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同人—泰拉大地战争》(3)
第二篇 莱塔尼亚近代史·水晶皇朝秘史
第二章 军官政府
莱塔尼亚,伯罗林纳斯。
万年历翻新,痕迹被清理干净,仿佛昨夜不曾演奏过悲歌。也许皇家花圃的矢车菊记得?谁知道呢,反正“记得”本身,在如今的莱塔尼亚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少时,花匠走进来,面色沉重,不知所向。“当初女皇陛下相中我这点手艺,把我领到这里,保我衣食无忧,恩重难报。”他开口道,“谁成想世事多艰,江山易改。”他似乎笑了,苦笑。
花匠喃喃自语,步伐从混乱逐渐变得有序,“植物生长,定然与天气相关,不同品种的花,亦会开在不同季节。我懂这些自然规律。”他突然回头远望,看向多云裹挟的晨曦,“但一定要这样吗?难道这些月季和康乃馨…还有矢车菊,它们应该遭此劫难吗?”
花匠眼神低垂,麻木地举起剪刀,“你们没有罪啊…没有罪为什么要被惩处呢?我这糟老头子不太懂律法什么的,但有些事情…不该如此啊…”花匠抹了抹泪,在朦胧中找寻合适的位置,何其痛苦,摧毁他感慨系之的事物。
“很多年前被传唤进宫的花匠,年事已高,没必要赶尽杀绝。”声音来自圃外的一人,衣冠鲜亮,军人装束。他身旁另一人,服饰更是华贵,胸前佩戴一枚徽章,点缀着一根束棒的图案。“今日,他不是唯一感时伤事的人。”他的目光移向身侧,“有些人可不像他这么老实,否则现在的街道一定十分安静。”
静听,喧闹充斥城市的角落,此起彼伏。
“陛下,截止凌晨,伯罗林纳斯爆发顽抗之地共二十三处,影响了全城百分之三十的交通路线,尤以东城区最为显著。参与者初步预计超过万人。”军人话音未落,旁人说到:“不愧是莱塔尼亚的首都,这里的市民充分体现着莱塔尼亚人的脾气秉性——永远怀念往日。”他踱步,“几十年前,巫王驾崩,哭得最惨的,正是这些市民的长辈!”他又展开双臂,“为巫王吊唁的信徒,为双子女皇奋战的走卒,本质上是同一批人,简直是笑话!”
如果隔墙有耳,应该早已知晓此人身份。贝格勃劳凯勒继续说到:“我看透了这个国家的信仰,他们甚至愿意用五十枚沉船金银换取一块面包,也不允许先进的龙门币进入本土市场。他们就是喜欢那些老掉牙的东西。但人生有限,太过老旧的事物会随着承载相关记忆的人们死去而消散。因此,所谓令人神往的往日,一直在变化,过去是剿灭高卢先锋军团的功绩,现在是来之不易的安稳生活。我若再不有所作为,他们的子孙恐怕会奉我的滥杀与不忠为圭臬。果真那样,是多么可悲。”
“所以,我要篡改。既然莱塔尼亚总是怀念往日,我便让这个国家的未来与历史恩断义绝。巫王真正想做的,或许也是我如今所为,只是他没有成功。而我,会创造足够的苦难,让整片大地染上鲜血,让莱塔尼亚改头换脸。”
贝格勃劳凯勒意识到自己过于激愤的言辞,倏地收束:“当然,还是要从眼下做起。有多少戍卫队可以调用?”“报告陛下,伯罗林纳斯所驻戍卫共三个师约七万人。我们此前在军官中的渗透行动发挥了效果,三分之二的兵力已经为我所用。二师师长率亲兵加入民众顽抗,大部队则在副长的带领下逃向北门。”
贝格勃劳凯勒走了走,说到:“大君正在参与镇压,一时分身乏术……伦纳尔特!”“属下听命。”“速拨两个机动团,多派血巫术士,抢先占据北门,阻止二师逃逸。”“是。”
六小时后,皇宫。
二十多人与伦纳尔特打扮类似,缓缓走入正厅大殿。推开门,只见贝格勃劳凯勒似是等候多时,于是他们不敢怠慢,快步到位。“伯罗林纳斯安然无恙,诸位将军劳苦功高,朕当重赏。”“谢陛下。”整齐,声音诡异的整齐。“来人!”一群侍从自暗处而出,每人手捧一具木匣,做工精良,流泻些许香气,是上好的高卢雪松。
侍从们走到军官面前,一一对应。贝格勃劳凯勒再次示意,侍从集体弯腰行礼,木匣与军官近在咫尺。一名女军官首先打开匣盖,往里面看去,只有一顶帽子。众人随即打开木匣,颜色、花纹各异的冠冕静卧在匣中,还有一点破旧。
女军官仔细端详,发现了端倪:“陛下,这莫非是?”“嘘。”贝格勃劳凯勒收起他凶狠的一面,竟做出这种动作。“诸位再看看。”一个年轻军官耐不住性子,伸手拾拿匣中之物,取在手中瞧看,察觉到这冠冕上的花纹是铁十字图案,也就是莱塔尼亚国家官员的象征。
年轻军官未曾留意,以致于血腥味道扑鼻时,他条件反射般地警觉,冠冕从手中滑落。这是初涉杀阵之人的表现。他往匣中看去,心里咯噔一声,那东西虽然模糊难辨,却足以令人胆战心惊。凌乱的发丝沉睡在匣中,被折断的残缺双角像是墓碑,埋葬着发丝的主人。
“哈哈哈!洛伦兹,你虽然年轻,胆识却完全符合军人标准,朕果然没有看错人。”被称作洛伦兹的年轻军官很是识趣,不再惊愕,转而鞠躬致谢陛下。“你们的出身大相径庭,如今却都是朕麾下的信臣良将。莱塔尼亚不应由朕一人独揽,你们理当与朕共勉。铁十字的大小与色样代表着官职之间的区别,朕给你们每人分配了合适的位置,希望你们各自在任上建功立业,改造莱塔尼亚!今夜是平安夜,诸位去歇息吧。”
众人齐声敬谢,纷纷退下。唯独一人停留。
“怎么,海尔莎,你有何疑虑?”贝格勃劳凯勒问到。“回陛下,卑职总觉得您此举…”“就像炎国人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皇帝又说,“海尔莎,你不愧为官宦世家之女,三两话术逃不过你的慧眼。”“陛下过誉,只是家父常常公务缠身,卑职便随之挑灯,耳濡目染罢了。”
贝格勃劳凯勒笑了笑,海尔莎继续说:“军事和政治二者,泾渭分明,善战的军官不一定也是优秀的政客。朝代更替,陛下改组政府实属正常,然而以军官集团彻底取而代之,势必影响政局稳定。或许会有更大的动荡威胁陛下的统治。”
“说得不错。但此举其实利大于弊,海尔莎,你可知晓缘由?”“诚如陛下所言,我等或提拔于行伍之间,或袭位于绅爵之家,各有千秋。若我们继续单纯掌理军事,时间一长,必然有人不满现状,到时争权夺利在所难免,陛下亦难自保。而您成立军官政府,明面上由一众同僚瓜分权柄,实则规避了风险,反倒便于集权。”
“好。”贝格勃劳凯勒突然打断了她的话语,说到:“朕就知道你会想到这个,然而这并非朕最大的目的。军官担任政府要职,战争的思潮从颅内外化到整个莱塔尼亚,军队的地位会进一步提升,这有益于对军队改革政策的顺利实行。而且…高塔的学者们奴颜婢膝,使朕确信巫王源石技艺的相关研究很快就能有眉目,那之后,莱塔尼亚军队将成为永远不可战胜的存在!”
贝格勃劳凯勒起身:“海尔莎,你刚才说的一个词眼非常贴切,后世的史书也许就会这么记载。水晶皇朝的政治状态,就称为军官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