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游戏本地化2】闲谈国乙男主的海外版名字,你猜和泉景和Gavin分别是谁?(中>英/日)

2023-07-18 00:28 作者:若涯qwq  | 我要投稿

【游戏:恋与制作人,未定事件簿;语种:中>英/日】


不同于《原神》璃月角色的英文名全是拼音(如胡桃叫Hu Tao),日文名多为原汉字的日语音读(如烟绯叫煙緋enhi),国内乙游的海外版男主名都有不同程度的本地化(当然,不包括查理苏Charlie罗夏Rorschach艾因Ayn这类本身就是译名的)。

 

本地化程度偏低的像《恋与制作人》:

李泽言:Victor,ゼン(Zen)

许墨:Lucien, シモン(Simon)

周棋洛:Kiro,キラ(Kira)

白起:Gavin,ハク(Haku)

英文名就是根据角色人设或名字发音选取的。日文名要不是音读(“白”日语里读Haku),要不就是仿中文发音。这些外文名还是挺有巧思的,像周棋洛的日文名Kira,就是闪闪发光(kirakira)的感觉,白起的英文名Gavin,意思是白鹰、战鹰,也挺符合他的形象。


白起 · Gavin

 

本地化程度偏高的像《未定事件簿》:

左然:Artem Wing,左京·静真(Sakyo Shizuma)

莫奕:Vyn Richter,森月·黎(Moritsuki Rei)

陆景和:Marius Von Hagen,和泉·景(Izumi Kei)

夏彦:Luke Pearce,水无濑·夏彦(Minase Natsuhiko)

其实莫奕的英文全名有这么长:Vyn Richter Vilhelm Richard Albert de Haspran。四大国乙中,只有《未定》给角色起了完整的外文名,这给我的感觉就比较奇妙了。

我看《恋与》里的角色,更感觉他们是中国人,什么Gavin或是Haku就是白起的外文名罢了;但我看《未定》里的角色,看到Marius Von Hagen,就感觉这是个德国人了。

      

陆景和 · 和泉景


这让我联想到另一个有趣的人名本地化案例:

你们知道姜白虎(강백호),徐泰雄(서태웅)是谁吗?


樱木花道 · 姜白虎


这俩就是《灌篮高手》韩文版中的樱木花道和流川枫。当时韩国推行限日令,《灌篮高手》韩版漫画本地化时就把人物的日文名都改成了韩文通用的名字,由于这些名字已经深入人心,《灌篮高手》电影上映时也沿用了这些名字。

 

傅东华在译《飘》时也将外国人名全部译成了中国式人名,比如女一号Scarlett Ohara(斯嘉丽·奥哈拉)翻译成郝思嘉,女二号Melanie Hamilton(梅兰妮·汉密尔顿)翻译成韩媚兰,男一号Rhett Butler(瑞德·巴特勒)翻译成白瑞德,男二号Ashely Wilkes(艾什利·威尔克斯)翻译成卫希礼。几个美国南方的大庄园主变为“郝家”、“卫家”、“方家”、“汤家”等。


人名异化与归化哪个更好看法因人而异。有人觉得郝思嘉这种归化译法少了异域风情,破坏了原文的意境,也有人觉得英译的外国人名常用就那么几个字,还总是又长又难记。

当代图书译者在翻译时,还是倾向于音译的,参照新华社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最为保险,或是使用贴近角色的谐音字也可。这样做有利于统一译名,也便于保留角色的国别民族信息,比如咱知道“xx娃”就大概率是俄国姑娘,名字中带“冯”的就大概率是德国人。

当然,译者也可以采用傅东华先生的归化译法,只要编辑团队认可就好。

 

言归正传,说回乙游。乙游男主没有指向特定国别时,可本地化性就高一些,在出海时可用目标市场的语言为角色新定一个名字,这相当于把角色身份转变为了目标市场本地人。Marius Von Hagen就是德国人,和泉景就是日本人,只有陆景和才是中国人。这其实和给Scarlett起个中文名叫郝思嘉不是一个性质。

《未定》采用这种人名本地化策略,想来是这样做更有利于推广,而且这是上游的IP策划考虑的事,和咱下游的本地化民工关系不大。但细想还是有些别扭,咱打日乙欧美乙不都在攻略外国男人吗,为啥不能让外国妹子沉醉于二次元中国男人的魅力呢?

 若涯

2023-2-16

【游戏本地化2】闲谈国乙男主的海外版名字,你猜和泉景和Gavin分别是谁?(中>英/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