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舒伯特信奉歌德的一句名言:宁死也不愿空虚无聊

2022-10-20 20:08 作者:中国崛起呀  | 我要投稿

贝多芬663、舒伯特信奉歌德的一句名言:宁死也不愿空虚无聊


2021-04-25 09:55,网友“鱼儿聊艺术”发表名为《【西方音乐史26】艺术歌曲之王舒伯特》的文章。(2人赞同了该文章)

…艺、术、艺术:见《牛顿103》…

(…《牛顿》:小说名…)

 

文章内容:

…内、容、内容:见《欧几里得66》…

(…《欧几里得》:小说名…)

 

尽管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Schubert,1797-1828)是四位古典时期作曲大师之一,然而 就他作品本身风格而言,很多已经完全属于浪漫主义的范畴(chóu),

…典、古典:见《牛顿170》…

…浪漫:见《牛顿28》…

…主义:最高理想和准则。

某某主义指:以某某为最高理想和准则的思想体系。比如:

拜金主义:是把追求金钱作为最高理想和基本原则,一切活动都是为了金钱;

极权主义:是把追求权力的最大化作为最高准则;

自由主义:是把人的自由作为最高理想和准则的思想体系…

 

尤其是艺术歌曲——他一生创作了六百余首艺术歌曲,并拓展了声乐套曲这一形式,

…形、式、形式:见《欧几里得13》…

 

因此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


舒伯特才华横溢,却从不随波逐流。

他信奉歌德的一句名言:“宁死也不愿空虚无聊。”

…无、聊、无聊:见《贝多芬477~483》…

 

因此,他的作品最初只是在少数朋友间流传,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

他在公众中的地位开始确立,是在1822年,

然而,不幸的是,不久他身染梅毒,这导致了他年仅 31 岁就英年早逝。

 

[

定理3、空虚

生命从出生起就有一个目的:竭尽全力的成长。

生命的目的是成长…不成长会发生什么?

不成长会发生两件事:空虚、死亡。

种子不发芽会衰亡,人不成长也会衰亡。人有成长的本能。人不成长时,这种本能会一刻不停的提醒人。这种提醒,就是我们感受到的空虚。

应用:

1

空虚会把人逼疯。为填补空虚,我们攫取土地、追求职位晋升、赚钱、养狗…

得到土地、高官、金钱、狗…后,我们想得到更大土地、更高官位、更多金钱、更多狗…

为什么?

因为我们依旧感到空虚。

空虚感和土地、官位、金钱、狗…无关,空虚感只和成长有关:成长了,就不会觉得空虚;不成长,人会一直感到空虚。

 

2(一)

直到今天,我们才知道积累技术能让人成长(见《公理7》)。

历史上的人不知道。

为填补空虚,历史上的人追求更广土地(秦始皇)、更长生命(汉武帝)、更高职位(官场上的人)、更多金钱(地主)…

为战胜空虚,现代父母围着孩子转;为战胜空虚,我们不停的吃东西;为战胜空虚,我们开始养狗…

事实上,人本身不成长(人本身没有积累技术),人就一直没成长,即便得到再广土地、再高职位、再长生命、再多金钱,吃再多零食,养再多狗…人也得不到满足:欲壑难填。

造成我们肥胖的原因不是饮食,而是空虚。

 

2(二)

我们常用亲情友情爱情填补空虚:不停的和家人说话,不停的和朋友聊天,不停的和爱人吵架…

我们和亲友说话时,空虚并没消失。我们和亲友说话时,只是暂时忘记空虚:夜深人静时,我们会感到孤独;和朋友狂欢时,我们会忽然觉得落寞…

…我们内心再次感到空虚。

 

我们常把空虚和爱情混为一谈:由于对方没有一直陪自己,所以觉得对方不够爱自己。

空虚和爱情无关。

我们只是想用“和恋人在一起”这种方法让自己摆脱空虚。

现代父母用孩子填补空虚:从孩子出生到孩子离巢,围着孩子转了几十年。

几十年间,父母没有成长;几十年间,父母暂时忘记空虚。

孩子长大成人时,父母会感到空虚;孩子离巢时,数十年积累的空虚感会瞬间打击到现代父母身上。

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唱的,就是这份感受:生儿养女 一辈子 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空虚感和时间成正比:不成长的时间越长,人感受到的空虚越强烈。

孩子离巢时,父母感受到的空虚无比强烈。

…这是份积累了几十年的空虚。

孩子不能让人摆脱空虚。

空虚和亲情无关。

 

3、长生不老(一)

人对永恒生命的追求历久弥新:从秦皇汉武追求不老丹药到今天开发冰冻胶囊…

那么人如何才能长生不老?

人希望自己的灵魂永存世间,那么灵魂又是什么?

时至今日,我们仍能通过一些方法感受到古人的音容笑貌:通过阅读《水浒传》,感受到作者的音容笑貌…

《水浒传》没有感情,《水浒传》里的角色也没有感情,我们之所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是因为作者通过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快乐、忧伤、痛苦、思考…

灵魂由“喜怒哀乐、快乐、忧伤、痛苦、思考…”这些东西构成。

《水浒传》让几百年前去世的作者的灵魂重现世间。

阅读《水浒传》的过程,就是和作者对话的过程:读《水浒传》时,我们看到了作者的灵魂…

 

《水浒传》是书籍。

书籍能跨域时间空间,把百年前、千前年的灵魂重现世间。

 

书籍是种产品。

产品能保存人的灵魂:通过阅读《老子》,我们了解了老子先生的思考;通过坐飞机,我们体验到了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的快乐;通过用智能手机,我们感受到了乔布斯发明这种魔幻产品时的兴奋…

我们对身边的产品熟视无睹,但是,用心感受的话,我们仍能触碰到它们背后的灵魂:作者的泪水与欢笑…

作者在产品中注入了自己的灵魂。

人类通过做产品永生:做产品时,人能把自己的音容笑貌融入进去;做产品时,人能在产品中注入自己的灵魂…

 

3、长生不老(二)

为追求永生,人做过很多事:修陵墓、立墓碑、建金字塔、在历史上留名…

墓碑、陵墓、金字塔、历史上的名字…这些东西不能重现人的音容笑貌:我们无法通过它们感受到古人的感情。

墓碑、陵墓、金字塔、历史上的名字…这些东西不能重现人的灵魂:感情、喜怒哀乐、快乐、忧伤、思考…

 

如果只是留下墓碑,那么,人死了,就是真的死了:她的感情会被人遗忘,她的灵魂会被人遗忘…

人濒死时会有这样的恐惧:什么也没做过,就这样死去…

濒死之人会竭尽全力的做一些事:画画、拍电影、做产品…

濒死之人拼命记录自己的灵魂。留下灵魂后,濒死之人不再畏惧死亡:肉体腐朽,灵魂通过产品永生…

很多人竭尽全力的活过…他们死的时候,说自己不害怕死亡…我们认为他们是骗人的,但他们说的是真的…

人通过做产品战胜对死亡的恐惧。

一个常被我们忽略的事实是:几十年后,我们会死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濒死之人)…

 

4、生命的意义(一)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说一句话或做一件事有什么意义?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存在?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想弄清这些问题,需先弄清“意义”。

意义和目的有关。

能达成目的的言行有意义,不能达成目的的言行没有意义:对小学生来说,目的是“提高成绩”,那么学音乐美术体育没有意义;目的是锻炼身体,那么学音乐美术语文算术没有意义…

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由公理7可知,生命的目的是成长。

…就是说:有助于我们成长的言行有意义,不能帮我们成长的言行没有意义;我们活着是为了成长;我们存在的意义是成长…

…就是说:生命作为一颗种子死去是没有意义的;生命作为一棵参天大树死去是有意义的,因为它完成了生命的过程——成长。

 

生命的目的是成长,生命的过程也是成长…

 

人通过积累技术成长,人成长的过程,就是做出畅销产品的过程(见《公理7》),从这点出发,那些不断做产品并为之献出生命的人,他们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不断做飞机的莱特兄弟;不断发明电器的爱迪生;不断思考的爱因斯坦;不断开发手机的乔布斯…不断品尝草药的神农氏(因食用草药而死);不断挑战极限运动的吴永宁(因挑战极限运动而死);不断试飞的驾驶员(因飞机坠毁而死);不断试飞的宇航员(因航天飞机失事而死)…

 

4(二)

为做产品而死去的人,他们并不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他们只是想让自己活得有意义…

我们也会用尽一生做一件事:作曲、歌手、演员…

我们也会用尽一生做一种产品:音乐、小说、漫画、食品、建筑、软件、材料…

我们也会为自己的产品奉献生命。

 

反过来说,不做产品、不积累技术、不成长…人的生命就没有意义:即便长命百岁,也没有意义…最后,人会作为一个没有发芽的空虚种子死去…

 

人类文明由一件件畅销产品推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枪炮、蒸汽机、轮船、飞机…《老子》、《几何原本》、《国富论》、《论法的精神》、《1787年宪法》…《进化论》、《相对论》…

人类文明由一个个有意义的生命推动:蔡伦、瓦塔、富尔顿、莱特兄弟…老子、欧几里得、亚当·斯密、孟德斯鸠、华盛顿…达尔文、爱因斯旦…

我们度过有意义的人生…这件事的外在结果是:推动文明进步。

 

4、生命的意义(三)

日本国民倾尽全力做产品:倾尽全力的画漫画、作曲、开演唱会、唱歌、跳舞、办婚礼、办葬礼…

日本国民对待产品非常认真:他们在产品中注入了自己的灵魂,他们用生命演绎产品…这件事的外在结果是:在我们看来,他们“特别有仪式感”;我们甚至觉得他们认真的样子“很搞笑”…

 

我们很少把灵魂注入产品…我们很少认真的做产品…我们对产品的态度通常是:马马虎虎…糊弄过“此时”就行…不较真…

产品寄托着人的灵魂…我们糊弄的是我们的生命和灵魂:如果我们的产品不能帮我们成长(没达到我们的最高水平,或没超过我们过去的水平),那我们的产品就没有意义…我们的生命就没有意义…

 

我们把自己看成“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不这么看。

发达国家称我们为“未开发国家”:在她们看来,我们的才能没有得到开发;在她们看来,我们是一颗颗未发芽的种子…

 

既然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要长成参天大树;既然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做出畅销世界的产品、拥有领衔世界的技术…

这样的话,生命就会有意义;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既然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完成生命交给我们的使命:成长。

——《自然科学价值观》

]

 

“《鳟鱼》描写的是溪流中善良的小鳟鱼,在欢快地游动,然而邪恶的渔人搅浑了水面,将小鳟鱼捉去。

请看下集《贝多芬664、舒伯特去世时十分贫困》”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中国崛起呀”


舒伯特信奉歌德的一句名言:宁死也不愿空虚无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