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答案】2017年安徽A卷(渝津鄂湘可参考)
第一题
根据资料3,概括当前社会上求快风气产生的原因(15分)。
要求:全面、准确、简明、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中指答案】
转型期社会变革加快,利益结构调整,个人经济地位重构,对未来前景不确定导致求快风气产生,具体而言:
外部原因:1、城市进程的不平衡性导致人口拥挤,就业市场竞争激烈。2、互联网时代带来海量信息、各种诱惑和高速生活方式。3、城市生活成本高、难立足,缺少父辈外援。4、国家现实需要加快发展速度
个人原因:1、快速高效的观念深入人心。2、社会求快氛围下的从众心理。3、压力大,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和平衡点。
第二题
给定资料7介绍了D公司应对车市“发展新趋势”取得成果的一些做法,请从中归纳出若干条经验,以供其他企业借鉴。(20分)
要求:(1)分成几个方面,以“在……方面,……。主要体现为……的表达”的表达形式,分条列出;(2)准确全面,简洁明了;(3)不超过300字。
【中指答案】
从要素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对企业体系全面优化升级。
1、在品牌建设方面,升级自主创新。主要体现为引进最新技术的国外品牌,以更具时代感、互联气质、年轻化的品牌赢取用户。2、在产品营销方面,注重用户体验。主要体现为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市场迅速响应,根据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制定相应营销计划;提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将先机转化为市场优势,形成新的市场增长点。3、企业管理方面,提升全价值链体系竞争力。主要体现为整合各类资源,增强每个工作环节协同效应,让所有部门共同发力,实现体系竞争力的最大化。4、人才体系方面,实施全面提升战略。主要体现为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性设计培训项目,打造核心关键人才团队,挖掘年轻人才。
第三题
为推进休闲生活旅游城市建设,A市政府准备召开市民代表、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市长将在会上作开篇讲话,请你结合资料1和2,为市长草拟一份会议讲话提纲(25分)。
要求:切合主题,内容具体,有针对性;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结构完整;450字左右。
【中指答案】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从紧张的节奏中解脱出来,享受闲适。这种观念是社会更加成熟自信、文明进步的表现,同时也成为我市加快推进休闲生活旅游城市建设的思想前提。
我市作为一座以旅游立市的小型城市,“打造休闲生活旅游城市,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构想,是基于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合理规划。打造休闲生活旅游城市,能够推动我市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能够让游客和本地市民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各种便利,能够让大家过上一种健康闲适的幸福生活。
为推进休闲生活旅游城市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是科学规划建设。市工作专班要深入调查研究,重点围绕我市旅游资源,将现代化理念与传统生活方式相结合,加强规划设计,进一步打造“四季如春、休闲养生”的旅游生活城市。二是尊重客观现实。职能部门工作要工作精细、考虑全面,以现实为基础,尊重公众的选择权,让公众真正感受到好处、享受到便利。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多种形式听取市民代表、专家学者、相关利益人群的意见,让城市建设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产业发展、生态文明。
第四题
参考给定资料,以“平衡”为话题,自拟标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章(40分)。
要求:立意明确、思路清晰、语言流畅;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1000—1200字。
【材料梳理】
材料1、2:城市建设在经济、宜居的平衡。打造休闲生活旅游城市,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倡导休闲生活,要以现实为基础,尊重公众的选择权
材料3:政府、个人要平衡社会求快风气。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不在于刻意放缓发展节奏,而在于防范快速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失衡。政府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更畅通更多元的发展通道,减轻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同时,个人也要积极调整心态,特别是年轻人初涉职场,要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平衡点,留出空间去调整身心状态,审视事业的计划和目标,体会人生的意义。
材料4:城市建设的平衡。泰山慢谷的建设摒弃了将慢城建设等同于旅游开发、旧村改造的传统模式,创新提出了“景区、园区、社区、乡村”共建共享的模式
材料5:企业运营要平衡速度和制度。J集团无暇顾及细节管理与体制更新,风险控制机制也没有及时完善,成长节奏被破坏
材料6:企业运营中快速和慢速的平衡、快速与转向的平衡。他们在摸索中国市场规律,调研中国人的口味特点,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架构。等到K公司的经营体系完全与中国市场磨合适应,扩张才突然加速。主动降速不是急流勇退,而是在为下一步的跳跃做准备。以退为进,有了助跑,才能跳得更远。
材料7:从‘要素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对企业体系进行全面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快’与‘慢’的平衡,以更稳健、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姿态。
教育上要注重知识与习惯、兴趣的平衡。学前教育也应该有科学的规划,让学习内容和成长阶段相适应。这需要家长保持平和的心态,也要求教育机构的科学引导。
社会心态(个人):生存和幸福。(人也要积极调整心态,特别是年轻人初涉职场,要学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和平衡点,留出空间去调整身心状态,审视事业的计划和目标,体会人生的意义。)自我和从众。(如果周围人都在加班,你早走了就显得很特别) 政府视角。(政府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更畅通更多元的发展通道)
城市发展:现代化理念与传统生活方式(功能与民意)、发展与精神文明。
经济(企业):速度与质量、 速度与管理、 眼前与长远(人才)。
【作文提纲】
树立平衡理念 促进全面发展
新常态迎来新发展,新发展需要控平衡。传统文化中讲求“中庸之道”治国处世,当前新常态下亦要以平衡理念实现全面发展。而现在社会转型期中,“失衡问题”不在少数:考证族、加班族成为折射民众焦虑心态的压力计,出门堵、雾霾天成为城市生活的新标签,房地产、赚快钱成为众多企业的生财道。这些问题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长此以往将为新常态下的发展埋下隐患。因此,应在各领域树立平衡理念,促进全面发展。
平衡是社会心态的稳压器。
平衡是城市建设的基坐标。
平衡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