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第一章 阶级社会和国家—第四节 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2023-07-31 00:47 作者:HIP10826  | 我要投稿

4.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


       恩格斯关于国家“自行消亡”的话是非常著名的,经常有人引证,它清楚地表明了目前流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改为机会主义的把戏的本质,因此我们必须详细地加以说明。现在我们把这句话的出处的那一整段论述转录如下:

       “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但是,这样一来,它就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迄今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着的社会需要有国家,即需要一个剥削阶级的组织,以便维持它的外部的生产条件,特别是用暴力把被剥削阶级控制在当时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那些压迫条件下(奴隶制、农奴制、雇佣劳动制)。国家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是社会在一个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但是,说国家是这样的,这仅仅是说,它是当时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在古代是占有奴隶的公民的国家,在中世纪是封建贵族的国家,在我们的时代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当国家终于真正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当不再有需要加以镇压的任何社会阶级的时候,当阶级统治和根源于现代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生存斗争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和极端行动都消失的时候,就不再有什么需要镇压了,也就不再需要国家这种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了。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那时,国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中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那时,对人的统治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国家不是“被废除”的,它是自行消亡的。应当以此来衡量‘自由的人民国家’这个用语,这个用语在鼓动的意义上暂时有存在的理由,但归根到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同时也应当以此来衡量所谓无政府主义者提出的在一天之内废除国家的要求。”(《反杜林论(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德文第三版第301—303页)【4】

       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在恩格斯这一段思想极其丰富的论述中,只有马克思提出的与无政府主义关于“废除”国家的学说不同的一点,即国家是“自行消亡”的这一点,被现代社会党当做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接受下来了。这样来割裂马克思主义,无异是把马克思主义变成机会主义,因为这样来“解释”,就只会留下一个模糊的观念,似乎只有缓慢的、平静的、逐渐的变化,而没有飞跃和风暴,没有革命。对国家“自行消亡”最普遍、最流行、最大众化的(如果能这样说的话)理解,无疑是抹杀革命,甚至是否认革命。

       但是,这样的“解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粗暴的歪曲,仅仅有利于资产阶级。从理论上说,产生这种歪曲的根源就是忘记了我们上面全部摘引的恩格斯的“总结性”论述中也指出的极重要的情况和观点。

       第一、恩格斯在这段论述中一开始就说,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这样一来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这是什么意思,人们是“照例不”思索的,他们不是完全忽略这一点,就是认为这是恩格斯的“黑格尔主义的毛病”。其实这句话扼要地表明了最伟大的一次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即1871年巴黎公社的经验,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下面还要详细地加以论述。实际上恩格斯在这里所讲的是以无产阶级革命来“消灭”资产阶级的国家,而他讲的消亡是指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的无产阶级国家制度的残余。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国家是不会“自行消亡”的,而要由无产阶级在革命中来“消灭”它。在这个革命以后,自行消亡的是无产阶级的国家或半国家。

       第二、国家是“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恩格斯这个出色的极其深刻的定义在这里是说得十分清楚的。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即一小撮富豪对千百万劳动者“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应该由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无产阶级专政)来代替。这就是“消灭作为国家的国家”。这就是以社会名义占有生产资料的“行动”。显然,以无产阶级的“特殊力量”来代替资产阶级的“特殊力量”,这样一种更替是决不能靠“自行消亡”来实现的。

       第三、恩格斯所说的“自行消亡”,甚至更明显更鲜明地说的“自行停止”,是十分明确而肯定地指“国家以整个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以后的事,即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的事。我们大家都知道,这时“国家”的政治形式是最完全的民主。但是那些无耻地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者,却没有一个人想到恩格斯在这里所说的就是民主的“自行停止”和“自行消亡”。乍看起来,这似乎是很奇怪的。但是,只有那些没有想到民主是国家、在国家消失时民主也会消失的人,才会觉得这是“不可理解”的。资产阶级的国家只有革命才能“消灭”。国家,指最完全的民主,只能“自行消亡”。

       第四、恩格斯在提出“国家自行消亡”这个著名的原理以后,立刻就具体地说明这一点是既反对机会主义者义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结论。但恩格斯放在首位的,是从这个原理中得出的反对机会主义者的结论。

       可以担保,在一万个读过或听过国家“自行消亡”的论述的人中,有9990人完全不知道或不记得恩格斯从这个原理中得出的结论不仅是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其余的十个人中可能有九个人不懂得什么是“自由的人民国家”,不懂得为什么反对这个口号就是反对机会主义者。历史就是这样记载的!伟大的革命学说就是这样被人偷偷地改成了流行的庸人主义!人们千百次地重复反对无政府主义者的结论,把它庸俗化并且极其简单地装到头脑中去,形成了固执的偏见。而反对机会主义者的结论,却被抹杀和“忘记”了!

       “自由的人民国家”是七十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提出的纲领性要求和流行口号。这个口号只是市侩式地夸大了民主的概念,没有丝毫政治内容。既然人们当时可以合法地利用这个口号来暗示民主共和国,恩格斯也就从鼓动的观点同意“暂时”替这个口号“辩护”。但这是一个机会主义的口号,它不仅起了粉饰资产阶级民主的作用,而且表现出不懂得社会主义对任何国家的批评。我们赞成民主共和制,因为这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无产阶级最有利的国家形式,但是,我们决不应该忘记,即使在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里,人民仍然摆脱不了当雇佣奴隶的命运。其次,任何国家都是对被压迫阶级“实行镇压的特殊力量”。因此任何国家都不是自由的,都不是人民的。在七十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向他们党内的同志解释这一点。

       第五、在恩格斯这本著作中,除了大家记得的关于国家自行消亡的论述以外,还谈到了暴力革命的意义。恩格斯对于暴力革命的作用的有历史意义的评价成了对暴力革命的真正颂扬。但是,“谁都不记得”这一点,这个思想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党内是照例不谈、甚至照例不想的,这些思想在群众中进行的日常宣传鼓动中也不占任何地位。其实,这些思想同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是密切联系的,是一个严密的整体。

       请看恩格斯的论述:

       ······“暴力在历史中还起着另一种作用”(除作恶以外)“即革命的作用;暴力,用马克思的话说,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催生婆;暴力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死硬化的政治形式的工具,——关于这些,杜林先生一个字也没有提到。他只是带着叹息和呻吟的口吻承认这样一种可能性:为了推翻进行剥削的经济,也许需要暴力——你们看,真遗憾!——因为暴力的任何应用,据说都会使应用暴力的人道德堕落。尽管在每次革命胜利以后,道德和思想都有显著的提高,他还要这么说!而且这话是在德国说的,在那里,人民可能被迫进行的暴力冲突,至少有一个好处,即扫除三十年战争的屈辱在民族意识中造成的奴才气。而这种没有生气、萎靡不振、软弱无力的僧侣思想,竟要历史上最革命的政党来接受!”(《反杜林论》德文第三版第193页;第二编第四章末)

       怎样才能把恩格斯从1878年起至1894年即快到他逝世的时候为止,一再向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提出的颂扬暴力革命的论点,同国家“自行消亡”的理论结合在一个学说里呢?



① 参看《反杜林论》中文版第181页。—译者注



       人们往往用折衷主义,用无原则地或诡辩式地任意(或者为了讨好当权者)强调前者或后者的办法把它们结合起来,而且在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如果不是更多的话)正是把“自行消亡”论摆在首位。用折衷主义代替辩证法,这就是目前在正式的社会民主党书刊中对马克思主义采取的最常见最普遍的现象。这种做法,自然并不新奇,甚至在希腊古典哲学史也是常见的。把马克思主义改为机会主义的时候,用折衷主义冒充辩证法是最容易欺骗群众的。这样能使人感到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似乎是考虑到了过程的一切方面,发展的一切趋势,一切相互矛盾的影响等等,但实际并没有对社会发展过程做出任何完整的革命的解释。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的学说是针对资产阶级国家说的,在下面我们还要更详尽地明这一点。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无产阶级专政)代物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根据一般规律,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恩格斯对暴力革命的颂扬同马克思的屡次声明完全符合(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哲学的贫困》【5】和《共产党宣言》【6】这两部著作的结尾部分,曾自豪地公开声明暴力革命不可避免;我们还可以回忆一下,约在三十年以后,马克思在1875年批判哥达纲领【7】的时候,曾无情地抨击了这个纲领表现的机会主义),这种颂扬决不是“迷恋”,决不是夸张,也决不是论战伎俩。必须不断地教育群众这样来认识而且正是这样来认识暴力革命,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部学说的基础,现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沙文主义和考茨基主义流派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的背叛,最突出地表现在这两个流派都把这方面的宣传和鼓动忘记了。

       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非通过暴力革命不可。无产阶级国家的消灭,即任何国家的消灭,只能通过“自行消亡”。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研究每一个革命形势,分析每一个革命的经验教训时,总是详细而具体地发挥了他们的这些见解。我们现在就来谈谈他们学说中这个最重要的部分。




【4】见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参看1970年中文版32开本第277-278页)。在本书的第19页上,列宁引用的也是恩格斯的这一著作(同上第181页)

【5】见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第71-198页)

【6】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4卷第461-504页)

【7】见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9卷第11-35页)。

哥达纲领是1875年在哥达举行的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合并的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纲领。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机会主义纲领,因为爱森纳赫派在一切最重大的问题上向拉萨尔派让步,接受了拉萨尔派的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了哥达纲领以致命的批判


第一章 阶级社会和国家—第四节 国家“自行消亡”和暴力革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