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23考情
西南财经大学
(024)人文与艺术学院
055200新闻与传播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于2015年开始招生,学院同年成立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该所作为以跨学科、跨专业为特色的,业界人士广泛参与的开放式新型科研单位,致力于以新闻学、传播学为核心,融合其他多门学科理论,着重关注应用新闻、理论传播、国际传播、影视传播、传媒经营等领域,特别是财经媒体、媒体产业和新媒体经营等方面的研究。
23复录情况
国家线:363//54/81
校线:365/54/81
院线:367/54/81

复试内容复试一般包含专业笔试、面试、外国语测试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专业笔试、面试、外国语测试成绩每项满分均为100分,按比例折算后计入考生的复试成绩,整个面试时间原则上每人20分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的面试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1.专业笔试。满分为100分,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科目与招生简章公布的一致。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加试两门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形式为笔试,加试时间3小时,每科100分,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专业面试。专业面试形式一般为抽题回答,每名考生抽题回答不少于2个问题,时间原则上每人10分钟。
3.外语测试形式为听说能力测试。外国语测试形式为英语听说能力测试。外语测试形式一般为抽题回答,每名考生抽题回答不少于1个问题,时间3分钟。
4.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
复试综合成绩计算办法综合成绩由初试部分和复试部分构成,满分为100分。
综合成绩计算方式:综合成绩=(初试总分÷5)×70%+复试成绩×30%
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40%+复试专业面试成绩×40%+复试外语测试成绩×20%
复试后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予录取
(1)复试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予录取。
(2)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加试科目成绩未达到60分的,不予录取。
(4)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录取。
为什么考研
一是经过本科四年的生活后,对人生规划有了清晰的认知。在开启本科学习之前,我并不清楚自己所感兴趣的专业到底是什么,未来的职业规划也是模糊的,但是在本科的学习过程中,越发明确我的生活和未来不属于本科所学专业,本科专业自然有其优势,但并不是我所爱所向往的专业。
二是个人的性格和喜好决定的。我是一个对于外在事物充满好奇,追寻未知和新意,这样的性格也给予了我创新思维,
与此同时,我本身对于语言的表达、信息的传递这类工作就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作为一个喜欢网络冲浪的社交媒体爱好者,我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群体认知偏差的问题,而许许多多的“群体分化”都是由于传播隔阂的存在,以及集群情绪的存在导致,互相不愿理解,可以歪曲、进行信息幻想,正确的传播实践可以帮助这类问题的解决,而新闻传播这个专业契合了我对未来和人生的追求。
三 且总结为共情吧 我想我现在的阅历和格局还无法承受“人文关怀”四个字的重量。
当我观察世界的时候,每每看到现实世界糟糕的一面,看到事件之中主人公的困境,共情让我产生的愤懑和心痛难以言喻,当各种情绪交织涌上心头时,我不愿只做一个旁观者来围观他人的遭遇,新闻与传播专业为我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让社会看到问题,为更多困境中的人们发声,促使世界向美好光明的一面发展。希望接过新闻史中那些新闻人手里的接力棒,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所以想用新闻与传播的角度观察这个社会、理解这个社会、回馈这个社会。
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
按“学校级别-难度(报录比、考试范围、个人能力)-地区”的逻辑进行了仔细的斟酌,最后选择了西南财经大学。由于第一年学习知识范围和扎实程度为二战奠定了基础,所以第二年并不费力。
省流版:按“学校级别-难度(报录比、考试范围、个人能力)-地区”仔细斟酌,各大社交平台、学长学姐、微信公众号、院校官网信息利用起来。
专业课备考建议
①个人复习经验
背诵部分
背诵在我的新传考研学习过程中,可称之为“快乐减少剂”、“霸王脱发剂”和“精神萎靡素”。我真的很讨厌死记硬背,但是又没办法绕开背诵这个难关。埋头背吧,一遍会比一遍简单。
提升高度
1、论文版块
论文的阅读,个人是按不同的版块通过很多论文并结合各路资料的整理、吸收,做成不同板块的思维导图,这个对我来说很有用,因为每一个点都是自己吸收整理归纳的,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印象也非常深刻,可以说是我的思维集锦,为我后期的论述立大功。这个集锦是第一年6月(我开始的比较早,但个人觉得什么时候开始读不必强求,也不必因为其他人进度快而焦虑)开始整理的。
论文大概也是6月开始读的,论文中有用的论点和好的语料我都会积累下来。但是才开始读论文时,存在抓不住重点、不会筛选高质量论文和阅读速度慢的问题。
2、各大推文
四处的推文很多,在进行信息消费的这个过程中需要朋友们保持良好的媒介素养,选择几个跟就好了,避免在“本来就够烦了”的心态上产生“烦上加烦”的信息焦虑。
②复习建议
第一年4月左右,我已经把所有参考书目过了两遍,第二遍过完保证所有基础知识都完全理解了(衡量是否完全理解,就看是否能不翻书,将知识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4月-等专题笔记出来的时间里,我看了一些课外书。
我个人是根据参考书目,进行了思维导图的整理的,每一本我都按章节、小标题进行了梳理。本来以为真的可以物尽其用,起到帮助背诵的作用,but我所做的思维导图更多是按书本的目录、小标题照縢一遍,后续背书也是按专题笔记背,所以这个思维导图对我个人而言,是有点浪费前期时间了。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内容梳理作用,把新传杂糅的知识点变得清晰明了,至于怎么取舍就看大家的时间安排了。
③参考书目(23考研只公布了大纲,没有公布具体参考书目)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考题类型主要为简答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重点考察考生运用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针对各种新闻传播现象提出独到见解的能力和从理论高度进行解读的能力。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考题类型主要为简答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重点考察考生对各种媒介形态中的新闻生产的技术要求及新闻传播规律的认知,对具体新闻报道案例能够进行分析、辨别、解读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