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许可证办理流程和办理条件
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经验分享(二)-进阶帖 思想起义 食品论坛 2023-03-18 12:00 发表于山东 食品论坛食品伙伴网旗下公众号。食品论坛,食品行业知名网络社区。http://bbs.foodmate.net 6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食品论坛·大讲堂】终端市场采样技术讲解 去年在上一份工作离职前,恰逢公司迁址、更名,为新公司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注销旧许可证、海关备案等,初步积累了一些办证经验,分享了一些经验,详见: 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经验分享(一)-小白帖,看完谁敢说你是小白 之后换了一份工作,以为可以专心体系管理方面的工作,谁知新工作作为初创企业,许可证都没办全,何谈体系?然后就开始了漫漫办证之路,半年时间,协助七八家工厂办了三四十个细分类目,有了一些更深的体会,那么分享给大家一些进阶心得。 本帖分享仅适用于正常途径办理、从专业角度的一些思考和避坑指南,如果你老板跟领导熟的不得了、厂房还没建完许可证就送过来的企业,快别往下看了,赶紧去给领导买烟!相信还是有些企业需要正常途径办理的,那么接下来开始真正的正文: 01属地监管原则2021年之前,一直在上海工作,接触到的也只是上海的监管状态,而目前的公司工厂在全国各地,西南、苏北、浙江、西北都有工厂,经历了各地不同办证过程、看到各工厂办理回来的许可证样子,才真正充分体会到“属地监管”的含义,各地要求差异性非常大,通俗的讲就是“管你的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对于审核细则的理解、食品生产许可证分类目录的理解、以及特殊产品的归类都是不一样的。这里举几个例子,比如有的省份是要求企标必须通过卫健委备案的,而有的省份在做SC审核的时候只要企标在企业标准化网站上备案了即可;对于执行QB/T 5471菜肴制品的产品,有的省份理解是方便食品类目下,而有的省份可以申请在3101下面作为其他食品,还有的省份要求作为罐头食品;同样具有“方便面调味料”资质的公司,有的城市允许卖单独的料包,有的城市就只让用在自己的方便面产品中;对于产品能否分装不同省份也给出过不同的答复;对于自热火锅重庆发证有自己的要求;广西鲜湿米粉有自己的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尤其对于新品类的SC申请前,一定要与当地监管部门做好充分的沟通,通过对产品状态的描述、产品工艺、产品执行标准等,与监管老师确认到底申请哪个细分类目更合适。那么就引出第二个问题: 02审核前如何咨询确认?对于有钱的公司可能会请咨询机构,来协助判定产品执行标准、编写SC申请资料,但是我想说这只是解决眼前问题,企业中是非常有必要聘请真正懂得SC分类意义的专业人员,很多时候机构协助你做的是短期、一次性、协助性(跟政府搭上关系)的工作,而不会为企业长期的发展规划、立足于工艺更多可能性的角度给企业申请SC。在决定申请SC之前,企业有必要做好长久的厂房用途规划和品类发展规划,因为每一次的硬件变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而在VUCA时代下,快速发展型企业也很难拘泥于同一品类的产品,因此把产品定位在什么品类下面,有限的硬件如何充分利用,还是非常有技巧的规划。回到外部沟通上,如何与市场监管沟通确认?大部分企业可能直接联系日常监管的老师,询问审核原则、申请项目等,但是真正审核的时候会发现,SC审核组成员一定不是日常监管老师,一般SC审核员是区里或市里专门统筹的一些老师,是专门的科室管理发证,也就是说发证和日常监管是两个部门在管理,因此,建议不要听信一家之言,在咨询日常监管老师的理解后,最好再跟市里或区里负责审核的科室老师,咨询下他们的理解,避免在临近审核时得到天差地别的答案(此类事件确有发生)。日常监管部门,一般是监管所级别的,鉴于目前的市场监管局人员是由原来的工商、税务、质监局等多部门合并过来的,有些地区不乏非食品专业的老师在做日常监管,真的可能给到不专业的、离了大谱的答案,因此主动向更高层级、更专业的监管部门确认是十分必要的。 03申请类目规划——未雨绸缪,能大则大,能泛则泛 对于申请明细的规划给两点建议: A.最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明细,是2020年2月发布的,列明的品种按照具体的类目申请,而在SC分类中,还是出现很多“其他”和“具体品种明细”这类,这类说白了就是可以自己起名字的类目,尽量写概况性的类别,如“畜禽肉及其副产品”这类概况性的类目名称,我司曾有小可爱申请了“卤猪耳朵、卤猪尾巴、酱猪肘”这类神奇的类目,当公司要做新品时,真是哭天抢地地又忙起来了增项,当然有些监管地区可能不允许明细里面写的太泛泛,所以这只是尽力争取的一个方面,最终还是回归于“属地监管”这个原则下; B.不要拘泥于短期生意需求,把同品类的一并全部加进来,工艺类似的明细产品,一次性尽可能多的都增项进来,比如你们公司目标产品是速冻包子,那么工艺差不多的饺子也搞进来;比如糖果巧克力的分装,管他巧克力还是代可可脂巧克力还是巧克力制品,统统申请;再比如干制蔬菜的分装,管他热风干燥还是冷冻干燥,统统申请下来;如果目标是食用菌罐头,那么不要吝啬试制样品检测费用,能增的蔬菜罐头统统加进来;要申请炒豌豆的分装,也当然要带上炒花生……。 04审查细则关于审查细则目前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大多数还是06版的,部分审查细则在17年更新过,最新的分类目录还没有对应出过审查细则,相信接下来应该会配套提供更新的审查细则。在审核现场会看到有些老师拿着一本内部、未正式发行的培训教材,也就是06那版的审查细则。所以遇到一些刻板的老师,或者专业能力欠佳的审核老师,他们不能“基于现场风险评估”的时候,可能还是会回到那本培训教材上去抠字眼,因此对于06版的审查细则还是要仔细研读,尤其对于其中的工艺要求,相关必要的设备要求(比如有些发证要求自动化包装机,那么即使产量低只有手工包装也可能变成不符合项),要按照相关要求准备;而对于试制样品检测,有很多条款已经不适用了,比如质量指标、污染物等,还是要参照最新的GB标准进行相关检测。这里多说一句试制样品检测,大部分检测公司会协助你做检测项目排查,但是你一定要跟检测公司讲清楚,是申请SC证用途的检验,另外,对于一些小城市申请SC,就在当地的检测所检测,他们可能更了解“当地的审核要求”(此处略去万字会被合谐的故事,概况来讲就是:被审核老师吐槽,有必要送到上海检测吗?咱们这儿没有检测公司吗?这SGS是什么公司啊?……险些我要吐血而亡,尬到怀疑人生……) 05申报材料注意事项申报资料的几块内容,各省份大概内容与上海市的相近,需要详细了解基础内容的,请移步至我2021年的小白贴。在其他省份比上海市多的一个资料是食品添加剂清单(多省份均需要)和供应商清单(浙江某工厂需要过),对于分类明确的食品想必直接参照GB2760就好了,而对于有些新型食品(如执行企标的),以及在GB2760中分类和许可证分类对不上的产品,在申请许可证的时候,可能会使用到的添加剂一定充分评估,可能用到的都申报进来,避免之后用到了申报时没有申报的限量添加剂,而后面对于添加剂的理解不一致,被判罚的情况。 06申报后材料的保存很多公司办完许可证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资料就扔在一边了,殊不知这是给下个品控留个多大的坑……食品生产许可证申报资料一般准备3份,2份上交,1份自己留档,一定要留好了哦,因为下次变更或者增项的时候需要呀~~~肯定有些公司觉得拿到证只要生产的类别没变,都可以任意改造了~~其实产品执行标准、主要设备、厂房布局等等,只要有重大变更,按照要求都应该进行变更申请的,往往有些公司就这么违规操作着继续了,然后下次增项的时候或者日常监管的时候老师说:"怎么跟上次申报的时候不一样了呢?”,然后厂里的人面面相觑,挠着头说:“上次啥样的……”“上次XXX办理的,他离职了……那给他打电话问问吧……” 前两个月我还接到了上家公司老板的电话,问我去年申报的时候一楼车间是什么布局,我告诉他上次申报一楼布局图上是仓库…… 本次就先分享这6条经验,欢迎大家交流~~~还有什么tips分享给同行,欢迎大家留言补充呀~~网友讨论 wrh917 现在生产许可基本上都下放到市一级了 思想起义 有的地方是区里来审……经济开发区那种,游离市里管辖范围之外,政府对于分类的理解,奇葩到不行…… 东海钓夫 总局不积极,地方各自理解,这是最大的问题,只能认清形势,按他们的要求办。 这还不是最吐血的,最吐血的审核员各自理解,也遇到过按照细则抠字眼的。 xieguanglong 其中有一条很认同,SC申请样品检测一定要在当地检测,这其中的东西不用多说。带来很多便利。 14795546112 疫情之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人员都被抽壮丁去做疫情防控了,审核的组长好多从那种不是很了解某类食品的机构或者学校里面选出来的,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某类食品一点都不了解还会提出一些抠字眼的细则里面的东西,没有结合新的产品标准甚至还有问我们产品选择的标准是不是不合适的,搞得我们现场很尴尬,指出肯定要指出,但是这样又担心当面拆组长的台万一他给我们穿小鞋怎么办 深圳始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服务范围 :国内外商标注册、国内外商标买卖,国内外商标异议、国内外争议申请、驳回复审、异议复审、争议复审,及相关答辩,国内外专利申请,国内外公司申请,国内外版权登记等,擅长商标行政诉讼,商标侵权诉讼、亚马逊侵权,版权侵权诉讼等诉讼案件。承接中国驰名商标培育、认定,省著名商标评定,高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