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守好大美秦岭山脉——陇南市森林消防支队开展防火专项行动侧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森林和草原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林草兴则生态兴。近日,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陇南支队积极相应党中央、习总书记号召,组织消防员走进秦岭密林深处,开展防火专项行动,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

巡山护林除隐患,茫茫林海镌刻忠诚
甘肃陇南地处秦岭西麓,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历来是游客心驰神往的“世外桃源”、驴友打卡拍照的“网红景点”。然而,随着清明临近,气温回升较快,加之上坟烧纸、野外踏青、春耕生产不断增多,森林火灾趋高发态势,随时威胁着巍巍秦岭涛涛林海。

清明节前,该支队连续3天派出300余人次深入秦岭,开展林下可燃物踏查,详细了解林区地形、水源、植被以及可燃物载量等情况,科学评估火灾风险,完善林情数据“一张图”,确保遇有火情,能够第一时间高效扑救。该支队采取徒步、乘车以及无人机空中巡护等方式,深入林区腹地开展拉网式巡查,及时排除火险隐患;同时,对林区周边群众开展防火宣传,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保护秦岭绿色生态的实际行动中,切实筑牢防火灭火人民防线。


据了解,为期3天的防火专项行动,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先后深入秦岭周边5个林场,累计巡护300余公里,在穿梭茫茫林海中,彰显绿色卫士的忠诚与担当。

保护野生动植物,守护万物使命荣光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秦岭已成为各种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乐土,栖息在秦岭之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羚牛,被形象地称为:秦岭四宝,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清明防火专项行动期间,该支队消防员与野生猕猴美丽“邂逅”,并纷纷“握手合影”。为保护野生猕猴群栖息家园,执勤分队利用任务间隙清理白色垃圾,配合林场检查站职工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划定猕猴群保护区,动员林区群众共同保护猴群生存家园,以实际行动保护珍稀动物,守护“森林精灵”。


一直以来,该支队始终高度重视保护国家珍稀动植物,先后前往裕河金丝猴保护区以及周边林场,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题宣传,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池鹭、梅花鹿等,以实际行动守护物种多样性,积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

田间地头讲防火,助力乡村生态建设
在绵延千里的秦岭周边,大大小小的村庄星罗棋布,许多村民生产生活“靠山吃山”,开垦荒地梯田,挖掘木耳山珍,并在国家脱贫攻坚大决战中脱贫致富,走上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但长期以来的农耕陋习依旧存在,极易引发森林火灾,对秦岭生态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此次防火宣传,该支队联合驻地林场等部门,深入林区周边村镇开展防火督查。期间,督查工作重点聚焦提高林区周边群众防火意识,并针对春耕生产以及清明祭祀过程中存在的用火陋习,现地开展宣传、检查,纠治随意焚烧秸秆、林间用火以及改变土地属性等行为,帮助村民学习掌握扑救一般森林火灾技能,以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根据统计,防火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支队累计深入10余个乡镇、农村,面向千余名群众开展防火宣传,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以及基层乡镇防火能力,为推动秦岭生态文明建设长久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