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辐射76】无人生还——英克雷白泉地下碉堡及其原型简介

2019-09-22 17:53 作者:容克87G  | 我要投稿


白泉国会碉堡由避难所科技建造,其位置处在白泉度假村的正下方。表面上,在美国政府的公开宣传中,白泉碉堡是为了确保国会议员、政府官员和军方人员在核战争时期的安全所建,但实际上从一开始这座碉堡就只准备允许英克雷的成员入驻:在2077年10月23日核战争警报响起的时候,有无数惊恐的国会议员奔向此处试图获得庇护——他们全部被提前守在这里的英克雷就地处决。事实上,蹲守在白泉碉堡的英克雷不仅处决了所有非英克雷的人员,也同样“清洗”了不少内部的不同意见者,但这个要到之后再说。在2082年时,艾伦·圣地亚哥上校带领着从华盛顿废土撤出的队伍来到的白泉基地,极大地强化了英克雷在此的力量。也正是在差不多同一时期,第一批辐尸兽在白泉基地的实验室中诞生。

作为英克雷在战前预定的核避难所之一,白泉碉堡内的科学、医疗和生产设备等设施一应俱全,而作为公开场合中的“政府避难所”,白泉碉堡内又有着其他避难所中很难见到的堪称豪华的装潢:

典雅的实木地板和欧式家具是其它以实用风格为主,充斥着钢铁的冷色调的避难所绝不具备的优渥条件,当然,“预定”要在这里安然度过核战争的议员们并没有得到享受它们的机会

自然地,为了能够维持这样的奢侈,大量自动化的机器人和在背后控制他们的超级人工智能:MODUS也就似乎成为了理所当然的配置。在所有这些设施正常运作的情况下,白泉碉堡可以为200人提供安全而舒适的生活,但在这座设施真正预定的管理者眼中,这种生活条件上的享受只是一个优先程度不那么靠前的附带好处罢了:

白泉基地的建设图纸,其上注明“限200人”

你看,英克雷的战前成员,美国的农业部长托马斯·埃克哈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战争狂,即使以英克雷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也是个绝对的极端派——只要看看此君在地球已经被核弹洗地没几天的情况下仍然心心念念着想要继续核战争这一点就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德行,考虑到英克雷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偏执和狂妄的组织这一点,这种极端的态度在得到机会的时候绝对能够在英克雷的内部催生出一股恐怖的浪潮。

这个机会几乎在核战之后立刻就来临了。因为核战争对通讯系统产生的显而易见的干扰和破坏,聚集在白泉碉堡中的英克雷成员们惊恐地发现他们同钻井平台以及鸦岩基地失去了联系。通常而言,失去通讯总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对埃克哈特来说却并非如此:既然钻井平台和鸦岩基地已经失去了遥控指挥白泉的能力,那岂不正意味着这是他攫取这个分支最高权力的天赐良机?

于是乎,很快地,在宣布权力继承顺位排在埃克哈特之前的财政部长“不幸因辐射病而去世”之后,埃克哈特依照战前确立的这条继承规则宣布自己将成为这个英克雷分部的最高领导人。为了确保这一地位的权威性,他指示自己的手下骇入阿拉帕契亚地区的选举系统,在核战后的2083年启动了美国总统的选举程序——不消说,他轻松胜出,因为英克雷士兵显然不会投票给其它人。

托马斯·埃克哈特

在成功“胜选”总统之后,埃克哈特将白泉基地中的英克雷成员召集到一起,就是否要继续与大洋彼岸的对手进行战争一事进行投票,凡是投出反对票的人都被他请到了一旁的房间之内……看到这里对阴谋论十分熟悉的朋友大概已经能猜到事态的发展,而埃克哈特的举动也的确并不怎么出人意料:他通过到手的权限直接授意白泉基地的人工智能MODUS关闭了房间的大门,然后向其中泵入致命的毒气。

这个内部清洗产生了一个问题,或者说对埃克哈特而言反而更加有利的条件(至于清洗完之后整个白泉基地里就剩下48个活人这事儿“并不重要”),那就是基地中原本的最高军事指挥官也就是将军也已经命丧黄泉,从而在指挥链中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补充一下英克雷组织对于指挥链的痴迷,因为在东海岸英克雷的历史中,奥特姆上校在明知伊登总统的本体仅仅为超级电脑的情况下为了保持指挥链的完整同样常年以来一直封锁着这个消息不让外人所知。这个补充的重点在于,英克雷害怕指挥链上的缺失,以至于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他们在战前就为白泉基地准备好了军官们自动晋升补位的一整套流程:在战前即发射升空的科瓦奇-马尔杜恩卫星系统在监视阿拉帕契亚地区和发动轨道打击的功能之外,还特地设置有军官自动提升军衔的认证程序。

旧的将军既然已经被清洗了,新的就必须要补上去,获得将军的头衔并不是为了什么满足虚荣心理,而是为了突破白泉基地自动保安系统在战前就设下的限制:只有将军才有资格进入白泉基地的作战指挥区,从而获得对阿拉帕契亚地区核导弹发射井的控制权。为此,在埃克哈特的强令下,其时仍然存活着的军衔最高者:艾伦·圣地亚哥上校通过自动晋升程序的认证,成为了艾伦·圣地亚哥将军。

艾伦·圣地亚哥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如前文所述,在核大战前美国极度热衷于使用各种自动化的系统来管控方方面面的事物,有的时候——或者说在很多时候,这些自动系统的控制权优先级高于人工。想要发射核导弹继续战争的埃克哈特遇到的就是这么一个难题:核导弹的控制权限是否解锁完全取决于DEFCON自动系统的判断,而除非系统判断威胁程度上升到一级,核导弹的发射权限绝不可能开启。这很显然是为了防止核武器误射而做的准备,而且看起来用来对付埃克哈特这样的战争狂人正当其用:毕竟,核战争都已经打完了,地表之上不论是敌是友都早已经消失殆尽,哪里还可能存在什么现实的危险能让DEFCON系统的警戒级别上升呢?

埃克哈特给出的答案是:敌人不来入侵我们,我们就自己入侵自己。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不惜将战前俘获的天朝自动机器人生产线重新启用,向阿拉帕契亚地区大量地投放解放者机器人,但更加狠厉而且缺德的是,他把辐尸兽这种怪物也释放到了废土之中,可以说,核战后的阿拉帕契亚地区沦为无人生还的死地全拜此君所赐。“缺德”这个评价以英克雷自己的标准而言仍然是成立的,因为就连曾经支持继续战争的圣地亚哥将军到了这个时候也再无法忍受埃克哈特的肆意妄为,而威胁要在2084年辞职不干。

埃克哈特显然不可能容忍手下唯一一名能够接触到核武库的人就此失去掌控,但又不能直接将她处死,于是乎只能秘密地将她关押起来,而这很快就点燃了白泉基地内叛乱的火焰:在2086年中期,以拉格纳斯托迪尔少校和杰克逊上尉为领导的圣地亚哥派系英克雷成员公开发起了对埃克哈特的叛乱,他们成功拘捕了埃克哈特并救出了圣地亚哥将军,但并未能够对MODUS的行为进行干涉,这意味着对阿拉帕契亚地区的灭绝行动仍在进行当中。

为了挽救阿拉帕契亚地区的最后一线生机,圣地亚哥将军下令切断基地的有线通讯并摧毁MODUS,但后一个目标只成功了一部分:人工智能MODUS的确在爆炸中遭受了严重的损伤并失去了绝大多数记忆,但它对白泉基地的控制却并未因此离线,出于报复MODUS立刻封锁了整个区域,并且——就像当年对付那些投票反对继续战争的人一样——向区域内灌入了致命的毒气,无差别地杀死了包括埃克哈特每一个当时仍然存活的英克雷成员。

控制着整个白泉基地的人工智能MODUS

现在,排除了人类的干扰,MODUS立刻开始着手于自身的修复工作,这不太容易,因为英克雷内战和圣地亚哥将军下令对MODUS造成的破坏都相当可观,但总的来说配置于此的机器人还是能够完成相当程度的设施复原工作(部分坍塌的区域当然还是只能保持原样),在复原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努力被用在清理此前释放的毒素上,因为很显然若不进行清理,则绝无可能再有活人能够造访此地——而这几乎是被切断了与绝大多数传感设备联系的MODUS与外界重新获得联系的唯一途径。

现在,坐落于,或者说被困在地下基地当中的MODUS要做的事情只剩下一件:等待下一个访客,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作为一个AI,它有的是耐心和时间……



白泉基地的原型并不难找,因为现实中绿蔷薇度假村的著名宣传照片之一基本上和辐射76宣传片中的镜头完全重叠,而它的确就建设在白硫磺泉的旁边,白泉基地这个名字显然也是由此而来。自1778年起此地就是游客热衷拜访之地,而现今留存的白泉度假村建筑物是于1913年由切萨皮克与俄亥俄铁路公司所建。现今的绿蔷薇度假村占地11,000英亩(4,500公顷),拥有710间客房,20个餐厅和休息室,另有超过55个室内和室外活动和体育设施以及36个零售商店。截至艾森豪威尔总统为止,前前后后有总共26位美国总统曾经入住此地。

当然,地表上的这些豪华品并不是我们关注的对象,在1950年代晚期美国政府在此地兴建的紧急安置中心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自1959年至1962年,美国政府在此地建成了地下掩体和地上的附属及伪装建筑,也就是所谓的“西弗吉尼亚区”,建造期间,土方被被挖掘出来并运往它处以便为地下设施腾出空间,而这些土方又将公开地用于高尔夫球场和机场跑道的扩建当中,如此则无人会对挖掘土方的真实目的进行探求。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绿蔷薇度假村都和美国政府维持着在紧急情况下此地将立刻被征收为国有资产——主要是由立法部门——使用的协议,但这个基地事实上从未真正地启用过。在1992年时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报道直接捅出了这个基地的存在,于是它几乎是顺理成章地立刻就退出了现役。现如今此地经翻新后已经成为一处私人用途的数据储存库,作为旅游景点也相当受欢迎,而它现在的代号也相当简单,仅“碉堡”二字而已。

整个地下设施包括有宿舍、厨房、医院和广播中心,在距离广播中心4.5英里(7.2公里)处设置有高100英尺(30米)的无线电塔。设施中最大的房间是“展示厅”,它的天花板距离地面足有20英尺(6.1米)高,长则为186英尺(57米),宽89英尺(27米),由十八个立柱支撑。于展示厅相连的还有两个较小,但也不小的房间,其中一个可容纳470人,装下整个众议院(法定435人)绰绰有余;另一个更小一些,只能容纳130人,但也最够作为参议员的临时会议厅了;当然,大厅本身也可以用作国会联席会议之用。设施内部储存有可供全体人员六月之需的食物,而且定期会进行更新。

所有这一切设施都包裹在两英尺(0.6米)厚的强化钢筋混凝土墙之内,四个出入口则由巨大的防爆门把关,其中两扇的尺寸较大,可以容纳车辆的出入。这两扇防爆门中较大的那扇重28短吨(25吨)、宽12英尺3英寸(3.73米)、高15英尺(4.6米),较小的那扇则重20短吨(18吨),防爆门的厚度为19.5英寸(50厘米)。

整个基地的地表部分对外的身份是绿蔷薇度假村的商业会议区,维护人员则伪装成酒店员工,他们对外的职责是维护酒店中配备的1100台电视机(他们中的部分人在基地曝光并退役后担任过此地的导游)。基地本身甚至还有一个完全捏造的号称位于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的空壳公司(首任总经理是个密码专家,直接在五角大楼上班)打掩护,就连电话通讯也经过特别的程序使得一切对外的联络看起来都由度假村酒店本身发出。总体而言这个伪装是比较成功的,因为这个基地的很多结构都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但直到1992年基地被曝光为止几十年来都无人觉察到这个基地的存在。



尽管英克雷在战前就为避难做了无数的准备,他们也未能带走美国留下的每一份遗产。在英克雷触及之外的地方,另一个强大的组织同样在战前的军事基地中宣告了自己的成立,假以时日,这个基地本身也将在废土的传奇中牢牢地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内容来源,如有疏失之处请不吝指正:

fallout wikia 词条:

https://fallout.fandom.com/wiki/The_Whitespring_bunker

fallout gamepedia 词条:

https://fallout.gamepedia.com/The_Whitespring_Bunker#cite_note-:0-9

维基百科词条: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Greenbri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oject_Greek_Island

【辐射76】无人生还——英克雷白泉地下碉堡及其原型简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