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点评一下 VESA 用于测试“响应时间”的最新标准 :ClearMR

2022-08-30 04:00 作者:洋芋PotatoNE  | 我要投稿



要想客观、细致地评价 ClearMR , 咱们首先得把现阶段的响应时间宣传乱象细分成三种类型:

1.过量超调的回归时间不被计入 VESA 10% - 90% 阈值截取的响应测量中,依此宣传大量超调时的截取后转换时间。

典型代表:"0.5ms GtG Fast IPS" 、"1ms GtG Fast IPS"

2. LCRT 仅包含转换时间,并不考虑保持采样带来的拖影,无法正确衡量不同刷新率的保持型显示设备之间的性能差异,在面对自发光显示设备时尤为显著。

典型代表:"True 0.01ms GtG OLED" 、"True 0.1ms GtG OLED"

3.同时宣传启用 BFI 后的 MPRT 以及关闭 BFI 时的亮度与闪烁。

典型代表:"1ms MPRT VA"




那么 VESA ClearMR 解决了哪几种误导宣传?

逻辑上讲,目前存在的三种宣传形式都可以被 VESA ClearMR 解决,但 VESA 目前并没有公开 CMR 的详细测量标准,仅披露了其中的部分细节:

1.在 CMR 的测量中需要用到两只“探头”:分别为“相机”与色度计。前者直接用于 CMR 的测量,而后者用于确保外部条件符合预期。

2.当待测设备支持 BFI 时,VESA 会在关闭 BFI 的模式下测量 CMR.

3.待测设备必须保证过冲小于 20% , 且下冲小于 10%.

其实这里的“相机”就是曾经用于测量 MPRT 的探头,本质上讲,CMR 是一个修改了数据逻辑与单位,并设置了限定条件的 MPRT , 其终极目标是完全淘汰基于时间单位的传统响应时间数据,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目前市面上的响应时间宣传乱象:大家都宣传 1ms 治不了怎么办?干脆掀桌把毫秒这个单位给扔了呗。


如何评价 VESA ClearMR ?

显而易见地,在 CMR 直接禁用 BFI 的限定条件及模拟眼动跟踪的测量模式下,前文提到的 2 和 3 (True 0.1ms GtG OLED / 1ms MPRT VA) 是完全没有任何继续讨巧的机会的,但不同超调量之间的差异仍然没有被量化:

VESA 的“一刀切”在面对 BFI 时算是快刀斩了乱麻,但 20% 的过冲和 10% 的下冲真的是准确的感知阈值么?我想 VESA 一定是没有勇气给出确定的答复的。那么应该如何体现同样通过了 VESA 限定条件的 "19.99% 过冲 / 9.99% 下冲" 和 "0% 过冲 / 0% 下冲" 之间的差异呢?

所以我认为:

CMR 并不能取代现有的响应时间测试体系,同时展示 MPRT 以及超调量的响应时间测试仍然是最完整、全面的。但 CMR 本身就不应当扯着“全面取代现有标准”的大旗去和 MPRT 对比 (VESA 热衷于碰瓷营销的又一有力实例),和现阶段厂商第一方的响应时间宣传相比 —— CMR 那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哪怕是 CMR 处理得最次的超调,也足够很好地惩治目前这些乱七八糟的 "1ms GtG Fast IPS" 了 。 响应时间的误导宣传,在推行 CMR 之后的中高端市场是可以彻底的销声匿迹了。

也别老说 VESA 不行,毕竟 Display HDR 再烂再烂,总归是干死了原本的 “一百万比一动态对比度”,米线更是比 Dolby Vision Calibration 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极致省流版:可以解决目前显示器厂商所有形式的误导宣传,对于消费者是重大利好;但细致程度稍有欠缺,同一等级认证之间的实际性能差异可能较为悬殊。

————

ps: 原本是准备动态发发的。结果叔叔说字数超限一定要让我转成专栏,投专栏最后又限流.......真搞不懂。

点评一下 VESA 用于测试“响应时间”的最新标准 :ClearMR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