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幻星面对面】三无女王UMA:十年,与写作相伴

2023-01-20 19:10 作者:幻星社轻小说频道  | 我要投稿

文 | 本刊编辑部


编者按:今年是小说作者、B站UP主三无女王UMA写作的第十一个年头。在这十余年的花样年华里,写作成为三无女王UMA生活的一部分,她在写作中沉淀自己,磨练写作技术,以轻小说为舞台,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寄寓在一次又一次华丽的文字表演里。在创作之余,她还创造性地开办了自媒体“三无女王UMA的轻小说事务所”,将自己的写作经验,将自己的所思所悟分享给互联网上那些和自己一样,对写作,对故事保有热忱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三无女王UMA走进《幻星》的“幻星面对面”栏目,和大家分享她在十余年的写作生活当中的体验和感悟。(友利红叶)

(以下三无女王UMA简称齐姐)


Part 1 - 故事从这里开始

       阿Q:欢迎编辑部的齐姐参与本次的作者访谈。据说今天是齐姐你的写作11周年纪念日?这个纪念为什么不是在10周年时举办呢?

      齐姐:因为具体是什么时候也不清楚了。本来确实是应该打算每10周年弄一次。

      如果说,排除小学时期,从真正认真开始写小说至今,粗略估算下来,今年应该是我写 小说的第11年。

      我一直以为是高三才是真正认真写小说的时候。因为印象里,高三是我在创作我人生三大论系列中的第一论——也是我的处女作时的事,同时也是我第一次想到要以三无少女作为第一人称写的作品。

      所以我这个个人形象里的一些设定也是用了处女作里的设定。

      但如果非得说认真的话,其实对于小学时候的我来说也是在认真写,只是写出来的东西现在拿出来看是会尬死的那种。

 

图 | 远近

Part 2 - 关于轻小说事务所

       三无女王UMA的轻小说委托事务所(链接)

       阿Q:这可还行,倒是挺好奇,你开办事务所的初衷是?

       齐姐:并没有特别的原因。只是想把我的写作经验以侦探事务所接委托,用写委托报告的形式分享出来,偶尔接一下委托帮忙提出点解决建议罢了。

       阿Q:那为什么是事务所呢?不是其他什么轻小说教室之类的?

       齐姐:打从入推理坑后就开始尝试写推理(?)小说了。

       至于为什么不是叫XX轻小说教室,是因为我曾经还是新人的时候看的那些写作教程都是以XX的轻小说教室命名,显得就像在教室里上课一样。而且,以XX教室命名的写作教程在当时实在太多,对我来说还是想有点与众不同的。

      于是结合推理,就有了“三无女王UMA的轻小说委托事务所”,而不是“三无女王UMA的轻小说教室”。

      只是我事务所是结合了魔法与侦探元素打造,会和字面意思上的事务所不一样。同时也告诉来访者,我主要写奇幻类的轻小说居多。同时不亚于有特殊能力相关的作品——也就是人生三大论中的第二论。

       然而事实上,现在我写的作品似乎也不算是轻小说了,慢慢有点走向轻文学的方向。

 

Part 3 - 关于写法探索

      阿Q:原来如此。似乎你非常擅长第一人称的写法。

      齐姐:毕竟现在基本不会写第三人称了——打从得知有第一人称的写法后。

      原因也很简单——存粹就是因为“发现新大陆”外加想要尝试这个当年至今都有人在说的“不建议、不允许新人写第一人称”的说法。

      既然这么多人都这么说,那我更要尝试一下。于是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就基本上不再写第三人称了。

      当然我最终是想说——教程和给别人的看法,也只是一些具备普适性的参考,并不是写作领域里的规则。因为这不排除有特例的人,不用一般方法也能做到。

     阿Q:难道写作是不需要什么规则的吗?

     齐姐:非得说规则,只能说——不把教程与自身能力划等号就是写作领域里最基础的规则之一。

     特立独行不是坏事,这说不定能让你“开发”出只属于自己特有的潜能和风格。

     所以我之前也一直说——不要过度依赖写作教程,更不要想通过教程以及他人去帮你解决写作上遇到的问题。很多时候教程以及别人是无法帮到你解决你想要的问题,小说终究是你自己的,别人无法帮你解决。


Part 4 - 聊聊写作理念与“教程”

      阿Q:你的写作理念是?

      齐姐:这得涉及到“并不是什么委托我都能提出解决方法”这个点上,同时也并不是什么委托都接。

      假如有委托人来问我,怎样才能写出有趣的对话。

      如果是教程,他们会说:首先你要知道人物的具体性格,然后就是怎样产生氛围巴拉巴拉一大堆的条条框框。

     是的,我称它们为条条框框

     但我只会告诉你——你平时看到别人说话,你觉得他们怎么有趣你就怎么写。

      阿Q:这听起来很抽象啊?没懂。

      齐姐:这也确实不是光这么听就能理解到,毕竟这是本质上的东西。

      当然,我也并没有说这些条条框框有错,至少这对于新人来说,新人理解不到本质时这些条条框框多少会起到一些效果。

      只是,如果一直套用这些模版写作,得到的永远都是一个样子的故事和剧情,里面不具备只属于你自己风格特点和思想的任何东西,甚至会出现非常刻意的写法,让故事显得不自然、不真实。

      我曾跟我那基友小西瓜说:等你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后,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写出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比较抽象的说法就是——方法本身是人“创造”出来的,而上帝创作出来的不叫方法,是自由,也就是感受。

     去感受和体会人生,到了一定程度,你自然而然地就会知道,哪里需要这么写,哪里需要这么处理,完全无需依赖教程,同时也慢慢摆脱教程,独自创作只属于自己的故事。

     比方说毕加索,他的作品看似凌乱,却又充满了逻辑,可这样的逻辑又并非“人为”的。因为毕加索只是在用他的方式以绘画的形式呈现给观众罢了,他不需要过多地思考这里要怎么画好看,那里画比例是不是不对。

     也就是说,假如真有大佬强行把毕加索的绘画“分解”出一套“一个月内学会毕加索风格绘画”的教程,哪怕真有人画出来了,我也保证无法画出只属于毕加索的艺术灵魂。更何况,这样又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非得要模仿别人不做自己,不觉得累吗?

     阿Q:确实,能有只属于自己的风格才是独一无二的,那齐姐对于这些“人为教程”还有没有其他看法?

     齐姐:老实说,这些“人为教程”还有不好的一点就是有非黑即白的潜在。

     比如,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方法是正确,这个方法是错误,导致有很多新人的作品被各种喷,不管是鸡蛋里挑骨头还是被对方自大地指出这里么写是绝对有问题的等等恶意评论。我看到曾经自己也被这些人“毒害”过的言论至今也依然存在,老实说有时候确实也是看不过去。

     毕竟很多事没办法通过对错判断好坏,所以才有了多重解释,也就是艺术的自由。

     有意思的,并且谁看了都觉得好的作品,往往也并不是因为他们用了什么方法,而是他们的作品充满自由——不同的读者看了都能从中看到他们渴望的、认同的观点。但要做到这点,我觉得前提是——作者的内心不携带任何邪念。 

     阿Q:总感觉齐姐说的都是非常本质的问题,可能新人多多少少都理解不了。

     齐姐:确实,所以我发现我现在哪怕想要写委托报告,感觉最终兜兜转转还是会回到原来的本质上的问题。明白了本质,其他的细节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明白了。

     但说个题外话,对于11周年,虽然说11年了(实际多少不清楚),我还是觉得11年的时间太短,我依然还是那个看书少却总是想要说着成为轻小说家的家伙。我感觉这11年里好像也没做过什么事,要写的故事也一直搁着没怎么动过。希望我的《女王的华生》能尽早能有个完结吧。


Part 5 - 感谢支持与恭贺新春

     阿Q:有志向。在访谈最后还有没有想要说的?

     齐姐:首先还是必须感谢社团提供的这次访谈邀请,以及一直以来支持我关注我的人,也非常感谢阿Q允许让我的《小学生真是太棒了!》里我的小儿子和小女儿上本次的社刊封面,感谢橙子百忙中给这次的封面画。

     新的一年祝福各位事事顺利、身体健康、欧气爆炸、财运满满。

     祝大家的写作水平“兔”飞猛进,社团前“兔”似锦。


(收稿日期 2023年1月18日)

【幻星面对面】三无女王UMA:十年,与写作相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