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年7月9日省考申论大作文写作思路

2022-07-18 18:59 作者:中指的申论教室  | 我要投稿


2022年7月9日辽宁A卷


“给定资料4”中提到“成长的烦恼总是在成长中化解的”,发展难免会带来新问题,而新问题是新发展的契机。请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思路清晰,语言流畅;(3)总字数1000~1200字。 

梳理材料:


材料4:

充电桩关系到新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

烦恼在于制度、管理问题一波三折。

市场、平台无序,使用体验差。

材料1:

老旧小区是发展的后遗症、民生痛点

针对性举措、政策消除民生顽疾

试点推广民生创新举措,改革成果惠及全民

材料2:

小微企业是发展的基础

贯彻上级政策、量身打造实施方案

数字经济、技术支撑助力企业发展

材料3:

基层文化发展困境(大作文不要专门写文化)

文化供给需要跟上互联网时代、需要迎合年轻人


立意分析:

     要明白题干前半句是联系材料,告诉考生破题的线索;后半句是出题人专门给出的观点,也是文章主旨,因此思考的重点一定要放在后半句。

     “发展”是个大概念,小至一个产业、一个区域的发展,最大可至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材料定位本篇的“发展”范围。材料4展现的是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再看材料1-3,发展从清洁能源扩展到更广视角。

     “问题”“契机”要融入文章中,成为写作的角度。如果仅仅就发展谈发展,就失去了文章的情绪基调和基本观点。题干前后半句都提到了烦恼、问题,因此要把此当做写作的背景、前提。发展要从问题着手,发展中肯定会遇到问题,辨证看待问题与机遇的统一性。这些观点至少要在开头、结尾段中明确提出,更稳妥一些可在分论点中作背景、前提。


提纲:

抢抓机遇 迎接挑战 推动高质量发展

    开头段:从充电桩的烦恼推出产业发展的问题。用航天、光伏等产业在恶劣的内外部环境中发展壮大,辨证说明问题与机遇的矛盾统一性,得出结论:柳暗花明又一村(夜色难免凄凉、前行必有曙光)。当下发展的新阶段、改革的深水区,要抓机遇、迎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分论点1:树立问题导向,补齐发展短板(推荐) / 树立大局意识,提升发展质量:

     发展为了什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老旧小区改造、小微企业扶持)

     发展要有何担当。两个大局、国之大者,聚焦难点痛点重点。

     发展的重点。树立新发展理念,老龄化、数字化、疫情、清洁能源,统筹协调发展。

    分论点2:深化制度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供需侧结构性改革(文化产品、充电桩等例可知,产品供给要适应、满足人民需求)

     放管服改革(电动装一波三折,简政放权,打破行政性壁垒,降低制度性成本)

同时,不打折扣、创新务实贯彻中央决策。

    分论点3:推动创新实践,探索发展路径: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新业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激发企业活力(引导资源整合、营造市场环境、降低发展门槛)

     敢想敢闯敢试(担当创新,试点推广,惠及人民)





2022年7月9日辽宁B卷 、江西省市卷


给定资料4中提到,“村村通”变成了“村村痛”、“村村痛”⼜变成了“村村通”。从“通”到“痛”,⼜从“痛”到“通”, 这样的变化带给我们很多思考。请深刻理解给定资料,联系实际,⾃选⻆度,⾃拟题⽬,写⼀篇⽂章。(40分)

要求: (1)观点明确,⻅解深刻; (2)思路清晰,语⾔流畅; (3)800-1000字。


梳理材料:

材料4:为民服务初心 (思想认知)

材料4:基础设施改善 材料2:人居环境改善 (基础设施)

材料1:民生服务保障 (思想认知)

材料2: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材料3:产业发展 农业 深加工 农旅 全产业链  (产业发展)

材料2:乡风文明

立意分析:题干核心词语为村、痛通、变化。

“村”就是乡村发展,从材料1-3可知,全篇材料没有扩大主题范围,作文主题应立足乡村发展。不建议立足为民服务写。

“通到痛”“痛到通”一方面强调的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更强调事物永远在动态发展变化、发展也是螺旋上升的。所以把写作角度放置到“变”上,比放置到“解决问题”上更贴切、更有深度。


提纲:

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

     李家村的路“通”了又“痛”,“痛”了再“通”的现象,是一本生动的乡村发展图鉴。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从城镇化到城乡融合发展,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时代的发展、群众的期待没有完结,乡村建设、为民服务就没有终点。需要更多从“痛”到“通”的越变越好。

    分论点1:基础设施的变好,夯实乡村振兴根基。“要想富先修路”。从泥土路到沥青路,从3米宽到8米宽,道路的提高让李家村尝到了基础设施带来的生产生活上的实惠。基础建设和新基建、环境整治、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配套

    分论点2:发展方式的变优,激发乡村振兴动能。产业组织模式、农业产业化、产业融合发展

    分论点3:人的素质的变高,打造乡村振兴内核。人是发展的活力源泉,人的素质高低决定农村走向何处。农民的思想观念(被动到主动,痛定思痛追求发展进步)、职业技能、文化素质、




 2022年7月9日江西县乡卷


新民镇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工作入选省乡村振兴局拟印发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汇编,根据给定资料4,为新民镇撰写一份案例介绍材料。(35分)

要求:(1)紧扣材料,内容全面;(2)层次分明,逻辑清晰;(3)不超过600字。

 

     解析:难度低。要注意必须自拟出能表达新民镇如何发展的标题。第3段材料,技术培训和政策机制两者看似孤立,但都是为了提升农户积极性,所以可合成一点。第5、6段材料看似都在写产业链发展,但材料5更偏向立足优势、打造特色、实现创收,材料6则是高大上的全产业链发展,所以可据此分成两个答题点。

     小蚕桑做出大产业  新民镇振兴奔富走出新路子

     开头段:基本情况及发展成果(结合第2段材料)

     技术政策同帮扶,提升农户积极性。

     智能生产作引擎,传统产业提质效。

     立足优势出特色,线上线下销路广。

     布局全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022年7月9日省考申论大作文写作思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