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综合改革后的市场变化

车险综合改革明天19日就在落地执行,根据实施细节和保险公司的宣导,对市场的变化有一些体会。
确定的变化
条款简化、保障更广、保费降低。
保险公司经营费用从35%降至25%,赔付从65%提升到75%
没有统一的价格了,高手续费高报价,低手续费低报价。
解读:
以往高手续费肯定遏制,控制在标准费用中,以往收单、过账类型的中介代理第一波转型。
没有过账,没有垫支压力,佣金结算及时,有利于从业人员。
对车主不返佣了,拼服务。
以往4S购买新车强制购买保险不打折,综改后从保费获利降低;
车主出险肯定增多,4S给保险公司带来的定损成本偏高。将来的维修会向专业综修厂转移。
业务人员的保费产能下降,利润下降,一些仅赚取手续费差额的专职从业人员将转型。市场将净化。
优质维修厂有后市场补充利润,车险销售前景向好。
加强发展非车业务已成趋势。
不确定的变化
综改前中介,外包电销团队给保险公司贡献的保费规模比例不低,这些渠道如果没有足够利润空间,如何生存。
保险公司机构老总对业绩的考核还是存在,那么上面这些渠道如何处理呢。从25%的综合附件费用中抠出来怕是有点难,呵呵!
保险公司自身建立电销队伍也存在难处,体制内的管理成本会比外包偏高,一个电销坐席成本行业平均值为保费8-10个点。
没有入编机构的电销队伍,从业人数及保费规模都不小哦,据说仍然会给与支持活下去。
维修厂为了客户资源与定损级别,也希望建立电销提升保费规模。他们的难点是没有人才,队伍规模小。
。。。。。。。。。
接下去的半个月,大家都是雾里看花。
保险公司是行业的主导,总会指一些路出来让大家走的。

我是一个做车险软件研发的,必须关注客户行业变化,帮助客户提升效率。
--- 成都启点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