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漠风】电脑科普#1-CPU是什么

2020-03-22 15:29 作者:漠风Mo_Feng_  | 我要投稿

本文章共8726字,仔细阅读需约半个小时


(本专栏所有内容版权归Bilibili:大漠之风Mo_Feng_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人知识有限,有任何错误欢迎在评论区内指出)

 


1.0 写在前面

 

最近,有小朋友问我,说电脑的CPU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期专栏来讲一次下CPU,在这期专栏中,不带*的部分是最基础的部分,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CPU的小伙伴们可以着重学习一下带*的部分,那就开始吧!来吃狗!

1.1 CPU是什么

 

如果你会用百度,在百度上搜索CPU,你就会得到这样的一大串解释

“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CPU 自产生以来,在逻辑结构、运行效率以及功能外延上取得了巨大发展。(百度百科)”

你们可能会说:“我能搜到的知识,用你讲个**啊”“爷**看不懂,跟爷说你*呢”

 

CPU,简单地来说就是电脑中用于计算的一个元器件,他就好比我们人跟别人交流时,大脑的作用。其实电脑的运作就好像我们跟计算机对话,我们输入一些信息,计算机通过处理,得出一些结果,最后通过嘴巴(屏幕)说(显示)出来。

1.2 现在市场上的CPU都有什么

现在,市场上的消费级和服务器CPU主要由两家公司生产,AMD和Intel

1.2.1 Intel——“牙膏厂”(因性能从酷睿六代开始就挤牙膏而得名)

 

“英特尔是美国一家以研制CPU处理器为主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个人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商,它成立于1968年,具有51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百度百科)” 

Intel产品系列(图标来自百度)

英特尔现在拥有的处理器系列有:

赛扬(Celeron):桌面级最低端的处理器,适用于文字办公

奔腾(Pentium):桌面级低性能处理器,适用于文字办公、小游戏

酷睿(Core):桌面级高性能处理器系列,分为i3 i5 i7 i9和core m(极低功耗,极低性能),9、10代全系列可以玩大型游戏

I3:1-7代 2C/4T     8-9代4C/4T     10代4C/8T

I5:1-7代 4C/4T     8-9代6C/6T     10代6C/12T

I7:1-7代 4C/8T     8代6C/12T      9代8C/8T       10代8C/16T

I9:9代8C/16T      10代10C/20T

凌动(Atom):移动端上网本处理器,性能羸弱,已大部分被酷睿U/H结尾CPU取代

安腾(Itanium):曾经的最强服务器处理器,现已被至强取代

至强(Xeon):现役intel服务器处理器系列,流入民用市场的基本为国内外服务器过保淘汰下来的CPU,多核性能极强,单核比酷睿系列稍弱

 

1.2.2 AMD——“农企”(因am3+、FM等平台的“推土机”“打桩机”而得此戏称)  

领军人苏姿丰被称为:“苏妈”

 

“美国AMD半导体公司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创新的微处理器(CPU、GPU、APU、主板芯片组、电视卡芯片等),以及提供闪存和低功率处理器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1969年。AMD致力为技术用户——从企业、政府机构到个人消费者——提供基于标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百度百科)”

AMD产品系列(图标来自百度)

 AMD现在拥有的处理器系列有:

羿龙2:性能较弱,适用于文字办公、小游戏等

速龙2:性能较弱,适用于文字办公、小游戏等

FX:高端型号性能凑合,适用于主流游戏

APU:性能较弱,适用于文字办公、小游戏等

Ryzen:AMD全新产品系列,覆盖了所有等级的CPU系列

R3:4C/4T

R5:4C/8T-6C/12T

R7:8C/16T

R9:12C/24T-16C/32T

Athlon:使用zen系列架构,与intel的赛扬和奔腾抢占入门办公影音的市场

Threadripper(线程撕裂者):8C/16T-64C/128T

Epyc(霄龙):非骁龙,为amd全新服务器产品系列

1.3 如何查看我的CPU的参数?这些参数都是什么意思?

 

使用小软件 CPU-Z,打开即可查看参数

i3 4130 CPU-Z
FX8100 CPU-Z
CPU-Z重点数据标识
CPU-Z重点数据标识

1.3.1规格

 

规格就是处理器的名称,显示了你的CPU的生产商和CPU的型号,可以用这个名称在intel或AMD官网查询更详细的CPU信息

1.3.2 工艺

 

工艺显示了处理器制造时使用的制程,现最新用于CPU的制成为台积电的7nm,制程数字越大,表示这个CPU使用的制造工艺越落后。使用落后的制程会导致CPU的发热量大,且性能在相同的核心和频率下弱于使用最新的制成的CPU。

1.3.3 TDP


TDP即为CPU在非睿频满载情况下的热设计功耗,这项参数决定了你要为你的CPU配置什么等级的散热器,但是最新的九代和十代酷睿CPU的TDP很多为虚标,因为基础频率过低,导致处理器长期处于睿频状态下,AMD因为使用了最新的7nm工艺,在这方面虚标的情况较少

散热器个人建议方案:(在不虚标前提下)

硅脂U:65W以下随便 95W以下可用玄冰400或t400i等级散热 95W以上建议高端风冷或者直接上水冷,如果还是压不住,开盖换液金

软钎焊U就当作硅脂U处理

硬钎焊U:65W以下随便压 95W以下可用红海mini等级散热 125w以下可用玄冰400等级散热 125W以上 建议高端风冷或者直接上水冷

(注:最新intel和AMD CPU建议上高一等的散热器,保证性能发挥)

 

*1.3.4 CPU的顶盖与CPU核心之间的填充物形式


 CPU的顶盖和核心(硅芯片)之间有一定的空间,需要使用导热材料进行填充,才能更好地导出CPU核心的热量,用图示来说就是这样的

CPU构造

*1.3.4.1 硅脂填充


导热效能最差,intel在九代以前的CPU均采用了硅脂填充方式,导致超频后温度表现不理想(核心热量无法很好地导出到散热器让它散掉),如果实在压不住,需要把顶盖打开,并更换液金来加强CPU的核心与顶盖之间的导热效率。

直接用开盖工具开盖或者裁纸刀刮开顶盖和基板之间的胶(小心里面的电容)就可以取下顶盖

开盖后的样子见下面的速龙64 X2开盖图片

*1.3.4.2 软钎焊

 

导热性能仅强于硅脂,intel在九代和十代CPU上采用的工艺,但是仍然逊于液金填充,如果实在压不住,需要把顶盖打开,并更换液金来加强CPU的核心与顶盖之间的导热效率。

 

*1.3.4.3 液金

 

超频玩家自己升级填充物的材料,导热性能仅次于硬钎焊

 

*1.3.4.4 硬钎焊

 

用焊锡把CPU核心和顶盖焊接在一起导热性能最强,无需开盖,强行开盖之后会整个损坏CPU(就像下面的奔腾D开盖之后一样)(核心黏在顶盖上,核心从基板上被强行扯下)

(可用热风枪加热顶盖至焊接熔点,安全取下顶盖)


*1.3.5 核心电压

 

核心电压是指主板给予CPU的供电电压,CPU的实际功耗和这个核心电压息息相关,因为初中物理教过。P=UI,不知道是谁规定的,CPU要运行在更高的频率,就要吃掉更多的电,我们无法控制CPU供电电流,所以只能在超频时拉高电压,使CPU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下。通过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CPU实时的实际电压是多少。

*1.3.6 步进、修订

 

步进、修订简单来说就是厂家在生产CPU时,会生产出些用于测试的工程样品,厂家就会在CPU上写上不同的步进和修订的编号,用于区分这是第几次的测试样品。有些正式版的CPU在发售之后,因为修复bug或其他等原因,会更新步进的编号,例如9100f这颗cpu想要在为7/8代CPU设计的主板上,就需要特定步进的CPU,再加上特定带有微码bios,这就显现出了CPU步进的重要性。

1.3.7 指令集

 

指令集可以为CPU带来在某些方面的极大性能提升,这决定了我们今天可以流畅地看视频等,这里介绍几个非常有用的指令集

 1.3.7.1 AVX指令集

 

AVX指令集分3个版本,为AVX、AVX2、AVX512,即为AVX128、AVX256、AVX512,每一代新的avx指令集都可以带来极大的性能提升(avx2就够日常和游戏使用了,avx512在工程或者超算方面才能带来极大性能提升)

1.3.7.2 SSE/sSSE指令集

 

SSE/sSSE指令集可以极大的提升CPU在多媒体方面和其他方面的性能,如果缺少某些较新的指令集(sse4.2等),可能会导致某些新游戏无法启动

 1.3.7.3 MMX指令集

 

MMX指令集在奔腾MMX CPU上第一次出现,提升了CPU的多媒体影音性能,这个指令集主流的CPU都有,写出来的原因主要是这是一个特别有名以及有用的指令集

 *1.3.7.4 VT-x指令集

 

VT-x指令集可以提升CPU的虚拟机性能,一般玩家用不上

 

1.3.8 核心与线程

 

核心数是影响CPU多核性能的很大的因素,可以理解成把多个单核的CPU集成在一起,获得多倍的性能,多倍的快乐,双核心的CPU首次出现在intel的“胶水双核”——奔腾D上,

英特尔把两个奔腾四的核心封装在了一个基板上,让两个die(理解成核心或者IO封装成的那种芯片就可以了)从北桥进行数据沟通,导致效率极低,性能不好,发热也大。

奔腾D开盖图片(来自图拉丁吧)

几个月后,AMD的Athlon 64 X2,真双核出现了,比英特尔的胶水双核效率高了很多

Athlon 64 X2开盖图片(来自图吧)

到了今天,地表最强的X86处理器THREADRIPPER 3990x已经做到了64核心128线程

3990x内部图(来自AMD)

(这不是胶水64核,中间那个是IO(输入输出)的控制芯片,周围的8个芯片是8个8核16线程的CPU芯片,由中间的io核心控制,相比起奔腾D的北桥控制强得多)

1.3.8.1 单核性能和多核性能

1.3.8.1.1 单核性能


 单核性能是程序只使用一个CPU核心的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因为很多游戏只是单核优化(对CPU单个核心的占用比较高,这样,游戏的帧数就会受到单核性能的限制),这样就导致了对CPU的单核性能的需求较高

1.3.8.1.2 如何测试CPU的单核性能?

 

可以使用的软件:SuperΠ、Cinebench R15/20 Advanced CPU Test、CPU-Z自带测试等

多核性能是程序占用CPU全部核心的情况下的性能表现,因为很多程序(如渲染、视频剪辑、3D建模等)是多核优化(对整个CPU都能吃满),所以在这些程序中对CPU的多核性能的需求较高

1.3.8.1.4 如何测试CPU的多核性能?

 

可以使用的软件:wPrime(八核优化)、Cinebench R15/20、CPU-Z自带测试、Vray Benchmark、Blander Benchmark等

1.3.8.2 超线程

 

超线程是一种提高CPU性能的技术,首次出现在奔腾4 HT上,如果你见到一颗CPU的线程数是核心数的2倍、4倍,甚至8倍,那么这颗CPU就一定使用了超线程技术。

 

这么形容吧,一颗CPU的核心,就好比你在写作业,没有超线程的CPU就像是你在用一只手压着书,另一只手拿着笔写作业,而有超线程的CPU就像是你两只手都火力全开地在写作业。虽然理论上你用两只手写作业是你用一只手写作业效率的两倍,但是实际上,你用两只手同时写作业是不可能达到一只手写的两倍效率的。CPU也是一样,超线程开了之后只会提供理论上45%的性能提升,个人实测下来还要低一些,在35%左右。

 

其实在CPU的制造过程中,CPU核心制造出来的时候,默认就有超线程,没有超线程的CPU都是厂家在生产过程中屏蔽掉的,而不是加上去的。对于超线程,我们不必过度追求,只要性能够用,超线程有没有啥的都无所谓(数框框党除外)

i3 4130

1.3.9 时钟(频率)

 

1000Mhz=1Ghz

 

CPU的核心频率是影响CPU性能的很大的因素,在CPU-Z中,显示的频率分为几个部分——总线速度(外频)(以前有FSB)、倍频、核心速度(主频)

 

在这个方面,大家只需要知道一个公式:主频=外频x倍频,这样就足够了解CPU了。而CPU也分了很多种频率,如基础频率、单核睿频、全核睿频、PBO(AMD处理器的自动超频)、AVX/AVX2/AVX-512睿频

(九代以前的I3和全系列奔腾赛扬均不支持任何睿频加速技术)

 

*南北桥时期,CPU的外频仅和内存频率绑定,所以超北桥频率来提高外频,放低内存倍频,一样可以做到超频的效果,这对于很多锁倍频的CPU来说是唯一的超频方法。但是当北桥集成进CPU之后,超频总线频率(南桥)会使显卡、硬盘、USB等设备都跟着涨频率,极容易爆炸

1.3.9.1 基础频率

 

基础频率就是这颗CPU最原始的频率,在这个睿频横行的时代,这个频率已经没什么参考意义了

1.3.9.2 全核睿频

 

全核睿频就是CPU在全部核心都处于较高负载的情况下,CPU会根据自己的核心温度,来拔高频率(在全核睿频频率的限度下),这就告诉了我们,在CPU满载的时候,温度越低,CPU的睿频潜力就越强,所以对于CPU的散热器选择,不应过于吝啬,也不应过于豪华。

1.3.9.3 单核/双核睿频

 

单核睿频就是CPU在仅有一个/两个核心处于较高负载的情况下,CPU会自动降低其他核心的频率,甚至关闭一些核心,来拔高单独一个/两个核心的频率。但是这种睿频的要求非常之高,要除了这一/两个核心之外其他所有的核心没有任何一点负载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而windows后台难免有那么几个进程在那里捣乱,所以这种睿频很少出现或者无法像全核睿频那样持久。

*1.3.9.4 AVX/AVX2/AVX-512睿频

 

AVX/AVX2/AVX-512睿频就是处理器在调用AVX指令集的时候的睿频,因为大量使用AVX指令集是对CPU的最极限的负载,所以CPU制造厂商都会设置一些睿频,甚至在使用AVX指令集时降频。这颗I3 4130拥有AVX、AVX2指令集,但是不支持任何睿频加速技术,所以我用aida64单烤FPU(大量使用AVX指令集,模拟极端负载)时,频率可以保持住3.4Ghz。而这颗FX8100拥有AVX指令集,我把它超到了主频3.2Ghz,单核睿频4Ghz,但是超频无法超AVX睿频,所以我在用aida64单烤FPU时,虽然只有四十度,但是频率仅有可怜的2.6Ghz。所以这一方面的睿频是最迷的,也不需要过分在意AVX指令集睿频

1.3.9.5 超频(Overclock,OC)

 

估计各位经常听到别人说:“买了颗R5 3600,超成性能更强的R5 3600X”,你可能就会想,这样免费的性能提升,我能不能享受呢?

 

首先,对于AMD CPU使用者来说,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FX、Ryzen全系列不锁倍频,进入BIOS,调高CPU电压,再输入倍频,就可以获得免费的性能提升!Intel的CPU,带K/X/KS/KF后缀的CPU都是可以超倍频的!而对于羿龙II等老平台,可以上网去搜索超外频的教程,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这里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的CPU是FX8100,总线速度是200Mhz,默认的倍频是14.5,乘起来就是2.9Ghz,我把全核心的倍频调到15.5,CPU就被我超频到了3.1GHz,如果我把全核心的倍频调到16.5,单核睿频的倍频调到20,最后我就得到了一颗全核3.3Ghz,单核4Ghz的FX8100。超频的计算方法,就是这么简单(现在的主流平台一般的总线频率是100Mhz,所以把倍频除个10就可以马上把主频换算成GHz啦)

超频到底超多少合适?你可以反复地试验不同的电压和主频的搭配,个人建议如果想要稳定用的话,电压不要超过1.35v,频率也不要调到能开机的最高频率,稍微降低一点,保证不会缩肛(一段时间后体质退步,无法在这个频率和电压上开机)

*1.3.10 CPU各级缓存

 

在CPU-Z中,可以显示当前CPU的各级缓存大小。一级缓存用于存重要的数据和指令,二、三级缓存用于存数据。就好比你做作业,一级缓存中的数据就是你脑子里的知识和手里的笔,二级缓存中的数据就是你身旁堆着的书,三级缓存中的数据就是你书包里的书,内存中的数据就是在书柜里的书,硬盘中的数据就是在图书馆里的书。当你写作业,一级缓存中的数据不够用(脑子里忘了知识点),就要跑去找二级缓存要数据(翻身旁书堆里的书),二级缓存也没有,就要去找三级缓存要(翻书包找书),三级缓存里也没有,就只能去内存里亲自找数据了(书柜里找书),内存里也没有,那就只能亲自跑去硬盘里找数据了(去图书馆查书),在这个比喻中,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找数据的难度越来越高,寻找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和延迟也就越来越高。所以厂商才会让CPU拥有这么多级缓存,减少CPU亲自去硬盘里找数据这么痛苦的情况出现的频次。

漠风Q&A:

Q1:除了CPU-Z,我在英特尔和AMD官网上还能查到很多其他的参数,这些都代表什么意思呢?


A:重要的参数解读如下:

Intel篇:

(图片来自Intel数据库)

垂直市场:适用的平台类型,Desktop:桌面级家用 Workstation:工作站 Sever:服务器

光刻:制造工艺,即制程


(图片来自Intel数据库)

处理器基本频率:基础频率

最大睿频频率:单核睿频频率

全核睿频无法从中知道


(图片来自Intel数据库)

PCIE修订版:PCIE通道的版本(1.0、2.0、3.0、4.0)

PCIE通道数量的最大值:CPU直连PCIe通道数,后面会有提及它的用处

AMD篇:


(图片来自AMD数据库)

CMOS:工艺,即制程

封装:处理器使用的接口

不锁频:能否超频

基准时钟频率:基础频率

最大加速时钟频率:单核睿频

全核睿频无法从中知道

PCIe版本:PCIe通道版本(1.0/2.0/3.0/4.0)

Q2:大神,我买了个U,你说超多少合适啊

 

A:超10G,人类感谢你


Q3:打游戏选什么CPU

 

A:英特尔家酷睿系列一直可以的,I9 X900K这个级别顶天花板了,再往上游戏性能倒退,AMD的锐龙系列也一直可以的,R9 3950X这个级别顶天花板了,再往上游戏性能倒退,渲染性能极强。

Q4:大神,那些某宝上号称总主频4、50G的那些CPU,比你这些3、4、5G的CPU可强不少呢,还忽悠我在这买酷睿呢,瞧谁⑧起。

 

A:你去买下试下,这些CPU都是国外或者国内服务器淘汰下来的CPU,核心多,线程多,但是主频低,单核性能羸弱。你要是拿这些CPU玩游戏,我保证你爽翻天,吃鸡别人一样的钱,一样的特效,一样的分辨率,你四五十帧,我可以配到上百帧,瞧谁⑧起。

(某宝坑人商家,至强CPU,主频2.3G,八核十六线程,乘十六,总主频36.8G,人类感谢你)

Q5:大神,tb上那些es,qs啥的CPU都是些什么?该不该买?


A:这些处理器的来源都是厂商测试的副产品,具体如下

ES:Engineering Sample,工程样板,是Intel/AMD制造出的免费提供给厂商进行测试,生产配套软硬件的CPU,这些CPU分不同的步进和修订,也含有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BUG,厂商使用完后被黑色产业链收购运至国内售卖,不建议小白购买,老玩家买来也只是玩一玩,并不会把它真的当作自己的主力CPU用。

QS:Quanlity Sample,质量样板?(直译),是正式版发售前的最后一次测试版本,如果没有大的BUG,那么这就会作为正式版来进行售卖。一般由Intel/AMD收取一定费用向厂家售卖的,所以一般的QS都是要比ES贵一点,并且比ES稳许多,基本接近正式版的质量(但基本没有保修),小白拿来当主力CPU也没有什么问题(脸黑到焦了的非酋除外)(本质上也是ES的一种)

如何区分QS和ES和正式版? 可使用CPU-Z软件查看规格和名字

ES CPU图例:

Intel 步进A的ES CPU(最开始的测试版,极力不推荐购买)
Intel 修订F0的CPU 是靠后期的几个测试版 可看到粗略规格 较推荐购买的ES版本

ES CPU参数特点:

  1. 规格显示不全(俗称不显),一般为 Genuie Intel CPU 0000 @频率

  2. 名字处显示Core i3/i5/i7 (CPU-Z只识别出了是酷睿系列CPU)

  3. 规格后有(ES)字样,也有可能没有

  4. CPU图标为intel标志(基本通杀的判断方法)

QS CPU图例:

Intel CPU QS版本
Intel CPU QS版本

QS CPU参数特点:

  1. 在规格中可以正确显示CPU型号(俗称正显),但后面加了(ES)(通杀方法)

  2. 名字中可以正确显示CPU型号

  3. CPU系列图标可以正常显示

小白建议从QS起步,ES的话大佬可以玩一玩,但不要当主力CPU使用

注意区分几个tb商家的坑爹混淆偷换概念说法

  1. ES 不显(√)

  2. ES 正显(X)(ES CPU本来就不显示型号,前后矛盾)

  3. QS 不显(X)(QS CPU本来就显示型号,前后矛盾)

  4. QS 正显(√)

更多有深度的内容可以看以下的贴吧老哥的解读


AMD的ES和QS CPU比较繁杂,难以辨别,不建议碰

Q6:大神,盒装和散片的CPU选哪个呢?


A:盒装是AMD和Intel官方公开售卖的CPU,带有一个盒子、一个CPU和一个附赠的散热器,一张信仰贴纸

      散片是整机厂商(oem)为了买多有折扣以获得更低的价格而买多了的CPU,没有盒子,只有一个小盒子装着的CPU


由于散片不是官方售卖的,所以质保只有一年,而盒装有三年质保(9900ks盒装例外,只有一年)

由于CPU是电脑里最不容易坏的部件,所以购买建议如下:

如果购买Intel CPU的话,强烈建议购买散片,因为盒装的散热器就是个垃圾,根本压不住,还不如不要来省点钱

如果购买AMD的CPU的话,强烈建议购买盒装,因为AMD盒装自带的散热器基本能压住(3600x除外),如果你想要多几年质保,或者不差那点钱,3600x也可以选择盒装。


【漠风】电脑科普#1-CPU是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