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42)

2022-12-06 09:41 作者:东爸的NERF  | 我要投稿

节【弹簧类发射器】

【图片03-01】巨钻

  接下来说的是,手动发射器中的第三大类——弹簧类发射器。

  本类发射器虽不及第二大类气动类发射器占比数量多,但其却是我们国内玩家除汽缸类发射器之外最容易接触到的发射器种类。

  弹簧类发射器的共同特点是都没有气缸等部件存在,软弹直接由弹簧的回弹带动的弹射杆弹射飞出。

  弹簧类发射器因为使用的弹簧不同,所以可以分为三类:

  【1】扭力弹簧发射器

  【2】压缩弹簧发射器

  【3】拉力弹簧发射器

【图片 1.3.1-01】巨钻

1.3.1【扭力弹簧发射器】

  扭力弹簧发射器是三种弹簧类发射器中发射器数量最多的,因为旋风系列旗下的发射器8把发射器中的7把均采用此发射模式。

  旋风系列发射的发射物为在其之前绝无仅有的碟弹,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其无法在发射舱内形成可以被瞬时气压推动的气密,故此他无法使用气缸来作为发射动力源。

  为了解决这种异形弹的发射问题,孩社的设计师才开发出了以扭力弹簧为基础的弹射杆弹射设计。

  相对的,这种弹射杆也无法发射常规的柱状软弹或碟弹。

 

关于【扭力弹簧发射器】的历史、简介与杂谈

【图片 1.3.1-02】夜袭 (Proton·夜袭发射器· VORTEX·2011)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1年所属于旋风系列的夜袭,为唯一采用燧发式载弹的扭力弹簧发射器。

  夜袭采用燧发式载弹,载弹量1发,发射旋风碟弹,拉杆式上膛。

  夜袭的上膛方式很有趣,玩家首先需要将上膛拉杆拉出,随后将一枚碟弹装入弹仓中,按下扳机两侧的扳动式开关,拉杆自动回弹。从莫种意义上来讲,夜袭与柱状软弹的从发射口装弹的燧发式发射器有很大不同,其更像是只能装载一发的内置弹匣式发射器。诚然,这个说法的前提是玩家按照官方指定的方法装弹。从理论上来讲,玩家可以从发射口装弹后在上膛发射,以此来把夜袭变为一个真正的燧发式发射器。

  要注意的是,碟弹发射器设计有空仓保护,这个保护使得发射器在弹仓没有软弹的前提下是无法扣动扳机的,即使上膛完成也是如此。这种设计使得发射器无法放空枪,诚然,玩家可以简单的将两个空仓保护拆除来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夜袭的官方载弹量与设计目的都是载弹量1发,但实际上,玩家可以在正常上膛后,从发射口再装入一枚碟弹,使得载弹量增加至2发。

  与旋风系列的其他碟弹发射器一样,旋风也设计有卡弹处理按钮,是的,即使旋风只有一发载弹量。旋风的卡弹处理按钮位于拉杆上,按下可以将已经处于待射点的碟弹从发射口推出,此举可以有效的清理卡弹。但是如果未发生卡弹,请忽随意按下推出碟弹。因为这个按钮只能将碟弹推出,无法释放弹射杆,假设玩家随后没有再次装弹发射的话,那么发射器将以上膛状态储存。

【图片 1.3.1-03】猎豹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1年的猎豹,为最早的采用内置弹匣载弹的扭力弹簧发射器。

  猎豹采用内置弹匣载弹,载弹量5发,发射旋风碟弹,滑块式上膛。

  猎豹的弹仓无需半上膛,可以的通过扳机上方的扳动式开关随意打开。扳动后,位于左侧的弹仓门下滑打开,玩家可以将5枚碟弹装入,随后拉动滑块进行上膛。从某种程度来看,猎豹与精牛有些类似,两者均使用滑块上膛,并且带有滑块复位弹簧。诚然,猎豹无法连发,并且猎豹在未装弹的前提下无法拉动滑块发射。诚然,猎豹非常容易空枪上膛,因为其空保外露于弹仓,玩家可以在弹仓打开的状态下,轻松的通过手指解锁空保,使得发射器空仓上膛。

  有趣的事,虽然猎豹载弹量为5发,但实际玩家最多可以装入7枚碟弹。其中待射点1枚+内置弹匣6枚。

  猎豹的卡弹处理开关位于发射器的右侧,向后拉动既可以将位于待射点的碟弹从发射口推出。与所有的碟弹发射器一样,这个开光并不能释放弹射杆。

【图片 1.3.1-04】闪电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1年所属于旋风系列的闪电,为最早的采用弹匣式载弹的扭力弹簧发射器。

  闪电采用弹匣式载弹,载弹量10发,发射旋风碟弹,泵动式上膛,尾部带有一个模块化尾托接口,并附带有一个闪电拖。

  闪电是2011年载弹量最大的手动碟弹发射器,并且由于采用模块化设计,闪电可以使用雷霆(NITRON·雷霆发射器·VORTEX·2011)的20发弹匣,或是巨钻的40发弹鼓,这使得闪电有着非比一般的实用性和可玩性。

  闪电的卸弹匣开关位于右侧,这使得发射器在右撇子的人手中使用先得非常别扭。

  闪电的上膛握把罕见的超出发射口,这为发射器带来了一种别样的美感。遗憾的是,虽然外观极为相近,但闪电与后辈巨钻不同,并不能连发。

  截止2022年9月,闪电式唯一带有模块化尾托的碟弹发射器。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设计为模块化,但其无法使用复仇托。

  闪电同样带有卡弹处理仓,位于发射器右侧。与猎豹和夜袭一样,闪电也带有空仓保护。但与前两把不同,闪电的空仓保护分为两种,其一用于检测发射器是否插入弹匣,其二检测待射点是否有碟弹。第一种空仓保护只能检测是否插入弹匣,若未插入,则不能上膛。但这个保护不会检测弹匣内是否有碟弹,即使没有,也可以上膛,同时由于待射点没有碟弹,即使上膛完成,玩家也无法扣动扳机。幸好,由于无法连发,闪电在上膛完成一次后就会锁死,这可以提醒玩家装弹发射,避免发射器处于上膛状态保存。锁死状态下进行重复上膛的方法非常简单,玩家只需要拉动卡弹处理开关,既可以再次上膛。

  值得一提的是,闪电曾计划推出白色版本,但因故流产了,万幸的是,一些试模散货有在市面上流通。但奇怪的是,市面上至少有两个白色涂装版本,其一为白底红纹,其二为金纹。

【图片 1.3.1-05】巨钻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2年的巨钻,为历史上最早的可以连发的扭力弹簧发射器。

  巨钻采用弹匣式载弹,载弹量40发,发射旋风碟弹,可连发,尾部设计有模块化的尾托接口。

  截止2022年9月,采用40发弹鼓载弹的巨钻,依然是载弹量最高的碟弹发射器。虽然采用弹鼓外观的容器,但从结构以及运行方式来看,其更像是4个串联起来的弹匣。巨钻的弹鼓在不拨动切换弹匣的前提下,最多只能装在19枚碟弹,上12下7。19枚装入后,玩家拨动位于弹鼓顶部的开关,旋转弹鼓内的4个7发弹匣,将已经装满7发碟弹的1号弹匣旋转至下一格,2号弹匣被旋转至装弹口下,玩家继续装入7美碟弹,随后拨动开关,将3号弹匣旋转至装弹口下,以此类推,直至4个弹匣装满总集40枚碟弹。装弹完成后,但弹鼓输出7枚碟弹后,4个弹匣会自动想反方向旋转,将空的4号弹匣移走,有弹的3号弹匣移至装弹口下方,以此类推,直至40枚碟弹发射完毕。出现这种运行原理的原因在于,碟弹是一个圆盘,只能上下堆叠,无法做到精英弹在精英弹弹鼓中的排列,这使得碟弹的载弹器如果想增加载弹量,只能增加弹匣长度,而过长的长度会影响玩家的机动性与运输成本。设计师为此将40发碟弹长的弹匣分割位4个,一12三7,这有效的在增加了载弹量同时,降低了长度。

  巨钻是碟弹发射器仅有的两个可以连发的发射器之一,诚然,笔者认为,为碟弹发射器设计连发是个致命的组合。这是因为碟弹发射器普遍拥有识别待射点是否有碟弹的空仓保护。但为什么有空仓保护,就会使得连发成为一个致命的因素呢?因为碟弹的空仓保护只能检测但舱内有没有碟弹,而巨钻虽然有识别是否插入弹匣的空仓保护,但却没有识别弹匣内是否有碟弹的保护。是的,玩家可以在弹匣插入的前提下空仓上膛。而巧了,虽然玩家可以空仓上膛,但由于空仓保护的存在,发射器无法扣动扳机释放弹射杆。更巧的是,我们在高速连发时无法判断巨钻弹鼓内的残弹量,这导致我们非常容易使巨钻空仓上膛,而当我们不熟悉巨钻的内构原理时,我们就会以上膛状态来保存巨钻,这对巨钻无疑是一种刑罚,及其影响发射器的性能与内构的强度。

  巨钻设计有卡弹处理开关,向后拉动可以将处于待射点的碟弹从发射口弹出。与闪电一样,巨钻虽然设计有模块化的尾托接口,但他无法安装复仇托。

【图片 1.3.1-06】炫光 (LUMITRON·炫光发射器· VORTEX·Light It Up·2012)

  截止2022年9月,发表于2012年的炫光,为最早的发射夜光碟弹的扭力弹簧发射器。

  炫光采用弹匣式载弹,载弹量10发,发射夜光旋风碟弹,泵动式上膛。

  炫光可以认为是闪电的异色再版版本,诚然,配置有所变化,最大的区别在于卸弹匣开关设计为双侧,除此之外,炫光取消了尾托,并将弹匣改为夜光款式,价格高了5刀。

  炫光的夜光弹匣需要4节5号电池驱动,从弹匣底部装入,这使得其长度远超于普通的10发弹匣,接近于20发弹匣和40发弹鼓的长度。根据夜光(RAYVEN CS-18·夜光发射器·N-STRIKE·Light It Up·2012)弹匣的经验,炫光弹匣为碟弹提供光源的LED应位于弹匣装弹口附近,这种设计可以使得每一颗碟弹都能被照射到,但缺点是如果玩家发射速度过快,那么软弹在射出后就不会夜光,因为没有得到足够长的能量补充。

  与所有的碟弹发射器一样,炫光也设计有卡弹处理开关。与闪电和巨钻一样,虽然为模块化尾托接口,但其无法使用复仇托。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4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