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少女前线》TV动画化?旭Production究竟水平如何?是否会重蹈《碧蓝》覆辙?

2021-01-25 11:01 作者:钉宫病中毒者  | 我要投稿

欢迎来到《动画公司漫谈》第10期,没想到这个系列更新了,哇。

《动画公司漫谈》前几期目录

前几天直播,《少女前线》爆出了要进行TV动画化。

虽然少前此前已经动画化过,但是前两次的泡面番着实让玩家又高兴也又遗憾。高兴的是能够看到动起来的角色,遗憾的是一方面太短,另一方面剧情也没有体现出《少前》为人著称的优秀剧情。(虽然这个剧情改编难度堪称地狱级别)

实际上有关《少前》的动画化企划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该计划一直搁浅,最终面向观众的,也是一部略微遗憾的泡面动画了。

于是在这次的直播中,羽冲终于是放了一个大招。

大招放完后,很多人都在说了,动画化固然是好事,但是,这次动画化靠谱吗?

毕竟前有《灵剑山》后有《碧蓝航线》

你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有关跨国企划和《少前》动画制作公司旭Production有关的话题吧。

先谈《碧蓝》为何失败吧。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这个人

日本动画导演天冲(和羽冲很搭配嘛)。此前为日本原画师。天冲小时候就对图画比较感兴趣,想从事相关行业,一次看到《浪客剑心》动画后,产生了兴趣,之后学习了一年的动画后(速成),再加入了WHITE FOX,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白狐后。参与制作《刀语》第七集的时候,显露出了不错的原画和分镜才能。

这里欣赏一下他的代表作之一吧

《点兔》第二季ED

然后简单谈谈这位干的一些特立独行的事吧。

比如在8社的时候,制作《灰色》系列的时候,使用电影动画用纸,导致动画很宽(看过的朋友能够明显的发现画面很长的原因就在这里)

2017年天冲建立了自己的动画公司Bibury Animation Studios,名字来源于自己首次作为导演动画《黄金拼图》中的一个取景地。

那么天冲的公司BAS第一个独立作品是什么呢?

就是《碧蓝航线》。而且这部作品是天冲自己找过去的。

那么制作的怎么样呢?

先看一张图吧。


你会发现,这动画第4到6集总作画监督竟然消失了。实际上业内行话,当作画监督是复数的时候,那些作画监督大部分都不是作画监督了,就是作画了。所以不难看出,在动画制作初期,BAS的工作安排非常的混乱,可以看出天冲第一次成为公司老板首次负责整体工作后出现的失误。那么4到6话没有作画监督(救火队员)的直接后果就是这几集是崩坏最严重的的几集,也是《碧蓝航线》口碑下降的一个原因。

当然最后BD进行了很多修复,算是天冲的BAS第一次出场还没有太大问题的一个正面例子吧。

实际上行本次事件出现的重要原因就是中方没有进入委员会。

此次动画化《碧蓝航线》的中方实际上并没有参与,与其说是《碧蓝航线》动画化,不如说是天冲买来了改编权自己做了一个改编动画。

而《灵剑山》失败的原因更加好玩了。

这部动画腾讯只出了钱和版权,虽然制作委员会上挂了名字,但是没有进入实际的决策圈,并且还将盟友幻电(B站)的绘梦动画拉进来学习。

由于《灵剑山》的惨败(实际上算不上惨败,只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粉丝想象中对日输出文化的情景也没有出现)在之后腾讯和B站都学聪明,开始直接进入委员会中,并且开始行使自己的权力。

之后我们再看B站担当委员会制作的动画基本上都没有作画上的问题了。


另一方面,腾讯在《灵剑山》后也开始直接介入动画制作了。(实际上腾讯是延续了对收购的游戏工作室的态度,不干涉人家的开发,只给钱,避免国产EA的称号,但可惜这套不适合动画行业),从《宇宙警探élDLIVE》开始深度介入动画制作了,不过比起找外国,腾讯开始重视启用国内动画公司了。

综上所述《灵剑山》等动画早期的失败是因为和合作的时候不懂得套路,就像阿宽说的,大部分钱都进了资本家的钱包,给动画公司的少之又少,所以造成了动画投资很多,但是用在刀刃上的没有(不得不说日方合作的诚意在商界是数一数二的低差,随时随地都想在合同里安插陷阱,少前联动也被坑过),导致被坑

但是在及时调整战略后,中日合拍的动画质量也能达标了。

而《碧蓝航线》又是一个特例中的特例,因为他的动画化完全是一个意外,甚至都不是《碧蓝航线》方的原定企划,加上BAS第一次独立制作动画,手忙脚乱的,导致了动画质量的不稳定。(现在看看《五等分第二季》,踢走了觉得没啥本事的手冢,然后招来了BAS,结果隔壁手冢转手制作了一个《樱与抱月》,不过看了第一集,感觉BAS开局还不错,看第4集吧,因为第4集时开始在动画播出后还在制作的集数了。)

接着就要谈谈旭Production

这家动画公司老资历了,1973年就建成。

但,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外包的动画公司。

抛去《搞姬日常》、《面包带来和平》这类泡面番,这家公司制作过的电视动画只有《超游世界》和这季度的《天地创造设计部》。

《少前》的水平估计就和上面那两个差不多了。这两部动画嘛,一言难尽。


和BAS对比一下

旭动画的优势在于公司成立时间长,人脉还是比较足的,但是在各个大公司比较忙的时候,能请来多少打手是一个疑问。

另一方面,相比于天冲直接从监督变为公司老板的跨越,旭动画虽然外包为主,但是对于业内的熟悉度至少比天冲高一丢丢。再加上,《少前》是这家公司第二次外包中国IP制作动画,第三次独立制作动画,算是经验比较足,至少不会出现《妹非妹》中沟通失败导致画面出现bug 的问题。

但是做崩的可能性极高。

  1. 经验不足(这个没得讲。比BAS多,但是经验也没多到哪去,而且天冲至少是自己很喜欢《碧蓝航线》,自己也参与过很多名作的制作,匠心还是有的)

  2. 《少前》谈判部门的水平。介于《少前》几次于日方的合作基本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所以此次和旭动画的谈判难免再出差错

1月30日补充

写完后发现文章有一些地方没有写,没办法,赶快补充一下(结果因为上网课的原因拖了几天)

这里忘了写一个东西,那就是日本华纳兄弟在《少前》动画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呢?

2020年大受好评的作品中,《别对映像研出手》中

企划一栏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几位

根据壁吧的查找,这几位分别是

川村明廣:日本华纳兄弟

田邉良成:NHK ENTERPRISES

湯浅政明:Science SARU

沢辺伸政:小学馆

Vic Horikiri:日本华纳音乐

而动画的委员会顺序也是这样的。

有关委员会的知识,大家可以看我的旧文。

简单来说,委员会就是募集资金的地方,根据出资多少排名,排名越高的约有发言权。

从《别对》不难看出,华纳兄弟日本出资最多,甚至其子公司华纳音乐出资也上榜了。而作为原作方的小学管和动画公司排名倒数。这倒是日本的动画的常态。

所以不难猜测,日本华纳在本次少前中的角色应该是企划投资方,也就是说日本华纳很有可能看上了《少前》的IP,于是选择了投资……才怪。

从这几年华纳的投资不难看出,华纳投资的《魔法少女小圆剧场版》、《银魂剧场版》等动画,都是日本有实力的动画,并且有动画公司运转过,或者是大佬动画师看好的作品,只是苦于资金。这个时候华纳日本才会选择。

也就是说,这几年华纳的策略一直是寻找火热的,但是现阶段缺钱的IP进行企划和投资。

2006年的时候,正值好莱坞电影在日本大溃败的时候,《复联》的票房在日本甚至没打过《柯南》的流水剧场版。发觉好莱坞衰落的华南迅速转变了日本市场的策略。

第一个手笔就是《死亡笔记》真人版。

之后华纳几乎就是真人版动画漫画改编小能手。

日本优秀的原作+华纳的技术支持,使得华纳的漫改电影一度占据了不少的江山。

从这几年华纳的投资不难看出,华纳几乎找的都是已经爆红的IP。

那么《少前》是咋回事?

《少前》当年韩国登榜确实小火了一把,刚登陆日本的时候也是有一定人气,但是现在的《少前》热度相比当初小了不少,而且比起上面那些IP,《少前》显得稚嫩了不少。

所以来说说猜测。

  1. 华纳日本看中了《少前》IP的潜力,主动前来洽谈。

    如果是这种情况,不难解释为何此次项目大火鸟这个合作了很长时间的国内公司没有上榜。因为华纳自己带来了企划,并且已经找好了项目负责人,少前在这里非常有可能类似上面《映像研》中的原作方,出钱不多,甚至只是出了一个版权费。而实际投资和企划运营由日本华纳管理。

    但如果是这样的,那就非常难解释为何华纳要找旭动画了,以华纳的人脉和企划能力,找一个日本二流动画公司也比找一个直到2021年才有第一自己动画作品的外包公司强吧。

  2. 《少前》主动找华纳合作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非常有可能《少前》和华纳签署了一些对赌协议,甚至是转让了部分版权(众所周知,华纳最出名的是其版权库,快进到人形大战DC世界)

    不然的话,很难想象华纳会与云母这家小公司合作。

    不过这也解释了为何会选择旭动画的原因。


  最后总结一点。

  首先《少前》动画的前景不堪的原因并不是在于钱和工期的问题。

  而是在于旭动画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整的独立做过一次动画,当然,随着本季度的结束, 旭动画首部独立制作的动画《天地创造部》就完结了,但是《天地》的质量肉眼可见的穷。

  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

  因为我说了这不是钱和工期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能够拿钱解决的,能够用钱解决的不叫问题。

  问题在于技术力。

  就好比做一个3A游戏,你给一个只做过斗地主的游戏公司几百亿,他们也无法制作出一款3A游戏。

  这也是我上面说的有关人脉的问题。

  各位要知道一点,那就是能够画好爆炸、枪械、战场场景的原画师,掐着指头都能数过来。没有大佬进行作画监督,和分镜设计,少前的任何异常打戏都将是灾难级别的。除非动画不准备做打戏或者做3D动画。

  在以往的动画公司中,做这种动画,一般都是有人脉的老板和导演进行联系,将这些人手请来做几集关键的监督。

  这也是为何大部分动画前几集打戏还不错,后面就拉胯了。

  而那些强大的动画公司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很多知名的原画师在里面,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作画。而越知名的原画师越容易卖人情,自己的工期紧张的时候也能请来靠谱的帮手。

  而我们看旭动画,由于这家动画公司一直是做外包的,有关信息完全查不到,所以有关专业人手的配置完全不清楚。

  有人可能说了,那多花钱让这些人过来帮忙不就得了?

  所以问题就来了,既然有钱,为何不直接找这些原画师在的动画公司,偏偏跳了一个旭动画?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法的,那就是这部动画用3D来解决。华纳动画的3D技术还是有的,特效水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流的,所以用特效来解决问题……

  不过,最让我好奇的是

  日本华纳最喜欢的是真人化一些漫画和动画,这次选择少前

莫不是

快进到 少前 真人美剧

《少女前线》TV动画化?旭Production究竟水平如何?是否会重蹈《碧蓝》覆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