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41)

2022-12-06 09:40 作者:东爸的NERF  | 我要投稿

关于【智能空保】的杂谈

  在国内圈子中,智能空保一直有“智障空保”的诨名。

  原因在于其各种前面说到负面问题。

  但事实上这确实冤枉人家了。

  智能空保完美的解决如何在发射管固定的情况下,并且只使用一个气缸即可为所有的发射管依照顺序供气,完美的创造了一个不会被成本所拖累的的新载弹模式。

  否则的话,NERF的外置式发射器,就需要向最早采用这种模式的双发弩(Double Crossbow·Nerf Action·1994)一样的齐射设计,或是与神枪手Ⅱ(Sharpshooter II·Nerf Action·1995)和隐秘射击(Secret Shot·Nerf Action·1995)一样通过一个结构来手动切换发射管,亦或如同蝠鲼(Manta Ray·Max Force·1996)为每组发射管设计一个对应的气缸。

  对比这些先驱者时代(1989-2002)的设计,智能空保是多么的强大!

  但为什么我们广大玩家还是喜欢称它为“智障空保”呢?

  因为智能空保的存在空保的3个问题令所有的玩家抓狂。

  渐次衰减的射程、无法拆出的空保、高故障率,使得无论改造玩家还是和笔者一样的原装玩家都十分无法接受。

  从前面的图解能看出,距离气缸越远的发射管射程越近的原因,是因为大量的空气都消耗在了路上,同时随着发射的进行,软弹后的空间逐渐增大,同样的空气形成的气压逐渐减少,最终造成这个问题。比较遗憾的是,目前没法解决这个问题。

  单纯的更换弹簧虽能让射程有所起色,但无法治其根本,而更高的KG数还会使得发射器结构损坏的可能性增加。

  笔者猜测此问题也是为什么精英系列发射器最大单气缸供四发射管,MEGA弹发射器最大单气缸供5发射管的原因,因为实在无法在弹簧KG数在一定范围的情况下,保证每根发射管达到足够的射程标准。

  可能也只有无视射程的系列,例如僵尸系列(ZOMBIE STRIKE·2013-2020)的电锯八管(Brainsaw·电锯发射器·ZOMBIE STRIKE·2016)和翻转子系列的flip32才会推出单气缸供八发射管的奇葩存在吧。

  无法拆除空保,一直是广大改造玩家的另一个大心结。

  其实也不是不能拆,很多采用智能空保的发射器的空保都很好拆,只是拆了就齐射这点很令人无奈。

  如果把换弹簧当作是改造的地基的话,拆空保可能就是改造的一楼,而且在考虑到空保在改了高弹簧的情况下会有破碎损坏内购的风险,所以拆空保也算是无奈之举。

  但是,采用智能空保的发射器就是无法拆除空保。

  第三点的高故障率,主要是原装玩家会经常体验到的令人无奈的“买一赠一”。

  从现实来看,这可能与玩具的生产有关。

  从笔者前文所贴出的美国专利网站的线构图来看,在最初设计八管时,其每一个智能空保都有配套的气密O圈。

  而实际呢?并没有证据显示实际发售的八管的智能空保有配套气密O圈。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没有气密O圈,八管的智能空保依旧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其既有的设计目的。而没有气密O圈所带来的就是智能空保会有几率出现买一赠一的现象。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考虑到成本、组装人工等方面的问题,即使是笔者,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将其省略,将其只停留在线构设计上。同时,笔者也不想昧着良心的说,通常的官方弹会触发这种现象。事实上是,只有在发射器使用非官方弹,或是是极为老旧的官方弹时,才会频繁的触发。而使用这两种软弹是官方所不推荐的,所以实际上,这种现象可以很好的避免发生。

  实际来讲,前两个问题甚至比第三个还好解决,因为这是只有占比很小的专业的改造玩家才会遇到的问题,对于实际上占大头的平民原装玩家来说,是直至发射器因岁月的摧残而损坏都不会遇到的事。

  当这三个问题解决后,我们再来观看智能空保发射器,就会发现他是多么的强大,他是多么完美的解决了多管依次发射的问题,甚至无需为每个空保安装气密O圈就能做到是多么神奇的一件事。

  这种设计极大的丰富了NERF这个玩具品牌的玩具数量,并为我们玩家,无论是专业还是平民,都带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NERF—关于发射器的原理、历史、简介与杂谈》(04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