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习的境界(如何拥有“学霸”同款心理暗示?)

2018-09-21 22:04 作者:高考大仙儿语文  | 我要投稿

                                                           

                                                                学习的境界

                                                                  ——如何拥有“学霸”同款心理暗示?



      绝大部分的人都喜欢玩,这是事实,我们可以说绝大部分的人都是好逸恶劳的,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


      而学习这件事情呢,需要你重复、重复、再重复无比枯燥的理论知识,此过程缺乏新意,缺乏乐趣,缺乏动力,对于大多数的同学而言,这是痛苦无比的,是反人性的。


      所以,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对同学心志锤炼的过程,这样看来,其实成长就是让你学会去接受你本来不喜欢的东西,并且学会去享受它。


     然而,学习也是分境界的。


     第一重境界:因为你是学生,所以你要学习。学习只是你的任务,成长需要时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父母不可能全天24小时陪伴你,于是陪伴你成长的任务就被移交到了学校,所以,你去学习,是因为现阶段你的任务就是学习,在这个阶段,很多同学是感受不到太多的快乐的。


      第二重境界:相比于第一重,这境界显得有些功利性。举个简单的例子,当然各个家庭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你学习好了,父母开心了,父母一开心就给你更多的零花钱,或者爷爷奶奶看到你学习进步了,奖励你一顿好吃的,又或者外公外婆看你学习刻苦,假期里面带你到外面旅游,放松一下。在这个阶段里,学习变成了你的工作,而工作是有工资的,你得到的“报酬”,就是你的薪水。


      第三重境界:这种学习的状态很是纯粹,极少数的同学才能做到。他们从来不把学习当做任务和工作,他们不需要知道学习以后会得到什么,他们享受的是学习的过程,每一天,坐在教室里面,学习新的知识,发现自己从未涉足的领域,思考自己未来的去向,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这个过程之中,在此过程中,他们内心就会得到满足,身体里充满了多巴胺,整个人的心情是雀跃的,学习让他快乐,学习使他满足。这种同学根本不会在乎学得好怎样,学不好又怎样,他们投入进去之后,追求知识,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对于一个新知,他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再到精通,在此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去完善相关的知识,到了最后,从来没追求过学习之后能取得什么成绩的人,自然而然地,却一个个成绩优异,这就是传说中的“学霸”!


      有没有发现,第一重境界和第三重境界的人都是极少数的,在一个班级里,他们就是分属于金字塔的底端和顶端,在数量上,肯定没有第二重境界的人多。但是,这也反映出一个现实:学霸是少数,同学们大多是将学习视为工作的普通人。


      有了这样的认知,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要怎样做到境界的飞升,从第二境界修炼成第三境界呢?当然不是要你去练什么秘籍,那不顶用。我们在修炼之前,你首先得到认真去分析,你所面对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在这篇文章里面,将其分为了三个境界。我们大多数人都处在第二境界,我们的理想是要成为第三境界的“学霸”。


     有了这个认知后,我们就应该理清楚这三个境界之间的逻辑关系,第一境界的人少之又少,说白了,他们的学习还处在懵懂阶段,我们在此篇文章不予讨论,第二境界是高于第一境界的,是绝大部分学生的现状,而第三境界其实是建立在第二境界的基础上的。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放在这里同样适用,人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但目标太远,必须分成各个小阶段来完成,当所有的小目标都百分百完成,那么宏大的目标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结果。因此,有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大目标在前方,哪怕近期他追求的东西是功利性的,结果也无伤大雅(当然,决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所以,当处在第二阶段的同学们通过九月的学习,从爸妈那里得到了更多的零花钱;然后他十月份继续努力,然后又进步了,爷爷奶奶又奖励了新的一双篮球鞋;再到十一月,成绩依旧优秀,外公外婆又给买了个新书包;最后的两个月冲刺一把,换来了全家人愉快的寒假旅游。表面上看起来极其功利的操作,但如果这位同学一直将这种操作延续到了高一下学期,高二一整年,高三冲刺年,那么,最后的结果,大家也就清楚了,考上211,读了985,好像也并非难事。虽然不能算是纯粹的“学霸”,但至少看起来也是个“伪学霸”。


      综上所诉,虽然第三境界的人是少的,但是想要通过努力达到看起来像“第三境界”,却是十分容易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成功地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让自己成为“第三境界”的人呢?


    凡事,有因有果。


   简单来说,为什么不喜欢学习?


    可能的理由,如下——


    长久地坐在教室里面好累!所以我不喜欢!


    我不喜欢数学,听数学课好累,整个人都不好了。


    老师讲的我听不懂,我不想听,一听课我就心情不好。


    我喜欢打游戏,我喜欢听歌,这些让我开心,学习不能。


     很丧,对不对?也很符合当下“学困”的现实,对不对?


     以上的不开心,都是学习带给你的直接结果,然而,你可能忘记了,学习还有附加结果的。


     这段时间努力学习,培养起了自己的耐心,让自己能够安安静静地集中精力去做某事了。


     题海战术,改掉了自己的粗心的毛病,现在看题目看文章再也不会出现跳行的现象了。


     原本不懂的物理,这段时间彻底明白了,考试进步了,爸妈给了我更多的零花钱。


     以前天天打游戏,视力下降好快,这段时间忙着学习,眼睛却没有以前那么累了。


     发现没有,附加结果都是让人愉悦的。


      所以,简单来说,学习之中,虽然不愉快之事十之八九,但为何不能常想一二呢?这一二的附加结果,至少让你的学习过程变得快乐!


      反正,都是躲避不了的,为什么不想办法让自己快乐呢?


学习的境界(如何拥有“学霸”同款心理暗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