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4高考历史复习别再走错路,浪费时间了

2023-08-19 20:12 作者:Sad-Interstellar  | 我要投稿

(2021·全国乙卷高考·34)青年时代的普朗克曾被告诫,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1900年,物理学家开尔文也断言:“在已经基本建成的科学大厦中,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由此可知在当时(  )

A.物理学领域的问题已全部解决   B.物理学对微观世界的思考尚未开始 C.经典物理学仍然处于统治地位 D.量子力学得到物理学界的普遍认可


【解析】“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说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是相对完善的权威,是不会被突破的,故选C项;“后辈物理学家只能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说明还有些小问题没有解决,A项中的“全部”说法不符合史实和材料,排除A项;1900年普朗克已经提出了量子概念,这是对微观世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排除B项;量子力学是在20世纪20年代才建立的,D的说法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

(2022·浙江1月选考·17)据载,在佛罗伦萨洗礼堂大门的设计竞赛中失利后,布鲁内列斯奇去罗马潜心研习万神殿等古建筑。1410年,他回到佛罗伦萨,积极投入大教堂穹顶的设计和建造。有建筑师追述,布鲁内列斯奇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学习”,“重新发现了古迹的比例和尺寸……小心翼翼地沿袭古典的法则和样式以及正确的建筑比例”。下列项中,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经典力学体系推动了建筑革命 ②文艺复兴建筑受到古罗马文化影响 ③罗马已取代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中心 ④布鲁内列斯奇的事迹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

【解析】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确立经典力学体系,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①错误;据材料“布鲁内列斯奇去罗马潜心研习万神殿等古建筑”可知,佛罗伦萨大教堂穹顶受古罗马文化影响,故②正确;16世纪初罗马取代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与材料时间不符,故③错误;据材料“不懈的努力和学习”“重新发现了古迹的比例和尺寸……古典的法则和样式以及正确的建筑比例”可知,布鲁内列斯奇在设计竞赛中失利后,通过不懈的努力学习,吸收罗马建筑文化,采用新的施工方法,建造了规模巨大的大圆顶,彰显了人类的勤勉和力量,故④正确。

(2022·湖南高考·12)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

A.  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 B.  对社会契约论的肯定 C.  对分权与制衡的强调 D.  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

【解析】恩格斯提到的“这一观念”即在法国大革命和大革命之后“起了实际的政治的作用”,同时也“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平等,而这个观念又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也就是卢梭的一个主张,结合所学可知,与之相关的主张应该是卢梭对人类不平等的批判,故选A项;社会契约论是对大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作用,但是对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则没有“实际的政治的作用”,排除B项;分权与制衡不是卢梭的主张,而是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C项;对财产私有制的否定不符合题干中的“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且卢梭并没有否定财产私有制,他只是提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原因,排除D项。

(2022·浙江1月选考·17)据学者研究,被马克思称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其《国富论》引用中国古籍资料24次,并以司马迁“贫富之道,莫之夺予”“物盛则衰,时极而转”的思想,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他以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表明,必须让生产和交换中的某些“自然法则”在经济市场上自行发生作用。由上述材料可获得的启示与认识是(  )

①文明需要互鉴,文化需要交流    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③政府的职责是控制“看不见的手”     ④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

【解析】《国富论》引用中国古籍资料24次……论述自由竞争与价格波动”说明“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借鉴了中国古代文化,即文明需要互鉴,文化需要交流,故①正确;“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强调变革,与材料不符,故②错误;亚当·斯密认为政府的职责是“守夜人”,即防止暴力、偷窃、欺骗,确保个人自由和公民机会均等,而不是控制“看不见的手”,故③错误;“必须让生产……自行发生作用”说明亚当·斯密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故④正确。

注:“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于《史记·商君列传》,是商鞅跟政敌辩论的时候说的一段话。 当时,商鞅要在秦国进行变法,可是秦国有许多旧贵族反对变法,面对他们的反对,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

(2022·湖北高考·12)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期间,英国许多剧院不断上演富有意大利特色的戏剧。据统计,到1650年共有563部意大利戏剧在英国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就是在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由此可以看出(  )

A.意大利的戏剧艺术水平高超 B.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 C.英国政治变革影响戏剧创作 D.人文主义逐步传播到英国

【解析】据材料可知,意大利戏剧在英国不断演出,莎士比亚也受意大利故事文本的影响,说明从意大利爆发的文艺复兴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逐渐传播到英国,故选D项;此项只是材料的表层意思,实质是人文主义的传播,排除A项;莎士比亚个人善于借鉴和创新不能推论整个英国戏剧善于借鉴和创新,排除B项;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材料时间内没有发生政治变革,排除C项。

(2022·山东高考·12)18世纪的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以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来描写和设计未来社会的图景,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未来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  )

A.否定理性的社会变革 B.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 C.倡导发挥人的主体作用 D.强调社会分工的主导性

【解析】据材料“用理性来设计未来的国家体制,是非历史的和荒谬的”“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可知,18世纪一些英国思想家认为政府不要用“理性”设计的方式干涉市场的交换,应该让其自由发展,即自由主义强调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反思理性主义,主张“每个人都参与到市场交换活动之中。通过市场、法律和道德三大基本要素来实现文明和改善’的社会”,这表明他们主张每个人都有参与市场的权利,强调市场的作用,这体现了市场自由的思想故选B项;此项只是材料的前半部分,排除A项;材料强调人人参与到市场中,体现人的主体作用,但这只是材料的一部分,不能完整说明材料,排除C项;由于社会分工,每个人自我需要的满足也就无法依赖于个人自身的劳动,而是要依靠市场交换,这也是材料的后半部分,排除D项。

2024高考历史复习别再走错路,浪费时间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