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的人越来越多,职称的含金量会降低?
相信大家也发现了,近年来,职称评审的难度一直在增加。尤其是今年进行了重大改革,职称评审对于申报人的相关审核越来越严格,竞争也越来越大。
看看职称评审历年变化
2015年:有毕业证即可
2016年:毕业证、毕业年限要够
2017年:毕业证、毕业年限、建工相关专业
2018年:毕业证、毕业年限、建工相关专业、专业对口
2019年:毕业证、毕业年限、建工相关专业、专业对口、相关工作业绩
2021年:毕业证、毕业年限、建工相关专业、专业对口、相关工作业绩、业绩与评审专业一致
2022年:毕业证、毕业年限够、所学/所报)从事专业一致、业绩真实、部分省份中级/副高前置证书、部分省份要求社保、部分省份副高要求调档、要求现场参加答辩
2023年:毕业证、毕业年限够、年级硬性要求、所学/所报/从事专业一致、业绩真实、部分省份中级/副高前置证书、部分省份要求社保、部分省份副高要求调档、多滴省份要求现场参加答辩、前置/社保联网(网上申报查询)、业绩列入审核标准
那么参加评审的人越来越多呢?职称的含金量会不会因此降低呢?
相信很多的小伙伴,对于职称的追求是在于有职称就有了相应的福利待遇。
从个人角度来说,只要从事建筑行业,评职称都是必经之路,以前职称资源稀缺,有职称的人必然是各大企业争相聘请的人才,没有职称的人员也不会受到多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职称人数增多,没有一证傍身,该怎么增加你的竞争力呢?
考证无非就是提升自我价值,升职加薪提高福利待遇,不管什么单位的员工,都要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在建筑行业统一标准就是职称。
职称不是由人数决定价值的,不管职称人数有多少,福利待遇都不会有变化,这个是国家规定的。
唯一决定着职称价值的就是证书的级别,级别越高含金量也就越高,职称又必须逐级评审,想拥有更高价值的证书就必须要从初级开始。V当然,也有跳级申报的情况,但跳级要求更为严格,且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跳级条件。
有市场就有需求,职称对于企业的作用之一就是可以提升工程单位的资质。
去年多地发文企业资质标准,明确了对注册人员以及职称人员的数量要求,再加上现在国家实行全国社保联网等一系列手段,许多挂证企业纷纷被整顿。因此,更多企业都需要人证合一的证书。
再者,不仅企业资质有需求,项目上对于工程师的需求也非常大,至少目前来说,已有的职称证书是远远不够的。
总而言之,职称参评人数的增多,并不会影响职称的含金量。相反,正是由于职称含金量的吸引,才致使每年的参评人数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