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宫十五周年】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依然热爱凉宫?


一亿人的凉宫春日
“我是来自东国中的凉宫春日。我对普通的人类没有兴趣。你们之中如果有外星人、未来人、异世界人或者超能力者的话,就尽管来找我吧!以上。”

顶着一张臭脸,凉宫春日由这标志性的开场白爆炸式地宣告了她的降临,一时横扫acg界。而时间如白驹过隙,自《凉宫春日的忧郁》2006年四月二日播出,已过去了整十五年。十五年间,数千部动画播出又完结,绝大多数在一时风光之后再鲜有问津,但凉宫春日桀骜的身影却不断地刷着存在感——乱序播放、漫无止境的八月在动画讨论社群中始终是津津乐道的话题,团舞、黄发带于疫情期间在推特传染式地传播,凉宫的日常、科幻元素被业界不断传承借鉴,科幻作家筒井康隆因凉宫开始创作轻小说、漫画家藤本树自曝由凉宫入宅;《直观》发售的消息公布后,互联网掀起了一阵狂欢……而这一切,甚至发生在凉宫系列九年才有新作,十三年内只有两本新书的背景下。

现在,轻小说和动画越来越倾向于快消品,观众们擅长消费也擅长遗忘。对凉宫的长久记忆,实在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是什么给了凉宫春日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时至今日,我们为什么依然热爱凉宫?

让世界更加热闹吧!
一切的一切,始于2003年谷川流的投稿。凉宫系列是在轻小说界极少见的,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在日常中融入颇为复杂自洽的科幻元素的作品。在优秀的文笔和创意的支撑下,《凉宫春日的忧郁》2003年一出版便拿下此前五年留空的角川SNEAKER大奖。在2006年《忧郁》动画化时,凉宫系列已有七作,颇负盛名。
有着一个故事够硬呼声很高的原作,京阿尼在制作06和09版《凉宫春日的忧郁》时,却是相当放飞自我,很多操作极有试验性,导致动画最终的观感极其独特。可以说,凉宫的两部TV动画提供了绝无分店的观看体验。

两部动画在形式上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创新。片头放出超监督凉宫春日,到片尾,又莫名其妙是一段魔性的舞蹈;06版打乱剧情顺序播放,第一集劣质小短片劝退效果拔群,紧跟的未来人、外星人展开也看得人一头雾水;后来问及乱序播出的原因时,监督大言不惭;“因为很有趣,如果是凉宫春日来制作就会这么干吧”;09版毫无预警连放八集一模一样的剧情,粉丝哀鸿遍野,制作组只淡淡地回了一句“要体会有希的心情”。动画从形式上就开始贯彻春日的蛮横和恶趣味,越过剧情尝试直接与观众沟通。而制作组的用心得到了回应——面对史无前例,到现在也没有后人的操作,观众们买了账,不仅BD销量爆棚,更有不少观众开始以团员自居,团舞一时跳遍世界各地。这些特殊之处成为了过硬动画质量外锦上添花的meme,成为了凉宫粉们的独家记忆。

而在“整活”和科幻的外壳之内,凉宫春日立足于青少年普遍的欲望,甚至说焦虑之上。不讲道理的“春日主义”能有诸多拥趸,是因为它能够引起普遍性的共鸣。
凉宫春日变得特殊的转折点,是在一次球赛后,面对满体育馆的观众,她怀疑起了所经历的一切——那些我珍视的,认为独一无二的快乐的事,是不是也在被人海中的许多人经历着?“我”是不是根本一点也不特殊?我的生活是不是其实很无聊?
我们都会在少年的某个时间点,认识到自己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位,不是什么天选之子,也没有什么超能力,最后只好部分地妥协于现实:中二病治好了。而与绝大多数普通人不同的是,凉宫春日选择反抗身边的平庸,把自己的中二贯彻到底:肯定也会有人过着真正有趣的生活的吧?那为什么不能是我呢?既然有趣不会自然降临到自己身边,那我只好自己动手去找了——于是,从深夜在操场上画麦田怪圈寻找外星人开始,凉宫春日踏上了寻找“超常”和“有趣”的旅途。
与之对立的,男主人公,也是故事的主视角阿虚在与凉宫春日相遇前,是一个打一开始就不相信圣诞老人,渴望平静安稳的校园生活的“正常人”。很不巧的是,追求平凡日常的阿虚被追求超常的凉宫春日揪住一起创立了SOS团,而凉宫春日的意识真的衍生出了围着她转的外星人、未来人、超能力者;故事前期的样板式展开,就是追求日常的阿虚被卷入SOS团天马行空的活动日常。
贯通这些散漫日常的主线,就是阿虚在SOS团的活动中被春日感染,认可而融入SOS团。重点不是承认结果的有趣,而在于享受追求有趣的过程。春日是否相信超能力者、外星人、未来人的存在?从现实世界的稳定程度来看,她可能更在意和阿虚一起闹腾的时候所见的沿途风景。有趣的事不会自己来,而当你去找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找到了。

阿虚,和屏幕外的我们是容易被凉宫说服的。我们的身边可能没有长门、古泉和朝比奈,但我们的心里一定住着一个凉宫,一个渴望挣脱现实去往更有趣世界的,乖张的自我。
凉宫春日系列能在世界上引起行为艺术般的热潮,能有应援团这样一直坚守的活跃粉丝组织,和她的这份特质是分不开的。毕竟,如果非要说“春日主义”对现实的平凡生活有什么教益——放手去追求你所认为有趣的东西吧!拿出勇气,飞起一脚踹向命运虚掩的大门,让世界热闹起来吧!

不能忘却的《消失》
如果说两部TV动画还有凭形式取巧之嫌,紧随其后的剧场版《凉宫春日的消失》则是堂堂正正地用精致的动画演出和悬念迭起的剧情征服了观众。毫不夸张地说,从应援团里随机点十个人,就能找到十个人来花式赞扬《凉宫春日的消失》。作为凉宫系列的第一个高潮和第一个故事性的高峰,《消失》收束了前面剧情和情感的伏笔,前面所有看似不合理之处都成了铺垫,漫无止境的八月遭了多少怀疑,《消失》就收到了两倍的赞誉。

如何凸显凉宫春日的重要?谷川流答:把她去掉,看之后怎样。
《消失》从开头就构建了一个缺失凉宫春日的平凡世界,而把描写聚焦于阿虚和长门。平日对春日的天马行空感到厌烦的阿虚在她消失后却无所适从,下意识地寻找回归原先世界的方法。在陌生的平凡世界,古泉不是超能力者,朝比奈不是未来人,长门只是普通的高中女生,换了学校的春日也没有神明般的伟力。费尽力气找到逃逸程序的阿虚最终面对着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里不正是我一直期望的,没有乱七八糟元素的平凡世界吗?我为什么想要回到SOS团?

阿虚终于正视了自己的内心——
“被问到有不有趣,假如有人回答不有趣,那他一定是真正的蠢蛋。神经比春日还粗三十倍的神经大条。那可是外星人加未来人加超能力者耶?光有一种就够吸引人的了,还一次备齐了三种有趣的角色!。”
至此,阿虚与春日的分歧告一段落,他选择了有着凉宫春日的世界,回到七夕修正了世界,凉宫系列得以小结。
与之并行的另一条线索,是长门人性的萌生。上百年时间循环中积攒的,名为感情的bug使她搭建了这个没有春日的世界,放弃作为AI的能力,换来的是作为同学和阿虚相遇的机会。从射手座之日到八月再到《消失》,长门在与人类的接触中由陌生的AI成为了一个有“心”和感情的人,成为了SOS团的团员。

时间穿越、世界线交织。线索环环相扣,悬念层层递进。剧本精彩之余,京阿尼展现了极高水准的演出;时长近三个小时,在动画电影中排第二的《消失》丝毫不显冗杂拖沓。压抑而不快的氛围营造、流畅的过渡、情感爆发时精彩的意识流分镜……具体而言,由CV10050933可一窥《消失》的演出魅力。

诸多因素,成就了《消失》这部最受赞誉的剧场版动画。每年的圣诞节或12月18日“消失日”,重温《消失》成了不少粉丝,包括笔者自己的保留节目。虽然主题曲叫“温柔的忘却”,但《消失》和长门炽烈的感情,是凉宫粉丝不愿忘
却的珍贵宝物。

冒险还未结束!
《凉宫春日的消失》给阿虚和凉宫的“日常-超常”对立画下了一个句号,自此,SOS团成为一个无芥蒂的整体。在之后的未动画化情节中,谷川流拓展了凉宫系列的边界。《阴谋》揭露了未来人和超能力者的世界一角;《分裂》和《惊愕》引入伪SOS团,把未来人、外星人、超能力者错综复杂的势力争斗摆上台面,呈现了一个科幻式的谜面和解答;新作《直观》干脆一转风向,拉来推理社员讨论起了本格推理和后期奎因问题(如果想了解未动画化剧情,推荐应援团的“带你看...”系列)。更丰富的内容提出了更复杂的谜题,也展开了更宽广的解读空间和可能性。下一步,谷川流的鬼点子会把凉宫春日带向何方?
凉宫系列就像一盒巧克力,为一个故事的美味而雀跃后,“下一个故事”永远能再次带来惊喜。所以,是自己创作丰衣足食也好,诅咒谷川流在麻将桌上把钱输完也好——
SOS团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们还在期冀,我们愿意等待。


文:分号分号分号
排版:๑ Verwirrt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