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笔记:北京大学公开课 科学通史 吴国盛教授 Part 3

2021-12-10 20:43 作者:bili_13864835269  | 我要投稿


笔记内容主要整理自吴国盛老师当年在北京大学开设的科学通史课程(吴老师现在在清华),以手写笔记+拍照的形式上传。本笔记分为三个部分,在Part3结尾处有Up主推荐的阅读材料,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深入阅读,其中一些书籍在课上有被吴老师提及。笔记内容如有错误或疏漏,烦请指正❤️


内容说明:1)蓝色文字是我在听课过程中的即时想法或观点,非吴老师的授课内容;2)公开课视频原初就有缺漏,因此在听的时候有不连贯的地方(我在Part3补充了刘华杰老师的“博物学传统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世界”一讲);3)每节课讲完以[以上,P**—P**]标示。


(完)


Up主推荐阅读材料: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此书多次再版)。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原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此书多次再版)。

(美)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吴忠、蒋效东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英)亚·沃尔夫,《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全两册),周忠昌、苗以顺、毛荣运、傅学恒、朱水林译,周忠昌校,商务印书馆,1991年。

(英)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全两册),周忠昌、苗以顺、毛荣运译,周忠昌校,商务印书馆,1991年。

(英)W. C. 皮丹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全两册),李珩译,张今校,商务印书馆,1997年。

林德宏,《科学技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江晓原(主编),《科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阿瑟·O.洛夫乔伊,《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张传有、高秉江译,邓晓芒、张传有校,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此书已有商务印书馆版)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七卷本,全二十六册),卢嘉锡总主编(组织翻译),科学出版社,2016年。


以上内容仅供交流学习📖,禁止商业用途 🚫💰

如有错误,烦请指正❤️



笔记:北京大学公开课 科学通史 吴国盛教授 Part 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