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张华 字茂先

张华 字茂先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县)人。张华幼年丧父,家贫然勤学,“学业优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有“人伦鉴识”美称的刘讷见张华时感叹道:“张茂先我所不解。”曹魏末期,因愤世嫉俗而作《鹪鹩赋》,通过对鸟禽的褒贬,抒发自己的政治观点。《鹪鹩赋》引起巨大反响,阮籍叹其有王佐之才,张华自此名声鹊起。后在范阳郡太守鲜于嗣推荐下任职太常博士,又屡迁佐著作郎、长史兼中书郎等职。
咸宁四年(278年),羊祜病故,临终前推荐杜预接替自己。次年,益州刺史王浚上疏主张伐吴,遭到众臣反对,于是张华固劝伐吴,说:“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如一。吴主荒淫骄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他一席话消除了武帝顾虑,终于作出了最后决定。
灭吴后,张华名重一世,荀勖非常嫉妒他,就常向司马炎进谗言。又因张华推举齐王司马攸,而武帝却对其弟有猜忌,遂外出张华,名义上是为了安抚胡夷。张华到职后,立刻派安北将军严询征讨鲜卑慕容涉归,并在昌黎大败之,于是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
晋惠帝时,经过一系列朝廷内部火并,政权落到了楚王司马玮手中。张华献计惠帝,收玮诛之。事后,张华因首谋有功,拜右光禄大夫、侍中、中书监等职,并于元康六年(296年)官至司空。楚王玮死后,名目上张华有重职,但实权掌握在贾南风手中。贾皇后一度企图废除不是自己所生太子,以长期擅政,但因张华等极力反对,才作罢。
永康元年(300年)4月2日晚,赵王伦遣司马雅联合张华政变,但后者予以拒绝。尽管如此,张华没有揭发赵王伦之谋,意欲借伦之手废贾皇后。次日赵王伦兵变,并以党附贾皇后罪名执华于殿前。被处死前,他叹道:“臣先帝老臣,忠心如丹。臣不畏死,惧王室之难,祸不可测也。”享年六十九岁。
统帅 D
(未统兵。)
武力 D
(未载其勇。)
军谋 C+
(张华儒雅有筹略。初,帝潜与羊祜谋伐吴,而群臣多以为不可,唯华赞成其计。及将大举,以华为度支尚书,乃量计运漕,决定庙算。众军既进,而未有克获,贾充等奏诛华以谢天下。帝曰:“此是吾意,华但与吾同耳。”时大臣皆以为未可轻进,华独坚执,以为必克。)
智略 A
(张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器识弘旷,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又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武帝尝问汉宫室制度及建章千门万户,华应对如流,听者忘倦,画地成图,左右属目。帝甚异之,时人比之子产。尝徙居,载书三十乘。秘书监挚虞撰定官书,皆资华之本以取正焉。天下奇秘,世所希有者,悉在华所。由是博物洽闻,世无与比。)
内政 A+
(张华竭其忠贞,思翼朝政,武帝时诏诰皆所草定,声誉益盛,有台辅之望焉。后领幽州,抚纳新旧,戎夏怀之。东夷马韩、新弥诸国依山带海,去州四千余里,历世未附者二十余国,并遣使朝献。于是远夷宾服,四境无虞,频岁丰稔,士马强盛。及惠帝时,华亦尽忠匡辅,弥缝补阙,虽当暗主虐后之朝,而海内晏然,华之功也。)
魅力 S-
(张华勇于赴义,笃于周急,名重一世,众所推服。初未知名,著《鹪鹩赋》以自寄。陈留阮籍见之,叹曰:“王佐之才也!”由是声名始著。性好人物,诱进不倦,至于穷贱候门之士有一介之善者,便咨嗟称咏,为之延誉。雅爱书籍,身死之日,家无余财,惟有文史溢于机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