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投射到真实输出
从理论投射到真实输出,有很多过程。
在日常的介绍文章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个数据——投射量。
投射量代表着船只一定时间内的理论输出上限,但是在实战中,从理论上限到实际输出还差的太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有个小模型,小公式,来探讨一下不同船只在不同环境下的真实输出能力。
本文将通过环境设定的船只对比的方法,来帮助你理解船只之间的输出差异。从而让大家明白扬长避短的重要性,最终领悟一点,打好一艘船最重要的就是寻找和创造属于他的输出环境。
首先来介绍公式。
真实输出 = 理论投射量 * 击穿系数 * 命中系数 * 完全输出时间 * 个人能力系数

【理论投射量】这个自不必多说,不管是你去数据网站上查还是自己摁计算器都会有结果,一般来说理论投射量越高的船,上限越高。
但是,WG也会对这些船有其他debuff和限制,比如得梅因的弹道弹速,比如勃艮第的口径较小,所有都是平衡的手段。
【击穿系数】
算是第一个需要解释的数值,从理论输出到击穿敌方产生伤害,你需要考虑到①he/ap弹的穿深,②碾压值,跳弹角,引信,③特殊的判定机制。
仍然从上文这些巡洋舰来进行讨论,我们都看得出斯摩棱斯克和得梅因he投射量鹤立鸡群,但是仅从击穿系数的角度来说,斯摩棱斯克he仅有22穿,没有ifhe情况下即便对巡洋舰船壳也无稳定直伤能力,得梅因34穿,对一般巡洋,32壳战列等压制能力显著,但是面对新时代各种厚甲板厚船壳力量稍逊。
反之,兴登堡he投射虽然仅为得梅因的65%,斯摩棱斯克的47%,但是其优秀的51穿,可以有效针对所有巡洋舰,和绝大部分战列舰船壳。
仅考虑理论投射量+击穿系数的角度,这些船只就已经显示出了足够的差异。
而从ap弹来看,虽然兴登堡投射量超高,但是由于其既没有足够穿深,也没有特殊跳弹角和碾压能力加持,相比得梅因就没有优势了。
甚至光看投射量,你甚至会认为斯大林是个垃圾,但事实并不如如此,必须考虑更多要素
【命中系数】

和击穿系数一样,这是一个复杂的数值,它要考虑到这几个方面:①船只弹道弹速,②实际作战距离,③散布,④队友对敌方的限制。
实际作战距离和弹速对于命中率的影响,相信大家在实战之中已经深有体会了。
延续刚才的话题的话,在10km得梅因的投石机32穿he面对32壳战列也会有稳定效果,然而把距离扩大到14甚至是18km的时候,就基本很难命中。
而把对象换成大选帝侯或者克里姆林的话,得梅因就要常常切换ap打半伤,但是当你能用ap稳定命中某些位置的时候,你自己真的还能好好活着吗?
反之,距离稍远,对方装甲稍厚的时候,毫无疑问是兴登堡更为强劲,而投射量更低的莫斯科斯大林,只要距离变远,也会有相比其他船只更为稳定的表现。千万不要觉得斯大林he输出低,他只是太稳定了。
弹道弹速,这一点对于打ap的船只更为重要,he往往只要命中,至少有个火,而ap打不到关键区域的话基本是白抓瞎,歌莉娅常年不掏ap弹是因为实在太慢,中远距离打不中;很多资深威尼斯不爱用ap不仅是因为sap太强,也是因为ap弹道过于平快,有时候反而不好打核心,打不出核心你用个锤子ap,倒是面对大选帝侯什么的,sap打不穿的得用ap刷上装,情况自然就复杂了起来……
只看这三个公式的变量,你就会发现战舰世界中有这么几种极端
不论什么距离都有稳定输出的or距离一远直接划水的。
不论什么装甲都有稳定输出的or装甲太厚就打不动的。
不论对方是谁都可以高爆弹的or切弹种就弹幕吵架的。
……
不知道各位是否已经可以对号入座了呢?
这里往往会被人忽视的是,队友对敌方的限制,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当对面和你1v1的时候,以及你在3v1,把对面架的动不了时候,命中系数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能和队友形成夹击合力,拉住交叉,你的命中率自然能上去。配合稳定视野的话输出自然高了起来,你要追求和对面公平1v1,那么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完全输出时间】
能看这些看到这儿的,算是有福了,下面就要说个常常被忽视且很多人不理解的因素。
再说这个问题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前后摩擦的方式,仅仅是为了躲炮呢?为什么比赛中很多船只就算死也要死在自己卡的山呢?
实际上,我们的公式是有互动性的,因为实战之中,人和人,船和船之间的对抗千变万化——这就带来了完全输出时间的巨大差异。
这个数据是个互动的数值,是一个空间和时间的组合概念。你需要考虑的是,①生存压力和仇恨值,②输出位置,③齐射角和防御姿态,④维持相对位置的窗口时间
这几个里面一定有你不理解的,我来解释解释
接上文,10km的得梅因,面对雷神,蒙大拿,勃艮第,黎塞留这些不同的战列舰一定有不同的压力吧,甚至姿势都不同,你能真正摆出齐射角站在对面脸上拉屎撒尿的也就黎塞留之类。
同理,一个20km输出的莫斯科,站着不同,只卖一个头,又有多少人想要打击,又有几个战列舰愿意花时间处理呢?仇恨值可以和上文同日而语吗?
换句话说,你就是要找更好的输出位置,雷神征服者之流,站在那儿都可以给对面喷he,而一个勃艮第,你想要用ap弹在质量局中打出输出,就必须要时刻考虑走位拉交叉。这个和得梅因奥斯汀雷达桃等船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你投射量很高,但是你如果什么时候都在开炮的话,你是走位太完美?还是对面太下饭了?凭什么,又有什么必要呢?
而有些船,由于自身装甲结构的问题,或者距离位置因素的影响,是不能长时间齐射的,比如大选帝侯和波美拉尼亚这样稀烂齐射角的推进船,你又要打副炮齐射又要主炮齐射,还想多活儿一会儿的话除非对面火力太少,不然就是在送,不如老老实实放弃齐射多走几步。
卡山位置,也是有卖头山和齐射山的区别。再比如有些公海输出船,西雅图,象(藏王),伍斯特,受制于齐射角,面对地方战列舰根本不能长时间齐射,理论投射也就是形同虚设,绝对不能按照理论值计算。
反之,如果一个20km的大和,在没有人针对的情况下,竟然在一直卖头射击,那建议你可以直接把她拉入黑名单。
而如果她胆敢在8km以内敌军单个战列面前摆个齐射角的话,被爆1号炮塔致命弱点,那你也可以把他拉入黑名单。
翻译一下,能站得住,才能有输出,能站着还把齐射角打出来了,那才是完全输出。
能更早的到输出位置,或者对于输出位置的要求很低的话,那么你的输出时间才能变长。这些都是要计算的时间,而很多船,为了凑齐这些条件所花费的时间,比正经输出的时间长多了,所谓的走位1分钟输出20秒就是这个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说,很多高理论投射输出船只,一整局输出比不过低投射船是很正常的。你虽然输出量大,但是你时间短啊~
最后,更是重量级,《维持相对位置的窗口时间》,回收之前的提问,为什么前后摩擦这个技巧相比5年前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因为很多公海上的输出位置是固定的,你只要走开,就会丢失输出时间和位置的窗口,很多卡山的船所要架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你不在那里就发挥不出作用,所以你必须在保持输出的情况下不丢失位置。这也就是许多船打着打着就摩擦了起来的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人脑是有极限的,很多时候不能同时思考走位,躲炮,射击,防cv,防鱼雷等等,所以前后摩擦有时候也是一种剩下一些脑子,专注于输出的方式。
从敌军的角度思考,如果想要避免被某一个固定位置的人输出到死,只要你能保证自己有离开位置的能力即可。结合实战就是,许多莫斯科,斯大林玩家一开局就走到了会被亮到死,打到死,自己没有任何挪动空间的位置,在队友无法配合到的情况下直接交了一血,追究原因的话,就是给了对方一个塞满了的《维持相对位置的窗口时间》,安能不败?
综上所述,完全输出时间,是一个常常被忽视的概念。你能不能够找到更长的输出时间呢?有没有从这个方向考虑?
可以说,【理论投射量】【击穿系数】【命中系数】都是死数据,只有这个找时间空间的,是活玩意儿,是【个人能力】最本质的差异体现。打好输出的核心,就是寻找和创造输出环境。
【个人能力】
最后还有一点,也是非常玄学的一点,而这绝对不仅仅看的是绝对意义上的会不会玩。更是要考虑①场外的信息获取,背板能力,②游戏中的操作能力,③你与队手的水平差。
上文,我曾提到,“而如果大和这样的船,胆敢在8km以内敌军单个战列(不被交叉等限制)面前摆个齐射角的话,那你也可以把他拉入黑名单。”
为什么呢?因为在2021年,如果还不清楚这一级船头六边形(八边形)的装甲结构的话,实在是太遗憾了,就算其他条件都一样,你在信息获取和背板能力上不行的话,自然实力一大截。什么船,有什么装甲结构上的弱点,炮有什么机制上的特色,都是需要你在对局中时刻注意的。
游戏中的操作能力,我就不多说了,比如某些主播一直会接雷,万磁王体质那就没办法了。
最后,也请大家明白,正如许多moba游戏一样,在白银面前,黄金就是大神,在最强王者面前,钻石高手也是垃圾。由于游戏匹配系统的不完善,常常出现跨级吊打。并不是因为你或者对方菜的不可救药,有时候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只不过对线了一个海王级别的选手。反之亦然,就算你是一个新人,只要对面更加下饭,你也可以成为战神。
洋洋洒洒将近四千字,这个公式:
真实输出 = 理论投射量 * 击穿系数 * 命中系数 * 完全输出时间 * 个人能力系数。
希望大家能够记住,或者内化,形成自己的理解,核心的一句话是,【理论投射量】【击穿系数】【命中系数】都是死数据,只有这个找时间空间的【完全输出时间】,是活玩意儿,是【个人能力】最本质的差异体现。
你需要从多方面立体地去理解船只之间的差异。从而扬长避短。寻找和创造最适合的输出环境,在这个游戏中,投射量越高的船,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是苛刻。在看视频和攻略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去看,他们面对的是什么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如何破局,如何凑集相应的条件,才是关键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