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气球”续集?美军再度击落一个“飞行器”

文/行走斯图卡
前段时间的“流浪气球”事件,似乎成了美国的“心魔”。当共和党将事件炒热后,美军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最后在国内党争的压力下、拜登严令美军击落了“流浪气球”,结果成了更大的麻烦:内部嘲讽如潮、外部引发外交风波。
所以再次遇到类似事件时,美军学乖了。据媒体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日前表示,美军出动战斗机,在阿拉斯加北部海岸线附近击落了一个“不明飞行物体”;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当天也表示,该飞行器的体积“大约有一个小型汽车那么大”、“飞行高度大约为12公里”,对民用飞行构成了合理威胁,因此美军出动F-22战斗机使用一枚“响尾蛇导弹”击落了该飞行器。与此同时,五角大楼和白宫都强调,没有该飞行器的任何细节,不知道这个是什么、属于其他国家还是企业、也不知道是哪个国家、更不知道是用来干嘛的。
看看,这满屏的求生欲!就是不给共和党一点点政治操作的基础。但要我们说,美军不经过任何调查就直接出手摧毁目标,这也是蛮横无理、不讲武德!当然,F-22倒是完成了“双杀”战绩,虽然大概率都是“气球”级别的飞行器。
我们可以想象,一些好事者会将这个气球继续形容为“流浪气球”的续集、继续跟中国挂钩,但是在双方都没有官方信息的情况下,这件事也只能成为“无头公案”;与此同时,不管事情真相到底是什么,沦为“打气球专业户”的美军一定心里很憋屈,那也是活该!
怎么形容这次美军“打气球”的心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杯弓蛇影,都快对气球产生应激综合征(PTSD)了;12公里的高度,接近很多民航客机的正常飞行高度,一个不受空中管制的飞行器确实对正常的航空飞行构成威胁、打就打了呗,还特地召开新闻发布会,至于打了什么东西又一问三不知,就是为了看这个?
这分明是围绕“流浪气球”的争议,美国开始“怀疑人生”——就跟“北溪”管道项目一样,美国拼了命地想强调自己“不是土匪、不是强盗”,但结果依旧是“越描越黑”。
美军对气球的心态,其实就是华盛顿对中国的心态。长期以来,美国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国家,整天想着“总是有人想害朕”;这种心态不仅是冷战后遗症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美国越来越不自信。
拜登在前两天的国情咨文演讲中,有一个隐含的主题是“美国你要自信”,他宣称“美国影响力处于几十年来最好的状态、完全有能力在竞争中战胜中国”。拜托,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超级大国的时候,中国还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社会,新中国建立的时候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拜登喊出“有能力战胜中国”,就证明美国输了。
不得不说,美国终归是太年轻了。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搞那么多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最终还是无法降服人心;中国不需要十一艘航母、不需要几千枚核弹、更不需要几百个海外军事基地,照样吸引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愿意跟我们做生意——美国人对中国人有一个刻板印象,认为打架的时候中国人会背着手、然后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对方打趴,然后再扶起对方问“现在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这次“流浪气球”事件,华盛顿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