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时间决定不同效果!4类人不宜散步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大家常挂在嘴边。
“百步”只是一种比较虚的说法。一些老人家,饭后喜欢结伴出门溜达,岂止百步走,经常一走就个把钟,甚至几千步都有,觉得这是一种不错的锻炼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饭后我们到底要不要“百步走”呢?
金小花先说结论:因人而异,动静结合,才是上策。
1、久坐不动的人饭后要走
人们常说的“饭后百步走”是指散步,长期坚持散步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它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等。
需要注意的是“饭后百步走”比较适合平时活动较少,特别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这些人如果饭后散步20分钟,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并且“饭后”是在进食完20~30分钟以后,而并非指饭后立即散步。
2、饭后不走也有道理
提倡“饭后不要走”也有道理,从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来进行初步消化。饭后适当休息一下,胃肠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
特别是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如果饭后胃肠血液供应不足,会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你也许认为散步是如此简单的运动,身体不会有太多变化。
金小花推荐:金天格胶囊(具体症状请遵循医嘱食用)
具有健骨作用。用于腰背疼痛,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等症状的改善。
其实,当你开始迈开腿,散步一小时的时间内,身体便会发生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变化。
1、饭后第1~5分钟:关节释放润滑液
在这5分钟里,人体每分钟燃烧5千卡的热量,是坐着等静止状态下的5倍。同时,为支持运动,身体开始从碳水化合物与脂肪存储中获得更多燃料。
2、饭后第6~10分钟:血管得到扩张
心跳增加到每分钟约140次。随着步速的加快,人体每分钟燃烧的热量达到6千卡。
血压会轻微上升,但身体会释放能扩张血管的化学物质来抵消这一潜在危险,更多的血液和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正处于工作状态的肌肉。
3、饭后第11~20分钟:激素分泌量上升
体温不断上升,靠近皮肤的血管扩张以释放热量,你会开始出汗。
伴随着轻快的步伐,人体每分钟燃烧的热量达到了7千卡,此时的呼吸可能会变得稍微有些艰难。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量上升,以便为肌肉输送能量。
4、饭后第21~45分钟:更多脂肪燃烧
此时,你会感觉精力充沛,随着身体张力的释放,大脑会释放出让人感觉良好的内啡肽,你会开始放松。
由于有更多的脂肪得到了燃烧,胰岛素分泌量开始下降,这对体重过沉的人或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个极好的消息。
5、饭后第26~60分钟:肌肉开始疲劳
散步快1个小时,你的肌肉可能会感觉疲劳,因为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存储量减少了。
当你冷静下来时,心率和呼吸都会放缓,尽管之后燃烧的热量有所减少,但依然多于锻炼前,这种较高的热量状态将保持1个小时。
哪几类人群不宜饭后立即散步?
1、冠心病、心绞痛的人。
进食后立刻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有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最好餐后1小时再散步,每次半小时,注意步速不要过快。
金小花推荐:乐脉片 (具体症状请遵循医嘱食用)
主治行气活血,化瘀通脉。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眩晕、胸痛、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多发性脑梗塞见上述证候者。
2、有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人。
饭后立刻散步会增加胃肠蠕动,吃进去的食物对胃壁产生刺激,不利于胃黏膜修复。
3、贫血、低血压的人。
饭后大量血液都供给胃部了,散步时很容易造成脑部相对缺血,出现头昏、目眩,甚至昏厥。一般来说,这类人可选择早起散步。
4、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
饭后最好静坐闭目养神10-30分钟再散步,马上散步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高血压患者散步时最好上身挺直,否则可能压迫胸部,影响心脏功能。走路最好前脚掌着地,不要后脚跟先落地,否则会使大脑处于不停振动状态,易引起一过性头晕。
金小花推荐:金花®盐酸二甲双胍片(具体症状请遵循医嘱食用)
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金小花提醒:
散步是很好的养生良方,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功效也不同。
值得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注意技巧才能走出健康、走出长寿!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