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车丸”能治什么病?溥仪临终前,为何一直喊着:河车丸!
阅读文章前,烦请您点击“关注”支持一下,这样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及分享,又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
华的历史中出现了很多的亡国之君,这些人大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说秦朝的末代皇帝胡亥,被奸臣赵高杀害于王座之上。
再比如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直接被人用被子活活闷死。唐朝末代皇帝李柷,即便让出了皇位,依然被人毒杀。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
诸如此类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纵观这一朝又一朝的亡国之君,清废帝溥仪的结局还是非常不错的。赶上新时代,摊上好时候,溥仪也算是能够善终。

但让很多人想不明白的是,溥仪在临死前却一直痛苦的高喊着:
“河车丸!”
这河车丸究竟是做什么的呢?为何溥仪临死之前都对它念念不忘?
被宫女折磨到崩溃的身体
溥仪少年登基看似风光无比,实际上却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傀儡,没有任何的话语权。登基没几年,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就被辛亥革命的火焰彻底焚毁,清王朝也走向了最终的末日,好在北洋政府依然提供巨资,让溥仪继续享受着皇帝生活。

那么溥仪在皇宫里都干些什么呢?
此时的大清皇宫说白了就是一座监狱,前臣旧部门早已经跑的跑逃的逃,整个皇宫里除了一群宫女之外,便是溥仪和他的嫔妃了。当然了,还有一些整天沉迷于赌钱的太监。由此来看,整个皇宫只有溥仪一个完整的男人。
宫女的身份地位虽然低,但她们也是人啊,也有自己的生理需求,于是这些终日里不见男色的宫女们,便趁着晚上服侍溥仪的时候,教了小皇帝一些男女之事。

人类的欲望一旦打开了闸门,就如同是奔泻千里的洪水般,一发而不可收拾!过度的放纵以及没有任何节制的生活,让溥仪的身体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参考文献:《我的前半生》,作者溥仪:“几乎每晚都要数次,一直到白天,恍惚走出房间,看到太阳都是绿色的。”
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放纵,为日后溥仪的悲剧婚姻埋下了祸根。溥仪有两个心爱的嫔妃,分别是皇后婉容以及皇妃文秀。

虽然溥仪对这两个女子很是上心,但是因为身体上的原因,他们却并没有夫妻之实。文秀终因无法忍受这“身体上的冷漠”,选择与溥仪离婚,而她也成为了千年封建历史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和皇帝离婚的女人。
文秀离溥仪而去,剩下的皇后婉容也好不到哪里。因为溥仪的身体有问题,所以空虚状态下的婉容选择了出轨。
总之在溥仪无法生育的情况下,婉蓉竟然怀孕了。当婉蓉产下一个女婴的时候,溥仪勃然大怒,抓起女婴扔进了火炉里。
从此之后,皇后婉容也变得疯疯癫癫。

9年牢狱生活,让溥仪的身体每况愈下
1924年11月,冯玉祥将溥仪赶出了皇宫,从此之后大清王朝彻底灭亡。溥仪则是一路辗转逃回东北老家(女真发源地),后来还成为了日本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
在川岛芳子的安排下,皇后婉容也被人装进棺材抬出了北京城,也被秘密送往东北,与丈夫溥仪团聚。
抗战胜利之后,溥仪被关押进功德林监狱,经过9年的劳动改造之后,他也从一个皇帝完成了向平民的转变。一直到1959年12月溥仪被特赦,然后回到北京。

此时距离他上次离开北京城,已经过去了整整35年,曾经的大清皇宫也已经变成了北京故宫。溥仪买了一张票,进故宫逛了一圈,然后又找了一个园丁的工作,再然后便是与妻子李淑贤相识相知相爱,相濡以沫。
日子虽然平淡无奇,但溥仪很知足,也很开心。

身患重病,河车丸保命
溥仪之前的身体情况就不好,在劳动改造的这9年时间里,更是雪上加霜。回到北京之后,溥仪当即找到了当时北京城里非常有名气的中医蒲辅周进行治疗。
鉴于溥仪的病情,蒲辅周决定“重症当用猛药”,他为溥仪开了一位叫做“紫河车”中药。
所谓的“紫河车”,就是妇女同志在生育孩子时的胎盘,听上去有些残忍,但紫河车不但可以补气养血益精,而且还可以治虚损,甚至可以治疗溥仪一些羞于启齿的疾病。
为了方便携带,蒲辅周又将“紫河车”研磨成粉,搭配上其它的几味中药,制造成了一种名为“河车丸”的药物。这种药物不但具备紫河车的功效,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止痛。

1967年,溥仪旧病复发,痛得死去活来,妻子李淑贤连忙把他送到协和医院。但是医生却拒绝为溥仪治疗,即便李淑贤百般哀求,但医生还是冷笑一声便离开了。
医生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大家可以看一下溥仪本次发病的时间,人们对于溥仪产生抵制和排斥也是很正常的。
得不到医治的溥仪,在协和医院里疼得死去活来,口中绝望的高喊着:
“河车丸!河车丸!”
但妻子李淑贤却并不知道“河车丸”是干什么用的,等她知道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结语
虽然溥仪的晚年因为尿毒症的原因,忍受了很多的病痛,并且最终因此而去世,但是比较起其他的亡国之君来说,溥仪的人生经历也已经算是比较圆满了,想必最大的遗憾就是膝下无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