身女妖。城市被分成两个区域,下城区是市集与居民区,众多摊位和商铺呈圆形分布在城门广场上,向东是居民区狭窄的街巷通往上城。上城区建有宽敞的公园,树木与喷泉点缀其中,还有类似市政厅的高大建筑。

从神话纪元开始兽栖城就活跃在艾斯维尔的历史中,在1E2260年的瑟雷斯瘟疫中,此地同样遭受了重创,并被吸收进安奎那王国。2E560年,纳哈腾流感在泰姆瑞尔南部蔓延开来,并在艾斯维尔行省中传播,整个地区都受到了瘟疫的严重打击,而兽栖城的情况最为严重,瘟疫夺去了许多卡吉特人的生命,也摧毁了那里的公共秩序。这还不算完,来自希罗蒂尔的帝国军团趁此机会入侵了艾斯维尔,占领了兽栖城与河堡镇,虽然后来被卡吉特人的纳姆将军率军夺回,但纳哈腾流感并没有消失,继续在艾斯维尔北部地区肆虐着,人们付出了许多努力试图平息瘟疫,例如在2E565年,来自沙丘城的炼金大师乌布拉兹(Ubraz)率领团队来到兽栖城试图控制这里疫情,但是他的努力最终失败了,并死在了这里。
经过瘟疫与战争的连环打击,到了2E582年,兽栖城已经成了一座死城,市场与建筑被焚毁,街边到处是尸体和野生动物,城中还幸存的极少数居民因为疾病的压力和街道里游荡的病人要么精神偏执要么已经疯了,安奎那其他地区的人们也对这里避之不及。
无论如何,随着时间的流逝兽栖城还是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跃与繁荣。在第三纪元晚期,著名的卡吉特挂毯制作大师凯里姆(Cherim)就居住在城中,他的挂毯享誉整个帝国,价格极其昂贵,希罗蒂尔的皇帝收藏了他的十幅原作,他还在艾斯维尔开了四家工厂复制他的挂毯来售卖。
河堡 河堡最初的名字是基罗拉,在卡吉特语中意为“河地”,作为艾斯维尔早期的十六王国之一,以当地勤劳的农民闻名。基罗拉的位置靠近传统上艾斯维尔与希罗蒂尔的界河拉尔修斯河。在地理位置上看,河堡是距离希罗蒂尔地区最近的城镇,把持着两个地区之间的十字路口,因此控制权一直在卡吉特与帝国人之间来回争夺,在长达数个世纪的争夺与贸易后,基罗拉被“河堡”这个通用语名字取代,虽然如此,河堡一直是一个纯粹的卡吉特城市。在1E2260年的瑟雷斯瘟疫后,河堡被安奎那王国吞并,并在第一纪元后期与艾斯维尔的其他地方一样,被雷曼第二帝国征服。在第二纪元的四分战争【注6】期间,河堡的统治者纳吉亚(Naghea)女王率领她的军队为雷曼三世效力,但是在博德鲁姆战役中被晨风的维威克大君率领的暗精灵军队击败,卡吉特们在不利地形下被埋伏夹击,死伤惨重。
【注6】四分战争(Four-Score War):一场发生在1E2840年至1E2920年之间,雷曼帝国与晨风的丹莫之间的战争。在成功征服了黑沼泽行省后,雷曼二世对晨风省发起了新一轮的征服战争,但在这场战争中,帝国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雷曼二世在于丹莫的战斗中身亡,雷曼三世即位后将战争继续,但在执政43年后,他和他的子嗣都被莫拉格帮刺杀,最终在1E2920年,僭主威尔西德-谢与晨风签订了休战协定,宣告了这场持续80年的战争以晨风继续保持独立结束。

河堡是典型的卡吉特市镇风格,镇中央是市场,北部则是传统的虎人神庙,卡尔扎布市政厅、酒馆和市民住家坐落在周围,城镇外围被矮墙环绕。
值得一提的是,艾斯维尔的历史博物馆就位于河堡,在博物馆中的列国展厅中收藏着巨大的卡吉特人壁画——里萨纳·迪·雷纳达,在卡吉特语中意为“诸国之歌”,这幅壁画制作于和平的十六王国时期,壁画上的十六个部分各自代表着对应王国,壁画中间的魔法歌唱水晶咏唱着美妙的旋律,象征着不同王国之间的团结。
沙丘城 沙丘城位于艾斯维尔西北部,是死神行军地区最大的卡吉特城市,沙丘城同时也是古代的十六王国之一,以月亮祭祀和学者闻名,那时的沙丘城的统治者还拥有月之主教的称号。如今的沙丘城以优美的卡吉特建筑和茶馆出名,同时也是重要的商业城市。

沙丘王国曾经非常强盛,虽然在地理上位于安奎那热带草原的边缘,但是王国的控制区域一直延伸到瓦伦伍德边境,现在被称为死神行军地区的大部分都在曾其掌控下,所属最远的城镇是罗尔卡,位于艾斯维尔和瓦伦伍德的界河——新月河东岸。沙丘城的影响力还远至瓦伦伍德境内的城镇阿伦尼亚,多年的贸易往来和人口移居让其成为一座木精、卡吉特与帝国文化融合的城镇。

沙丘城背靠一座山建立,沿山体自下而上分为五层,将城市划分为各有分工的区域,包括广场、居民区、市场和工匠区,斗士公会和法师公会也在沙丘城设有分部。城内最著名的还是各种寺庙和神殿,在寺庙区,有三座大型神殿,分别供奉卡吉特神灵琼恩、乔德和洛哈吉,另外还有神圣的双月神庙位于城市的最高处。沙丘城在卡吉特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居住着许多祭祀与僧侣。
罗尔卡
罗尔卡位于艾斯维尔与瓦伦伍德的边境,位于界河新月河的河岸,并建有沟通两个行省的界桥,看起来是一座卡吉特和木精在此混居的边境小镇,但是实际上罗尔卡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神话纪元。罗尔卡城中建有一座双月神殿,也被称作舞者之家,这座神庙的规模并非安奎那地区最大,但却是卡吉特最有文化意义的神庙之一。这里以卡吉特文化中著名的爪-舞武术的起源地闻名,艾斯维尔有一段被称为狩猎领主的军阀们所统治的时期,那时罗尔卡的神殿曾经被领主斑纹死神塔坎津(Takanzin the Striped Death)的军队攻打,卡吉特僧侣们奋起反击,却不敌狩猎领主的强大军队,落败的僧侣们被放逐到文明外的荒野,僧侣们在那里进行了长达数个世纪的隐居,并最终发明了一种新的武术:爪-舞,这是一种结合了卡吉特身体特点与神秘哲学的独特武艺,当狩猎领主的统治在艾斯维尔逐渐衰落,隐居僧侣们重返卡吉特社会,并将爪-舞传授给民众,最终推翻了狩猎领主们对各个王国的统治。后来爪-舞被代代相传,并在后世演变出不同的流派。

安奎纳地区的其他定居点:
史迪奇:在古代的十六王国时期,统治这一区域的是梅尔瓦王国,以酿酒厂和品质上乘的甜酒闻名。在神话纪元晚期,维尔卡斯与梅尔瓦两个王国的狩猎领主曾经爆发了长达三年的战争,双方都大规模征召农民加入自己的军队,结果酿成了艾斯维尔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饥荒,引发了卡吉特们对统治者的暴动。随着时代的变迁,梅尔瓦王国逐渐衰落,并在瑟雷斯瘟疫中消亡,被安奎那王国吞并。如今,梅尔瓦这个古代王国仅剩的痕迹是位于伤疤裂谷的梅尔瓦堡垒,在堡垒周围建立的棚户区被称为史迪奇——相比定居点,更像是一个贼窝,帮派首领统治着这里,土匪和强盗盘踞在悬崖上的酒馆中整日痛饮。

维尔卡斯:维尔卡斯是古代的十六王国之一,以凶猛的士兵闻名,随着时代的变迁,维尔卡斯王国逐渐衰落,并在瑟雷斯瘟疫中消亡,被吸收进安奎那王国。
哈柯夏:相比安奎那地区的其他定居点,哈柯夏的历史相对短暂,这个位于瑞门南方的小镇由来自希罗蒂尔的阿卡维亚人(蛇人)难民建立——2E324年,蛇人僭主威尔西德-谢被刺杀后,居住在帝都的阿卡维亚人意识到帝都不再欢迎他们,在皇帝阿布特雷斯颁布了迫害阿卡维亚人的法律后,这些昔日的达官显贵们抛弃了帝都的家族庄园和显赫地位,带领族人开始逃离希罗蒂尔,他们中的大部分逃到了艾斯维尔,并最终在瑞门城南方落脚,建立了哈柯夏。
相比于艾斯维尔其他卡吉特定居点,哈柯夏保持了希罗蒂尔的帝国建筑风格,阿卡维亚难民将这里作为新的家园,在延续过去帝都生活习惯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拾起了曾被遗忘的阿卡维亚文化,例如先祖风格的服饰和古老的节日——尽管很多祖先的文化对他们而言,就像家族世代与帝国贵族通婚后的稀薄阿卡维亚血统一样模糊而遥远。在哈柯夏外围,建有围墙和瞭望塔,作为艾斯维尔的新来客,阿卡维亚人与卡吉特土著之间会进行贸易,同时也依靠这些工事来防范卡吉特们临时起意打家劫舍。在小镇的北面,还有一座规模巨大的墓穴,以阿卡维尔习俗安葬逝去的先祖和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